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 春天漸漸走近,冰雪逐步消融,但一顆顆被冰雪災害牽動的心依然無法平靜。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記者連線貴州、湖南、江西等地仍然忙碌在災後重建中的各界群眾,記錄下他們向代表委員表達的心聲。
經歷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的洗禮,災區人民與代表委員的心貼得更近,對國家繁榮發展的期待之情更濃。
“政府部門的關心讓受災戶心裏暖融融”
“沒有想到這次的冰雪會這麼大,更沒想到持續的時間會這麼長。”江西省萬載縣潭埠鎮村民鮑小建在冰雪面前兩次痛哭失聲。
2月1日下午,鮑小建發現自家屋頂不斷發出“嘎嘎”的聲音,連忙領著20多口人連夜從祖屋搬出,第二天清早,眼看著住了一輩子的祖屋“轟”的一聲倒下,鮑小建流下了眼淚。
倒房的第二天,萬載縣和潭埠鎮領導就親自來到了他家,並帶來了大米、食油、棉衣棉被等慰問品。這位45歲的“硬漢子”再一次哭了。
他激動地對記者説:“各級政府部門對我們受災戶非常關心,房屋重建的事也很快得到落實,讓受災戶心裏暖融融的!”
提起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鮑小建一邊忙著修建祖屋一邊説:“希望代表委員呼籲一下,對災區重建的指導更及時、措施更具體!”
“對經驗、措施,多思考、多總結”
像湖南交通系統的很多幹部職工一樣,郴州高等級公路管理站站長唐文輝在冰災中,面對的是京珠高速公路嚴重擁堵和郴州斷電的雙重壓力。
在通車、通電前的日日夜夜,唐文輝負責疏導交通、清理路面,經常連續幾個晝夜,不能正經睡個覺,幾天吃不上一頓熱飯。“再苦再累不算什麼,關鍵是心裏急啊。”唐文輝説。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唐文輝感慨頗深:“這場歷史罕見的冰雪災害突如其來,發生在南方,幾乎所有的人都沒有充分準備。一開始,公路部門職工受命往冰上撒鹽,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撒。路面上的冰像石頭一樣硬,我們自有的設備對付不了。”
正在唐文輝等人焦急萬分時,解放軍調來了數千人的野戰部隊。“他們設備先進,鏟車動力大,車況好,一鏟下去,冰雪就見了底,疏通京珠高速郴州段的大會戰,才有了顯著成效。”
“希望兩會上代表委員對交通部門應對災害性天氣的經驗、措施,多思考、多總結。”唐文輝真誠地表達了自己的希望。
“俺們林農有‘三盼’”
如果不是記者親眼所見,很難想像在離郴州城不遠的騎田嶺上,過了農曆正月十五還是白雪皚皚,農舍屋檐上的冰溜有半尺多長。
郴州市民李菊雄十年前轉讓了自己在城裏的生意,跑到山裏造林。到今年元月,他已擁有了超過5000畝山林。
罕見的冰雪災害,在破壞電網、阻斷交通的同時,也重創了湖南數千萬畝林地。在李菊雄的林場,巨松倒地,成片的桉樹、濕地松等即將成材的人工林,幾乎無一倖免地齊根部或者腰部折斷。
“政府和林業部門幹部多次上門,調查災情,問寒問暖,我很感激。”李菊雄説。
對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李菊雄説,災區林農有“三盼”:一盼國家儘快為林企和林農提供科學的救災、補損、搶救技術;二盼政府給林企和林農以救災補貼;三盼國家開通“綠色通道”、減免各種收費,鼓勵企業積極收購堆積如山的“雪壓材”。
“只有這樣,受損的林地才能得到有效清理,大面積火險隱患才能減少。”李菊雄説。
“應急辦人員還需要進一步充實”
在今年1月中旬以來貴州遭遇的大面積冰災中,地處黔西北烏蒙山區的畢節地區是受災最重的地區之一。
“我們地區行署應急管理辦公室總共只有5個人,從1月13日災害襲來到現在,所有人員包括大年三十在內,沒有休息過一天。”應急辦副主任顧軍説。
“部門之間的協調,成品油、電力、通信等應急搶險物資的緊急調運,相關信息、材料的上報,都需要趕在第一時間完成,一個人忙兩三個人的活。現在災情開始好轉了,人也疲倦到極點,坐下就想睡覺。”顧軍呼籲,“應急辦人員還需要進一步充實。累點沒關係,關鍵是別耽誤了工作。”
“別讓咱的電網再凍傷”
對於長期從事送變電工程的譚紹鵬來説,電網就像是自己的親人。
“看著電網線路大面積壞損,我心裏特別難受,我想跟兩會的代表委員説,一定要採取措施,別讓咱的電網再凍傷。”貴州送變電工程公司經理譚紹鵬一邊指揮著電網修復工作,一邊對記者説。
春節過後,貴州送變電工程公司要負責在3月5日前修復50多條220千伏以上線路,譚紹鵬指揮的安順至青岩一回線正是這些線路中的重點。
實際上,從1月中旬貴州遭遇歷史上罕見的特大雨雪冰凍災害以來,譚紹鵬就一天也沒休息過。為了儘快完成搶修任務,公司搶修隊每天睡在野外寒冷潮濕的帳篷裏。
是不是可以通過導線融冰這些有效的辦法,防止電網再次被大面積“凍傷”?譚紹鵬希望代表委員幫助想想辦法,也希望國家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研究。(參與采寫:蘇曉洲、劉文國、陳元春、董素玉、張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