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1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8日電

關於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
與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2007年3月5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財政部

各位代表:

    受國務院委託,現將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提請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並請全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

    2006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中央各項方針政策和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有關決定、決議,實現了“十一五”時期的良好開局,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也比較好。

    全國財政收入39343.62億元(不含債務收入,下同),比2005年增加7694.33億元,增長24.3%,比預算超收3920.24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本級收入超收2542.47億元,地方財政本級收入超收1377.77億元。按規定解決出口退稅歷史陳欠613億元後(賬務上以退庫處理),全國財政收入為38730.62億元,比2005年增加7081.33億元,增長22.4%,比預算超收3307.24億元,完成預算的109.3%。全國財政支出40213.16億元,比2005年增加6282.88億元,增長18.5%,完成預算的104.8%。

    分中央與地方來看:中央財政總收入21232.31億元(已扣除解決出口退稅歷史陳欠613億元),比2005年增加3971.82億元,增長23%,比預算超收1960.27億元,完成預算的110.2%。其中,中央本級收入20449.77億元,比2005年增加3901.24億元,增長23.6%,比預算超收1929.47億元,完成預算的110.4%;地方上解收入782.54億元,比2005年增加70.58億元,增長9.9%,比預算超收30.8億元,完成預算的104.1%。中央財政總支出23482.26億元,比2005年增加3222.27億元,增長15.9%,完成預算的105.7%。其中,中央本級支出9991.56億元,比2005年增加1215.59億元,增長13.9%,完成預算的104.9%;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13490.7億元,比2005年增加2006.68億元,增長17.5%,完成預算的106.3%。新建立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500億元。中央財政赤字2749.95億元,比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准的2950億元減少200.05億元,佔GDP的比重下降為1.3%。2006年年末中央財政國債餘額控制在35381.68億元的限額以內。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1706.87億元,支出1706.87億元。地方財政總收入31771.55億元,比2005年增加5186.77億元,增長19.5%,完成預算的107.3%。其中,地方本級收入18280.85億元,比2005年增加3180.09億元,增長21.1%,完成預算的108.2%。地方財政總支出31004.14億元,比2005年增加5137.87億元,增長19.9%,完成預算的104.7%。其中,地方本級支出30221.6億元,比2005年增加5067.29億元,增長20.1%,完成預算的104.8%;上解中央支出782.54億元,比2005年增加70.58億元,增長9.9%,完成預算的104.1%。地方財政收支相抵,結余或結轉767.41億元。上述預算執行數字在決算編制匯總後,還會有些小的變化。

    2006年中央預算執行主要情況是:

    (一)依法加強收入徵管,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長。2006年,國民經濟保持了增長速度較快、效益較好、物價水平較低的態勢。在此基礎上,各級財政、稅務、海關等部門依法加強收入徵管,積極實施科學管理,全面清理和規範稅收優惠政策,嚴格控制減免稅,努力做到應收盡收,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都保持了較快增長。財政收入形勢好主要是經濟形勢好的反映,也表明財政收入機制漸趨完善,財政發展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協調性。需要説明的是,除經濟形勢好、效益提高這一關鍵因素外,財政收入較快增長也存在一次性、政策性和超常規因素。主要包括: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國有商業銀行股改後利潤增加,所得稅大幅增收;開徵石油特別收益金;探礦權採礦權價款收入集中入庫;受固定資産投資和工業生産增長較快、資源性産品價格上揚等影響,相關行業稅收超常規增長。剔除這些因素,財政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情況是基本相適應的。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和安排,根據《預算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中央預算審查監督的決定》及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有關決議的要求,中央財政超收收入2573億元(未扣除解決出口退稅歷史陳欠),除按有關法律、法規和財政體制規定,增加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231億元、增加教育支出16億元外,主要用於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解決歷史欠賬和削減財政赤字,以增強財政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具體是:增加社會保障支出241億元;增加石油特別收益金專項支出372億元,用於對農漁林等行業因油價上漲增支的補助,以及能源開發、節能、環保等方面的重大項目支出;增加預算內經常性投資100億元,主要用於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加專項支出135億元,用於公路建設、購置儲備油和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增加“三獎一補”資金、對西藏農牧民補助、緝私經費補助、口岸專項轉移支付35億元;增加出口退稅指標613億元,用於解決剩餘出口退稅歷史陳欠;減少中央財政赤字200億元;預留2007年調整工資及相關支出130億元。為更加科學合理地編制預算,保持中央預算的穩定性和財政政策的連續性,安排500億元新建立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的安排使用納入預算管理,接受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2006年中央財政預計超收收入安排使用的情況,國務院已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

