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5萬名勞動者平潭大比拼 建設海峽兩岸共同家園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6月02日 21時11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福州6月2日電(記者 郭圻)福建平潭島澳前鎮,對臺小額商品貿易市場的一幢幢燕尾脊、馬鞍脊的朱紅色建築高低錯落地矗立著;海峽大橋復橋猶如長龍般跨越海壇海峽,即將合龍;平潭飲水和海水淡化民生工程開建……走進平潭島,塔吊林立,四通八達的道路雛形初現,開展一年多的勞動競賽碩果纍纍。

    2011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准《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平潭島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2012年4月,全國總工會將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勞動競賽作為促進區域發展全國示範性勞動競賽。

    競賽改變著平潭面貌,變化之快,最直觀的是基礎設施。60多家單位,163個工地,5萬餘兩岸勞動者同臺競技;共同演繹著:“平潭質量、平潭速度、平潭效益。”

    走進對臺小額商品貿易市場施工現場,濃郁的閩南特色讓人眼前一亮,該市場是2012年5月開工,計劃今年9月交付使用。

    “這裡以後將是一個免稅區,也是一個對臺交流的中心,為給兩岸百姓留下好印象,我們要建設放心工程。”中建三局平潭項目部經理熊聖祥説,他們開展了一系列的勞動競賽項目。

    據介紹,平潭的建築用地地下全是淤泥,就像一個挖不到底的深坑,施工隊以高質量為第一目標,有的隊伍打鑽孔樁深入地下20多米,比原先設計距離多了近一倍;還有抗浮錨桿的安裝,有的設計中只要安裝1000多根,在實際操作中他們安裝了4000多根,以保證地基的穩固安全。

    嵐城安置小區項目由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承建,項目部負責人劉興斌説,為了保障質量,他們設立了樣板工序、樣板間等“標準化”參考對象,確保工人“有準可依”;不定期組織班組、工人進行安全、質量等內容的培訓,提高工人勞動技能;突擊檢查,獎優罰劣,讓一線班組不敢忽視質量。

    工程不僅比的是質量,也要比成本、賽降耗。海峽大橋復橋中交二航局項目部負責人劉東尚説,“海底淤泥含量較大,施工難度高,大橋打樁時就像要在豆腐上插一根筷子,很難固定住,而現在我們大橋的一類樁基達到98%以上。”

    劉東尚説,各施工隊迎難而上,比創意,賽點子。原來施工的時候要打承臺樁,但有人設計出直接在鋼護筒上搭設施工平臺的辦法,功效大大提高,成本降低了近一半,該辦法也申請了國家專利。

    為了維護施工水域良好秩序,項目部還成立了海上警戒中心,在海峽大橋的南北兩側配備了兩艘警戒船和一艘應急拖輪,相關人員定點定崗值班。中心成立之前,發生了6次碰撞橋墩的事故,中心成立後,沒有發生一起海上事故。

    “速度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質量。”福建省總工會主席張廣敏希望建設平潭島的廣大職工,以創建“工人先鋒號”為載體,從在建重點工程入手,不斷提高勞動競賽的科學化水平,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相關鏈結
· 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檢查總結會在平潭召開
· 平潭綜合實驗區出稅收優惠政策 真金白銀引臺商
· 平潭建設兩岸現代物流樞紐:台北至平潭航線將開通
· 第十一屆兩岸關係研討會3月下旬在福建平潭舉行
· 蘇樹林:把平潭構建成兩岸同胞參與國際競爭的平臺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