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兩會報告解讀:全國財政收入增長預算為何初定8%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06日   來源:新華社

兩會報告解讀:全國財政收入增長預算為何初步安排8%?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 韓潔 張旭東)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查的財政預算報告顯示,2009年全國財政收入預計達到66230億元,比2008年增長8%。同時,全國財政支出預計達到76235億元,增長22.1%。

    從歷年預算報告披露的下一年全國財政收入增長目標看,8%的預期大大低於去年初14%的財政收入增長目標,也創下自1998年以來財政收入增長指標的新低。

    從1998年來的12年間,我國只有2000年、2003年和2004年的財政收入增長目標低於9%,但最低為8.4%。

    根據預算報告,2009年全國財政赤字合計95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赤字7500億元,同時國務院同意地方發行2000億元債券,由財政部代理髮行,列入省級預算管理。

    “今年政府下調財政增長預期是基於當前經濟財政形勢的正確判斷,也在預料當中。”全國人大代表、東北財經大學校長艾洪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他認為,去年下半年財政收入增幅下降的趨勢會延續到今年,今年將是財政十分困難的一年,預計全國財政收入增幅明顯下降,同時支出壓力會進一步加大,財政收支緊張的矛盾將非常突出。

    從預算報告分析的當前經濟財政形勢看,2009年受經濟增長減速等因素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困難增多,企業效益下降,財政收入來源明顯減少。同時,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實行結構性減稅。近幾年財政收入增速快的一些特殊因素在2009年也減少或沒有了,也加大了財政增收難度。

    從支出看,增加政府公共投資規模,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三農”、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節能減排等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緩解部分行業和企業經營困難,支持災後恢復重建等,也都需要財政加大投入力度。財政支出基數較大、剛性很強,也增加財政支出壓力。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表示,面對財政收支緊張矛盾,政府要在結構優化上發揮財政的優勢,做好優化結構的大文章,使政府資金充分發揮綜合效應,在資金投入上強調區別對待,重點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民生等經濟社會薄弱環節,給全社會增加有效供給。

兩會報告解讀:2008年千億元中央財政超收透露的信息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 韓潔 秦亞洲)財政部向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交的財政預算報告顯示,2008年全國財政收入達到61316.9億元,增長19.5%,比預算超收2830.9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超收1080.2億元。

    那麼,在當前財政收入增幅持續回落甚至出現月度負增長的情況下,我國為何仍存在千億元規模的財政超收呢?

    對此,財政部表示,主要是工商業增加值、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額、外貿進出口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與稅收直接相關的經濟指標實際增長高於預期,同時2007年企業利潤大幅增長、2008年上半年匯算清繳2007年企業所得稅等因素增加了較多收入。

    與2007年中央財政超收4168億元相比,2008年中央財政超收的明顯下滑折射出去年財政收入增幅逐步回落的“苦澀”。從去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增長33.3%,到下半年僅僅5.2%的增幅,巨大的落差凸顯金融危機對財政收入的影響。

    在當前政府支出壓力巨大的背景下,財政超收資金的投向也備受關注。全國人大代表、河南駐馬店市委書記化有勳認為,超收資金應更多用於醫療、教育、社保、就業等民生領域。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和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有關決議要求,中央財政超收收入除依法增加有關支出外,主要用於改善民生、增加政府公共投資和抗震救災以及災後恢復重建。

    預算報告明確指出了中央財政超收資金的具體投向,其中包括:

    ——增加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支出185億元。

    ——增加教育支出20億元,主要是對地震災區學生給予臨時特別資助等;車輛購置稅超收40億元,通過車輛購置稅支出劃轉到中央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基金,用於公路災後恢復重建;增加救災及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支出47億元,用於需追加的特大自然災害救濟、抗震救災及應對嬰幼兒奶粉事件等支出。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進一步擴大內需,增加中央政府公共投資300億元,主要用於保障性安居工程、重大基礎設施等建設。

    ——因2008年6月份成品油提價,增加對農業、漁業、林業等行業補助291億元。

    ——增加科學技術支出5億元,用於重大科研裝備自主研製等。

    此外,預算報告還提出從超收資金中安排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92億元,轉到以後年度經預算安排使用。

兩會報告解讀:醫改8500億元政府投入明確五項重點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 韓潔 肖林)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説,今後三年各級政府擬投入85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投入3318億元,以保證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順利推進。

    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啟動在即,社會上對政府8500億元資金投向十分關注。財政部向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交的財政預算報告顯示,財政資金將重點支持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等五項重點工作。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醫改五項重點除了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還包括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以及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從財政預算報告披露的今年中央財政醫療衛生支出安排上看,也充分體現了財政資金對上述五項工作的支持。

    預算報告指出,2009年中央財政醫療衛生支出安排1180.56億元,增長38.2%。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科主任劉進説,近四成的醫療支出增長顯示了政府對深化醫改的重視。要破解當前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歸根到底還需要政府加大醫療衛生投入。

    根據預算報告,今年1180.56億元中央財政醫療衛生支出主要用於:

    ——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中央和地方財政補助標準全部達到人均80元,中央財政安排補助資金304億元。

    ——進一步支持解決中央和中央下放政策性關閉破産國有企業及地方依法破産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參保問題。

    ——加大城鄉醫療救助力度,中央財政安排補助資金64.5億元。

    ——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重點支持建設2.9萬所鄉鎮衛生院和改擴建5000所中心鄉鎮衛生院,支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配備醫療設備,中央財政安排補助資金165.3億元。

    ——強化重大傳染病防治等公共衛生工作,中央財政安排補助資金246億元,支持地方按項目為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2009年人均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不低於15元。

 
 
 相關鏈結
· 政府工作報告解讀:醫改新政|每分錢要對人民負責
· 兩會報告解讀:從醫改新政策看相關行業市場前景
· 兩會報告解讀:2009年消費“馬車”能否再跑快些
· 3月7日財政部解讀預算執行情況和預算草案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