    (二)綜合運用多種財稅手段,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2006年,根據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在實施穩健財政政策過程中,進一步調整和豐富了政策手段,並有促有控,增強財政調控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一是積極調整和完善相關稅收政策。從2006年4月1日起,對消費稅的稅目和稅率進行了1994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有增有減的調整。將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費用減除標準和內資企業所得稅計稅工資稅前扣除標準由800元/人月提高至1600元/人月。調整了資源稅政策。調整部分産品的出口退稅率,擴大了“高耗能、高污染”産品取消出口退稅和降低退稅率的範圍,同時增補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對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産品加徵出口關稅,降低部分資源性産品進口關稅。東北地區增值稅轉型改革試點等稅制改革工作也穩步推進。稅收政策的調整和完善,對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合理引導消費和間接調節收入分配都發揮了積極作用。二是相機調整中央政府投資規模並優化使用結構。2006年中央政府投資總規模1254億元(含超收安排100億元),主要用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社會事業、環境生態、西部大開發等方面的項目,適當開工建設關係發展全局的重大項目。同時根據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合理把握預算下達進度,嚴格投資管理,加強監督,提高了投資使用效益。三是調整規範住房土地收支管理的財稅政策。將2005年實施的個人購房轉手交易徵免營業稅期限由2年延長至5年。完善住房公積金管理制度,進一步明確和落實城鎮廉租住房保障的資金來源。有針對性地調整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徵收標準和使用管理政策,制定規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支管理的相關政策,初步遏制了房地産市場中的投機行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了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促進了節約集約用地。四是研究實施有利於節能和開發新能源的財稅政策。針對石油價格高企的新形勢,積極研究促進發展石油替代能源的措施,制定支持生物能源發展等扶持政策,發展替代能源的財稅政策體系初步建立。同時積極推進石油價格形成機制改革,開徵石油特別收益金。這些措施與其他調控措施相配合,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向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

    (三)加大財政支農力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2006年財政支持“三農”具有力度大、政策實、措施多、機制新的特點,公共財政的陽光越來越多地照耀到農村。2006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各項支出共3397億元(不包括用石油特別收益金安排的對種糧農民綜合直補120億元),比2005年增加422億元,增長14.2%。一是全面取消農業稅。同時,取消了農業特産稅,制定出臺《煙葉稅暫行條例》,這標誌著國家與農民的傳統分配關係發生了根本性變革,有利於農民減負增收和休養生息,有利於農業的長遠發展。中央和地方財政分別安排轉移支付782億元和250億元。與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農民減負約1250億元,人均減負約140元,農場農工負擔也進一步減輕。農村稅費改革進入農村綜合改革的新階段。二是加大補貼政策實施力度。中央財政新增120億元補貼資金,適時對種糧農民因農業生産資料價格上漲導致的增支實行綜合直補,7.28億種糧農民直接受益,並根據石油價格調整情況,撥付漁業等行業補貼資金85.9億元。全國糧食直補資金達到142億元,比2005年增加10億元,其中13個糧食主産省(區)126.8億元,均佔本省(區)糧食風險基金的50%以上。中央財政安排良種補貼41.5億元、農機具購置補貼6億元,其中,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比2005年增長100%。完善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及時撥付補貼資金59億元。全面推廣“一卡(折)通”,將補貼資金直接發放到農民的銀行卡或存摺中,並啟動中國農民補貼網建設,加強補貼管理。符合我國國情、綜合補貼與專項補貼相結合、管理比較規範的農業補貼政策體系初步建立,保障和促進了糧食安全生産。三是順利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從2006年春季學期開始西部地區率先進行改革,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同時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中央財政對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安排公用經費補助,啟動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中部地區每個省選擇一個縣于秋季學期開始試點,東部地區大部分省份也主動實施改革。中央和地方財政分別安排資金150億元和211億元,並對部分專項資金實行國庫集中支付,資金直達學校,平均每學年每個小學生減負140元、初中生減負180元。這一改革逐步將農村義務教育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説明農村公共産品供給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在此基礎上,大力支持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並在全國十個省份啟動“新農村衛生新校園建設工程”試點,為加快農村義務教育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四是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試點範圍。據統計,全國50.7%的縣(市、區)進行了改革試點,參合農民4.1億人,中央財政補助標準由10元提高到20元,省級財政也相應提高補助標準。中央財政安排補助資金42.7億元。從制度和機制上緩解了農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五是大力支持農業生産和農村長遠發展。重點支持農村“六小”工程等項目建設,著力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深入推進農業綜合開發,改造中低産田、扶持産業化經營等,預計新增糧食生産能力29.1億公斤;中央財政研究確定從2006年起,用4年時間核減農業綜合開發債務44.86億元,進一步調動農民發展生産的積極性。中央財政安排扶貧資金137億元,重點支持貧困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和農業産業化發展。大力支持農業技術推廣、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啟動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和“科普惠農興村計劃”、推進“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等。六是積極支持建立多元化的支農投入機制。在全國162個縣開展整合支農資金試點,提高財政支農資金使用的規模效益。積極探索建立“民辦公助”等機制,調動農民投入的積極性。大力支持農村金融體系建設。2006年,中央財政撥付試點地區農村信用社保值貼補利息資金29.31億元,並將試點地區的所得稅減免政策延長3年,幫助農村信用社逐步化解歷史包袱,增強發展後勁,更好發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生力軍的作用。這些措施促進了農業生産、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加快了城鄉協調發展步伐。

