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新華社記者 張辛欣)“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扶持力度,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就此,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的全國人大代表展開了熱烈討論。一些代表認為,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根本在“軟實力”的提升。
“‘軟實力’一點也不軟,有時候比‘硬實力’還重要!”全國人大代表、新疆師範大學副校長牛汝極認為,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固然重要,但從長遠看,提升人的整體素質,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群眾提高文化素質、讓當地更多的年輕人讀書走出去、改變觀念適應新生事物更為重要。
“很多時候,GDP並不能完全説明少數民族地區和內地的差別。”牛汝極代表説,“整體素質有待提升,知識、技能、甚至語言能力欠缺,這些都是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制約因素。而人才的缺乏將直接影響到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
這位從事了半輩子教育工作的全國人大代表告訴記者,語言仍是目前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主要障礙。
“我們牧民在‘馬背上’生活,觀念相對落後。新的種地、養殖等技術一時很難接受,需要技術人員、專家的指導。”全國人大代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瑪納斯縣包家店鎮馬家莊村婦代組組長楊琴提出,國家應進一步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技術和人才的幫扶力度。
“要重視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和雙語教育。”牛汝極代表説,“合格的教師是教學的首要保障。”
他認為,加強基礎教育,首先要加大對現有教師的培訓力度。同時,通過各種方式,加大與對口支援省市之間的交流學習,並建議國家出臺優惠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支援少數民族地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