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記者鄒偉、張麗娜、陳玉明)來京參加兩會的一些來自生産一線的代表委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都表示,雖然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基層面臨很多困難,但大家普遍對中國經濟前景依然充滿信心。
來自內蒙古通遼市霍煤集團一家下屬企業的全國人大代表李其其格説,她所在企業的産品大部分出口,國際市場的萎縮對企業影響較大。在壓縮産能的同時,企業正集中力量進行技術、産品創新,大力推動節能降耗,通過內部挖潛的方式降低企業成本,“借助我們産品在國際市場已經樹立的品牌,這也是一個在壓力下開拓新的市場的機會。”
“各個部門互相扶持,共渡難關。”令她高興的是,經過商談,電網部門已經把電價下調一定幅度,生産成本也隨之降下來。她特別談到,目前職工的收入沒有減少,總體上大家的心態都比較穩定。“人在,信心就在。危機也是機遇,就看能不能抓住。”
全國政協委員、億利資源集團董事會主席王文彪在受訪時表示,4萬億元的投資份額中,可以多向非公企業傾斜,國家可以在信貸、財稅方面採取更多的優惠政策來促進和發展非公企業。只要國家給與適當支持,民營企業有信心、也有能力克服困難,度過危機。
全國人大代表劉三堂説,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顯示出來,但在他擔任村支書的內蒙古高茂泉村,返鄉的農民卻少了擔憂,經濟不景氣同樣增收。
“我們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統一採購種子化肥和耕種,並與龍頭企業訂單收購,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實現小生産和大市場的對接。最初合作社只有26戶,現在已經發展到了1000多戶。”他説,當前的合作社多數都是一些能人返鄉創建的,在外面掙不著錢了,回家也能找到門路。
“最近國家出臺了這麼多應對危機的措施,這讓我們對未來的經濟形勢充滿信心。”來自內蒙古四子王旗的朝魯孟代表説,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皮毛等價格都有所下降,對牧民收入帶來一定影響,但養殖業已不是牧民的唯一經濟來源,現在很多牧民開始嘗試多种經營並從中受益。比如利用當地草原風光和蒙古族風情文化,開展草原牧戶旅遊業。
山西大寨村黨總支書記郭鳳蓮代表説,金融危機也波及到了大寨和周邊的村子,許多村裏的煤礦關停之後,一大塊收入就沒了,但是,“各個地區有許多特有的優勢資源,合理有效地開發利用,打造新的産業,一壺水燒不開了,就去燒另一壺嘛!多條腿走路,沒有過不去的難關。”
她告訴記者,儘管今年仍然面臨許多困難,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信心還在,沒有人會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