    (四)重點支出得到保障,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切實體現公共財政公共性和公益性的本質特徵,財政支出重點向社會事業傾斜,突出加強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一是積極支持就業再就業工作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2006年全國財政就業和社會保障支出4337.65億元,增長17.3%,完成預算的109.1%。其中,中央財政社會保障支出2010.02億元,增長22.9%(詳見《中華人民共和國2006年全國預算執行情況2007年全國預算(草案)》,以下簡稱預算草案,第52頁)。在東北三省試點的基礎上,增加8個省份開展做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試點。推動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就業再就業政策的合理銜接。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區農村醫療救助制度建設、困難地區城市醫療救助試點和農村五保供養工作。認真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實施辦法,支持國有困難企業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積極配合研究解決企業軍轉幹部和軍隊退役人員的安置問題。特別是面對自然災害比較嚴重的形勢,中央財政安排並及時撥付各種抗災救災資金112億元,地方財政也積極安排和撥付抗災救災資金,有力地支持了抗災救災。二是支持教育事業發展。2006年全國財政教育支出4752.7億元,增長19.6%,完成預算的103.8%。其中,中央財政教育支出536億元,增長39.4%(詳見預算草案第51頁)。在重點支持農村義務教育的同時,啟動實施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支持職業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繼續支持實施“985工程”等,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完善以國家助學貸款、助學金、獎學金等為主要資助手段的高校和中等職業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三是支持衛生事業發展。2006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支出1311.58億元,增長26.5%,完成預算的110.7%。其中,中央財政醫療衛生支出138億元,增長65.4%(詳見預算草案第53頁)。重點加大公共衛生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支持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等重大傳染病和地方病防治、貧困孕産婦住院分娩、基層衛生機構設備配備和人員培訓、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等。四是支持科技創新。2006年,建立財政科技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全國財政科技支出1260.38億元,增長26.2%,完成預算的110.2%。其中,中央財政科技支出774億元,增長29.2%(詳見預算草案第50頁)。進一步優化投入結構,增加對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的投入,加大了對公益性科研機構的支持力度。出臺激勵性的財務制度,制定稅收優惠、政府採購等財稅政策措施,支持企業自主創新。五是支持文化事業和産業發展。2006年,全國財政文體廣播事業費支出834.53億元,增長18.6%,完成預算的108.5%。其中,中央財政文體廣播事業費支出123億元,增長23.9%。主要用於積極推進文化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重點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村電影數字化放映、全國文化信息共享、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西部地區計劃生育“少生快富”等工程。六是支持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完善天然林保護工程政策,積極推進退耕還林後續政策調整等,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支持國有林場管理體制和國有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全年安排退耕還林400萬畝、退牧還草1.5億畝。大力推進煤炭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從2006年起8個省份已全面推開改革試點。這些措施進一步表明我國社會事業正處在一個加速發展的新時期。

    (五)著力緩解縣鄉財政困難,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認真落實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各項財稅優惠政策,特別是繼續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緩解基層財政困難。一是加大“三獎一補”政策實施力度。2006年獎補資金規模達到235億元,比2005年增加85億元,並完善獎補機制。鞏固和擴大了緩解縣鄉財政困難成果,全國財政困難縣的總數已經由2005年初的791個大幅度減少到目前的200個左右,並將持續向好的方向發展。推動了省以下財政管理方式創新,全國28個省份推行鄉財縣管改革,18個省份推行省直管縣改革,為緩解縣鄉財政困難提供了體制和機制保障。進一步調動了産糧大縣生産糧食的積極性,維護了糧食安全。提高了縣鄉政府的行政能力,維護了社會穩定。二是完善一般性轉移支付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2006年中央財政用於對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區的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達到1527億元,比2005年增加407億元。三是完善民族地區轉移支付辦法。2006年民族地區轉移支付達到155.63億元,並將非民族自治區、州的民族自治縣納入民族地區轉移支付範圍。完善了革命老區、邊疆地區、西藏等困難地區轉移支付辦法。四是支持加強基層政權建設。2006年中央財政安排政法補助專款59.3億元,幫助地方基層政法部門進一步改善執法辦案條件。安排監獄體制改革經費9.25億元,推動監獄體制改革。特別是為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從2006年開始,用兩年時間支持解決全國98086個村級組織無活動場所的問題,中央財政2006年已安排4.9億元。此外,首次實現了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的統一,大力支持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經濟發展。這些措施提高了地方特別是基層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能力。

