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天,我們一起走過——來自地震災區代表委員的“答卷”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譚浩、肖林、顧瑞珍、毛曉梅)
“地震後的失地農民現在怎麼樣了?”
“災區受災群眾、幹部的心理狀態還好嗎?”
“政府如何保證救災資金使用更加透明公開?”
……
8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辦的新聞發佈會結束後,上百名記者因為沒有獲得提問機會,團團圍住了四川省副省長魏宏代表,希望從他口中“撬出”更多關於地震災區的最新情況。
連日來,記者在兩會會場內外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災區代表委員走向盛會的不平靜心情——300天了,他們有太多的話想要説……
感悟——“災難是一種財富”
【背景】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芮氏8.0級特大地震。四川人民和全國人民一起,譜寫出新中國救災史上最壯麗的篇章。去冬今春,“溫暖過冬,歡樂過年”成為災區生動的寫照……
【代表委員心聲】“極重災區青川的板房安置點裏有一塊留言板,上面寫的全是災區群眾發自內心的感謝,大家管它叫‘感恩墻’”。廣元市委書記羅強代表告訴記者,這次自己是帶著災區群眾濃濃的感恩之情來的。
“今天的站起、恢復和明天的重建、振興背後,是四川人民自強自立自救的不屈身影和全國人民無私的支持,我們的‘5·12’抗震救災勝利值得歷史銘記!”羅強説。
300天的奮戰,四川完成了搶救生命、安置群眾、恢復生産重建家園的“三級跳”,創造了若干“史無前例”:政府投入規模史無前例,民間捐助資金史無前例,社會動員力度史無前例,援助災區人數史無前例,安置受災群眾數量史無前例……
“透過救災壯舉,印證了大家熟悉的一句話:社會主義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東汽董事長王計代錶帶來一組數據——
作為受災最重的企業之一,東汽去年仍實現産值108億元。原本計劃兩年完成的東汽異地重建計劃,有望提前到今年結束。“全社會都在關心東汽,回報社會是我們的使命。”
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災後重建中得到彰顯。在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的道路上,災區的代表委員有太多的話要説——
“對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應對危機的8個方面信心,在這場地震災難發生之後,無論是解放軍的救援速度,普通公眾的情感投入,志願者的全力支持,以及各個社會團體的關愛,都形成了一種最基本的理念,那就是中國人可能會遇到困難,但是不可能懼怕困難。”曾參加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的蔡耀軍委員對記者説。
信心——“沒有越不過的山”
【背景】“一省一市幫一重災縣”,黨中央、國務院適時啟動對口支援機制。6個重災區3400余個板房安置點上,來自全國各地的10萬援建大軍揮汗如雨、追星逐月。如今,一棟棟永久性住房、學校、醫院在災區拔地而起……
【代表委員心聲】“力爭在兩年時間內基本完成原來三年的目標任務。”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連日來引起了災區代表委員們的熱議。會場上下,他們帶來了四川人民在災後重建歷程中一個個令人振奮的故事,也展示了他們實現目標的信心和決心——
地震不僅震垮了劍南春25萬平方米的廠房和經營性用房,也讓該公司90%以上的員工住房成為危房。劍南春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喬天明代表告訴記者,自己至今寄住在鄉下的哥哥家。
“然而,生産仍要繼續,市場必須鞏固,震後第26天,部分曲酒車間恢復運轉;第56天,釀酒生産全面恢復;第96天,新包裝中心投産……”喬天明説,企業從特大地震中收穫了寶貴的財富——員工在災難面前經受住了考驗,並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今年春節,許多員工放棄休息,提前到崗。“這是我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
抗震救災即將迎來一週年,災區人民在迎接和創造新的生活。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認為,面向未來,早日實現恢復重建和振興,才是對遇難同胞的最好紀念。
“當前四川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問題,省上已經提出要止滑提速,攻堅破難,我們民營企業一定會與全省人民攜手共渡難關。”劉永好稱,災後恢復重建,既是一個原地起立的過程,更是一個發展起跳的過程。今年希望集團計劃在川投資將超過30億元,進一步調整和提升産業結構,加快發展回報家鄉。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委書記陳建華代表也帶來了災區人民對經濟發展的信心——雖然甘肅受到特大地震災害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影響,但國家及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4萬億元投資拉動內需,還出臺十大産業振興計劃。“甘肅迎來了發展的重大機遇,相信經濟很快會復蘇並實現新的跨越。”
展望——“路在奮進中延伸”
【背景】兩會上,代表委員們不僅帶來災區發展的好消息,更帶來了一份份“沉甸甸”的議案、提案。他們坦陳困難問題、呼籲解決之策,為災區的未來建言獻策。
【代表委員心聲】“和去年比,感到責任更重,不敢有絲毫懈怠。”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的小組討論會上,曾在九洲體育館堅守了兩個多月的綿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瑜代表直抒胸臆。
這次,王瑜準備了兩個議案,一個關乎災區旅遊重建,一個關乎安居後怎麼樂業,直指民生。“這些‘課題’既是抓發展,抓惠民的延續,既貫穿了新中國60年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也是抗震救災精神的延續,如果建議能得到採納,就是為災區人民的幸福生活做一點微薄的貢獻。”
人大代表們建議也得到了委員們的呼應——
“汶川地震震級之大,破壞力之強,四川災區完全可以建類似于南極的科考旅遊區,讓全世界都來研究地震。”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副主委戴曉雁説,國家可以把10萬平方公里的地震帶建成國際性的地震科研區,不僅可以集中世界的力量研究地震,也可以廣泛開展科普旅遊。“相對於單純的地震遺址遊,我希望能把其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其實,代表委員們的眼光並不只有災區的重建,還有災區更長遠的發展。在人大四川、陜西和甘肅代表團的小組討論上,記者滿眼是代表委員們爭搶發言、各抒己見的場面。
“建議將映秀至汶川段高速公路納入災後重建項目,立項建設汶川至彭州高速公路。”
“建議在廣大災區群眾和全國青少年中開展‘感恩·自強’教育活動。”
“對邊遠地區重大建設項目的配套經費予以減免。”
“應進一步深化西部大開發政策:延長將於2010年到期的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等政策。”
……
挑戰嚴峻,機遇依存。為了更好地履職,更好地為災後重建、應對危機建言獻策,全國政協委員、成都市政協副主席李鈾一口氣提交了8個提案,涉及就業、環保等方面。
“我堅信,只要堅定地走下去,一道難題一道難題地破解,沒有越不過的山!”他堅定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