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浏览器打开

(欢迎您)注销

到社区回小区“双报到” 江津11000名在职党员帮基层减负为治理出力

发布时间:2024-05-15 09:45
发布时间:2024-05-15 09:45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不久前的一个深夜,邻居疾病又发作了,欧丽与左邻右舍帮忙将病人及时送到了医院。

欧丽是江津区政务服务办一名干部,家住该区圣泉街道浒溪社区。自从区里推动在职党员“双报到”后,她又成了社区党员志愿者。

“在职党员到社区、回小区报到就叫‘双报到’。”5月11日,江津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江津聚焦破解在职党员8小时以外报到难题,引导各级党员干部走出机关门,走进寻常百姓家,将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社区角落,“亮身份、作表率、践承诺,做到居民有需求、党员有行动。”

据统计,江津区像欧丽这样“双报到”的在职党员有1.1万余名,报到率达100%,既帮基层减了负,又为治理出了力。

大党委整合资源助力基层治理

江津区几江街道西关社区地处老城区,没有公共绿地、运动场所、停车场,居民楼房多是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独栋小院,8层楼高的房屋没有电梯。

“6000多名常住居民,60岁以上老人就达1388人。”西关社区党委书记罗敏介绍,社区物业矛盾多、群众诉求多、老人困难多,也没有物业管理公司,“面对很多问题真是有心无力。”

在职党员“双报到”,江津区突出“共驻共建+共治共享”,完善社区“大党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江津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称,现在全区7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63个城市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构建起社区“大党委—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微网格”组织体系,解决了在职党员报到后出现的覆盖面不全、力量不均衡等问题。

“有了大党委,工作就有了力量。”罗敏称,江津区城市管理局结对帮扶西关社区,同时整合江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交通银行江津支行、西城小学等驻区单位力量,将位于辖区一层的老办公楼改造成活动室,添置了空调、电脑、桌椅等,“学生有了看书的地方、老人有了喝茶的去处、年轻人有了健身的场所。”

针对城市更新中部分小区的“通病”,江津区城市管理局将全区首批“津管家”工作室设立在西关社区,并在花朝门城市更新片区试点搭建“津管家”工作点,定期召开座谈会、现场办公、部门共商,逐个解决群众的诉求。如今,西关社区路面干净整洁、车辆有序停放、线网规范安全。

小网格来了“红岩先锋”服务队

张贤进是江津区鼎山街道江州社区西西里小区专职网格员。她所在的网格有420户居民,其中空巢老人2人、残疾家庭11户。

“网格健全了,力量还是不足。”张贤进说,她走访一遍网格居民需要一个月,还不包括发现问题、解决诉求、调解纠纷。最让她头疼的是小区电梯更新的问题。

江州社区共有7个小区,其中6个是入住10年以上的物业小区,因业委会选举难、物业收费难、大修基金动用难,以及开发商遗留问题等,虽然36部电梯存在不同程度的故障,但迟迟得不到维修或更新。

张贤进谈到,以西西里小区为例,之前收集业主意见,可以说是门难进、脸难看,意见也不统一。

江津区在职党员“双报到”后,全区分层级建立街道—社区—网格在职党员三级“红岩先锋”服务队,设队长381名、副队长625名;同时梳理服务项目三大类16项,项目化、清单化推动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

张贤进称,有7名在职党员参加她所在的网格治理工作,他们发挥熟悉政策等优势,很快统一了业主意见,推动了电梯的更新。

现在,西西里小区已改造了4部电梯,在职党员还出谋划策争取项目、落实资金,建起了心愿亭、议事亭、睦邻亭,将200平方米荒地改造成健身场地,联系区体育局添置了乒乓球台、滑梯等健身设施。

“在职党员‘双报到’,增添了人手、奉献出智慧、带来了资源。”江州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张旭称,在职党员是社区工作的骨干力量。

在职党员成楼栋里的“微堡垒”

过去,欧丽早出晚归,除了8小时工作外,参与社区事务不多,对小区左邻右舍也不熟悉。

现在,她不但参与了“红岩先锋”服务队,还是所在楼栋网格的志愿者,按照“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的“三提三知”群众工作法,主动走访、服务楼栋里的群众。

就在欧丽所在的楼栋,一户邻居养了狗,既不拴绳子,又不及时清理粪便,影响环境卫生与业主安全。搜集邻居们的意见后,欧丽多次找到狗主人沟通交流,最终引导对方养成了文明养狗的习惯。

“欧丽做的这一切,不但群众看得到,她所在单位也看得到。”江津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红岩先锋智慧党务”系统集党员报到、任务发布、反馈评价等功能于一体, 在职党员线下报到后,也要在这里线上报到;该平台对服务情况动态更新,以社区为单位,对1.1万余名在职党员实施科学化、精细化、便捷化的管理和监督,以信息化手段破解形式化问题。

现在,江津区明确在职党员每4个月至少到社区服务1次,参与志愿服务、基层治理、帮助解决急难险重等问题。据统计,今年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创文服务、关爱帮扶等1.5万余人次,帮助解决问题826个。

江津区还把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发挥作用情况纳入干部选拔任用、职务职级晋升等的考核评议参考指标。前不久,江津区选树表扬了24名在职党员先进个人。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 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