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浏览器打开

(欢迎您)注销

旧貌换新颜 “更新”暖民心——九龙坡区打造老旧小区改造实践样本

发布时间:2024-05-17 10:51
发布时间:2024-05-17 10:51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点,也是一项民生工程。

5月16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的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现场会上,九龙坡区代表重庆作交流发言。

近年来,九龙坡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区)为契机,通过提升环境品质、完善公共服务、融入历史人文等举措,深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奋力探索打造老旧小区改造“新样本”。

2019年以来,该区累计实施改造老旧小区181个、634万平方米,惠及群众8.55万户,一个个老旧小区摇身一变成为宜居地、“打卡”地,老百姓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加快“升级”。

增强“行动力”

责任压实 资金共担 政策落细

九龙坡区作为重庆老工业基地和人口集聚地,2000年底老旧小区共286个、823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1.25万户。

如何有计划、按时序推动如此大规模的改造任务落地落实?考验着这座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

组织保障,是行动力、战斗力的基层基础。

为此,九龙坡区坚持以上率下、层层压实责任,探索构建“区领导带头抓、部门单位协同抓、平台公司具体抓”的责任体系,建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五组”工作机构,并建立起联席工作会议,加强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确保全区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同时,针对“资金紧张”这一全国各地老旧小区改造所面临的共性难题,九龙坡区给出解题思路——

建立“合理落实居民出资责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力度和质效、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的资金共担机制,通过多种路径筹措改造资金。

例如,红育坡片区通过尝试构建政府、社会、居民三方共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长效运营机制,逐渐形成“居民受益、企业获利、政府减压”的多方共赢格局,成为“十四五”期间全国首个社会投资模式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该项目经验做法获得住房城乡建设部推广。

此外,九龙坡区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还出台了《重庆市九龙坡区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实施方案》,落实落细养老托幼、治理服务、实施提升、土地供应、资金保障等五类政策保障,为全区老旧小区改造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凝聚“向心力”

群众点单 专业把关 国企包片

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绝不是政府一方的“独角戏”。

针对“群众不积极、社会难参与、民意难统一”等难点问题,九龙坡区秉承“共同打造”的理念,积极探索打出一套“组合拳”,引导多方力量参与到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来。

群众点单——

老旧小区改造改什么、怎么改?作为需求方、受益者的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九龙坡区坚持以区级统筹、街道主导、社区协调、居民议事、社会参与为核心,创新搭建居民提议、群众商议、社区复议、专业审议、最终决议“五议”工作机制,引导更多老百姓主动参与、积极跟进。

例如,民主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通过“五议”工作法,将“推倒重来”的改造方案变为微改造、巧利用的保留更新,该社区从传统“老破小”摇身一变成为新晋热门“打卡地”,群众满意度达98%。

专业把关——

九龙坡区在民主村社区建立全市首个“三师进社区”工作站,全区引入76位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发挥专业技术优势,配对服务65个社区,通过专业的“好设计”“金点子”“高技术”,推动居民需求落地转化。

国企包片——

该区引导区属国有企业按照“民生优先、分片包干”的工作原则,参与对应区域老旧小区改造,聚焦多元投入、匠心营造、综合管理、商业运营、基层治理、产城融合,推行“投建管运治融”一体化推进机制。

多措并举之下,九龙坡区的老旧小区改造正加快从“独奏曲”变成“大合唱”。

激发“生命力”

楼道革命 环境革命 管理革命

老旧小区改造,既要改“面子”,也要换“里子”。

近年来,九龙坡区坚持以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牢牢抓住安居这个基点,扎实开展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三大革命”,奋力打造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楼道革命”方面,该区结合市级城市体检工作,按照“听民意、解民忧、疏民怨、惠民众”的工作思路,构建起“城区—社区—小区—房子”四大层级、“基础+特色”82项指标的体检体系,创新开展居民议事堂、“市民医生”等城市体检公众参与活动,全面查找小区问题,落实“边检边改”。

“环境革命”方面,该区创新打造“留改拆增”综合改造模式——

留文脉,延续老城历史与特色风貌,保留传统格局、活现多元文化的街区10个;

改功能,利用“边角料”打造公共区域,修葺“老破小”促进价值回归;

拆危旧,将棚改、旧改、治违、除危等多项工作打捆推进,破除安全隐患、路网梗阻和私搭乱建;

增价值,补齐照明、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和社区会客厅、社区食堂、社区健康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管理革命”方面,九龙坡区坚持以党群服务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将党组织下沉到网格,加快构建以社区综合党委为中心,以社区党委、部门、物业和居民等为支撑的社区“共建、共治、共议、共享”新格局。

同时,该区还坚持以数字化赋能打破传统基层治理限制,上线社区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打造驾驶舱和掌上App,创新智慧化管理。

随着“三大革命”走深走实,九龙坡区老旧小区迎来从“焕新”到“常新”的“逆生长”。

链接>>>

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统计,重庆市需改造老旧小区8000个、190万户,截至2023年底已启动实施6069个,惠及群众145万户。今年,还将新开工改造1835个小区。

重庆市坚持系统谋划、系统提升、系统保障,从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入手,改造水电气管网4665公里,加装电梯5100余部,建成社区服务中心500余处、一老一幼设施1500余处,以改造实效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 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