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艾福梅、崔清新)住在銀川市“臭名昭著”的第二排水溝沿線的老百姓終於快要結束每天掩鼻而過的歷史。
這個始建於1952年的排水溝全長32.5公里,流經市區8公里左右。由於基礎配套設施跟不上城市的發展步伐,周邊沒有專用的排污管網,因此沿線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導致其長期臟、亂、臭,沿線老百姓苦不堪言。
“作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首批試點單位,在查找問題、徵求意見階段,我們了解到群眾的意見,於是下定決心整治這條排水溝,並將其列入了全市800多條整改意見中。”全國人大代表、銀川市市長王儒貴介紹説。
他介紹,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過程中,為促使各單位梳理排查出的問題得到逐條解決,確保整改落實成效,真正讓群眾滿意,銀川市制定出臺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解決問題臺賬銷號制度》。
“根據《制度》‘一個問題一個賬號’的要求,我們實行分類建賬、統一銷號。”王儒貴介紹説,只有等梳理排查出的問題得到解決才可銷號。對於那些應該解決但需要長期努力解決的問題,列入解決問題臺賬,不列入銷號範圍,而且必須提出解決的意見和建議,制定解決問題的相應措施和辦法,逐步予以解決。
“對限期內不能銷號的,除進行通報、追究相關責任外,仍將繼續掛號、限期銷號,直至掛號問題得到妥善解決。”王儒貴強調説。
據了解,目前銀川市800多條整改意見中,已有300多條得到解決、被銷號。
“我們目前解決的問題只是一小部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是一項長期任務。今後我們將繼續堅持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工作,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讓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王儒貴説,“老百姓關注的事就是黨和政府應該重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