    (六)大力支持各項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及支持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又取得新的重要進展。一是改革公務員工資制度、規範公務員收入分配秩序進展順利。實施了公務員、軍人、駐外使領館工作人員、駐港澳地區內派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相應調整提高了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企業離休人員和援外出國人員工資生活待遇,提高了企業退休人員、優撫對象和城市低保對象等的待遇水平和生活補助標準,並對具有高級職稱的企業退休人員,部分退休早、基本養老金水平相對偏低的人員予以傾斜,這是歷史上提高幅度以及中央財政補助規模最大的一次。同時,全面清理整頓了公務員津貼補貼,建立並逐步完善了監督制約機制。二是大力支持企業改革和發展。中央財政安排補助資金250億元,支持93戶國有企業實施政策性破産,妥善安置職工41萬人。核定經費補助基數48.1億元,初步完成第二批74戶中央管理企業分離辦社會工作任務。東北地區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工作也順利起步。同時,出臺一系列財稅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推動外貿改革和實施“走出去”戰略。三是積極推動金融體制改革。摸清了金融類國有資産底數和分佈情況。制定了國有股權益上繳政策、國有股減持政策和所得稅政策,支持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順利改制上市。四是穩步推進政府收支分類改革。這是建國以來我國財政收支分類統計體系最為重大的一次調整,也是我國政府預算管理制度的又一次深刻創新。新的政府收支分類體系充分體現了國際通行做法與國內實際的有機結合,有利於更加清晰完整地反映政府收支全貌和職能活動情況,對進一步提高政府預算透明度,強化預算管理與監督,從源頭上治理腐敗,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五是不斷深化其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結余資金管理加強,績效考評試點工作穩步推進,定員定額試點不斷完善,項目預算實現滾動管理。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範圍擴大到所有中央部門及所屬6100多個基層預算單位,實施改革的預算資金達到4600多億元。3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本級,270多個地(市),1000多個縣(區),超過16萬個基層預算單位也實施了此項改革。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改革進展加快,改革範圍不斷擴大。全國政府採購規模達到3500億元,在節能、環保等方面較好發揮了扶持和導向作用。政府採購領域商業賄賂專項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中央國庫現金管理穩妥開展,國債餘額管理順利實施,金財工程建設步伐加快。這些措施有力地推動了傳統預算管理制度向現代預算管理制度轉變,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

    (七)嚴格依法理財,財政管理進一步規範。紮實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把依法理財貫穿財政工作的始終。一是財政法律制度體系不斷完善。《企業所得稅法(草案)》將在本次大會上進行審議,《煙葉稅暫行條例》、《車船稅暫行條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已由國務院發佈或修訂發佈。《行政單位國有資産管理暫行辦法》和《事業單位國有資産管理暫行辦法》正式發佈,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産管理開始步入法制化、規範化的軌道。建立了科學規範的彩票公益金分配製度。財政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深化,中央財政行政許可事項各項制度及申請等均在網上公示。二是會計等基礎建設繼續強化。建立了與經濟發展進程相適應、與國際標準趨同的會計、審計兩大準則體系。同時實施會計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完善繼續教育制度。研究提出了我國政府會計改革戰略框架總體設想。註冊會計師和資産評估行業監管加強,業務領域進一步擴大。三是財政監督成效明顯。初步建立了實時監控、綜合核查、整改反饋、跟蹤問效的財政監督機制,重點監督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支出使用情況。共查處有問題資金911億元,挽回損失150億元。四是整改工作不斷加強。國務院對於全國人大有關決議和審計報告所提意見和問題高度重視,要求自覺接受審計監督,認真落實審計決定,堅決糾正存在的問題。目前,各部門和有關單位已認真進行了整改。審計發現的中央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大部分已得到整改糾正並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有關整改情況國務院已報全國人大常委會。

    2006年中央預算執行和財政經濟運行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經濟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對“三農”、教育、衛生等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仍需加大。二是對解決涉及國計民生問題的投入力度仍需繼續加大,如:就業形勢依然嚴峻,農村低保制度尚未完全建立,部分地區還存在“上學難、上學貴”以及“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等等。三是經濟發展的代價較大,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扶持政策措施仍需加強。四是部分地區基層財政還比較困難,基層公共服務的財政保障能力需繼續提高。五是財政資金損失浪費等現象時有發生,財政收支管理的規範化、科學化和現代化水平仍有待提升。我們將增強緊迫感、使命感,著力深化改革,優化支出結構,完善相關制度,嚴肅財經紀律,加強監督檢查,不斷提高財政管理和服務水平。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