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王瑛:健全養老體系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0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伍曉陽)“我國老齡化程度仍在加深,目前一些30歲左右的青年夫妻,面臨著供養4個以上老人的壓力。”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衛生局副局長王瑛建議,儘快健全和完善覆蓋城鄉的養老體系,從物質上和精神上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王瑛告訴記者,她幾年來一直關注養老問題,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城市和農村的養老問題越來越突出。出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夫妻,現在面臨供養4到6個老人的壓力,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面臨嚴峻挑戰。

    “城市敬老院基本實現了全面覆蓋,成為家庭養老的一個有益補充。但是也存在一個問題,有些老年人會有顧慮,擔心進去以後跟社會脫節,個性的生活少了,因為敬老院過的是集體生活。”王瑛通過調查發現,城市敬老院主要服務的對像是沒有贍養人的老人,但很多子女不在身邊、或子女工作太忙沒有時間照顧的老人,他們不願意住進敬老院,因而養老成為一個難題。

    王瑛認為,對於這類情況的老人,應該讓他們在家裏和社區得到良好照顧,建議培養一支護理陪護員隊伍。她曾到有關單位了解情況,工會曾經想把找工作困難的“4050人員”(女性40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的想找工作但就業條件較差的勞動者)作為發展對象,但這些人員對陪護老人不太願意,因為他們本身的家庭負擔比較重,而陪護老人的壓力也比較大。

    但令王瑛高興的是,中專學校對於培養護理陪護員隊伍很感興趣。她説,大理州幾所中專學校都表示只要有市場需求就可以辦班。為了激發陪護人員的積極性,王瑛還建議,對於在社區工作過的陪護人員,應該在職稱評定、報考大型醫院等方面給予政策優待,建立一支穩定的社區護理隊伍。

    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孕育了市場前景廣闊的老年産業,如專門針對老年人開發的産品和服務,但目前這個市場發展仍不充分。王瑛建議,政府應採取措施鼓勵養老産業發展,包括支持民營資本進入這個産業。

    “現在農村養老難的問題也很突出,應當探索適合農村特點的養老模式。”王瑛建議,一是要加快鄉鎮敬老院建設,對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無人贍養的老人實行全部集中供養;二是對“新農保”要加快推廣,儘早做到全面覆蓋。

    據全國老齡辦介紹,“十二五”我國人口老齡化將加速發展,呈現出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加速發展的三個新特徵。中國社科院曾經發佈報告説,203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

    “健全和完善養老體系,任務十分緊迫。”王瑛代表建議,政府在物質層面健全養老經濟保障體系讓老年人“老有所養”的同時,還應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讓老年人“老有所樂”。

 
 
 相關鏈結
·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預備會議
· 陳明義:"十二五"宜加快建3至5艘大洋科學調查船
· 楊超:新農保建設應充分發揮商業保險機構作用
· 丁世忠:打擊國內外"李鬼" 保護中國"民族品牌"
· 朱奕龍委員建議:在全國推廣基本藥物郵政配送
· 馮驥才委員:莫讓“非遺”保護變成“面子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