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20億元清單能否換來清新—網民與代表委員談PM2.5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3月0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PM2.5被寫進《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全國將開展細顆粒物監測”的消息,像一針網絡清新劑注入各大論壇。

    廣大網民在擊節叫好的同時,關於它的細節追問似乎才剛剛開始:採購PM2.5監測儀器的龐大‘市場蛋糕’由誰享用?監測設備用進口的還是國産的?區域聯防聯治會否成為PM2.5“寫”上藍天的掣肘?對此,“中國網事”記者採訪了兩會代表委員和會外專家。

    採購鉅額PM2.5監測設備:進口還是國産?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2日表示,“十二五”期間,國內要建設近1500多個PM2.5監測點位,前期投入將超過20億元。

    “爐頭舌”等新華網網民發問:“20億元的市場訂單誰來搶?” “國産廠商的PM2.5監測儀器質量咋樣?”“究竟進口還是國産?”甚至不少網民建議:“一定得買進口的。”

    “外國的月亮不一定比中國的圓,有些國外儀器並不好使。”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説,“國外監測儀器各有缺陷,方法評價也需時間,難以在短期內得出一致結果。截至目前,尚無一種儀器能準確無誤地測定PM2.5濃度。”

    據一些從事環保工作的代表委員介紹,目前國際比較有名的PM2.5監測設備廠商主要有美國TFS(賽默飛世爾公司)、法國ESA(蘇氏環境公司)等。國內廠商分佈在京、冀、鄂、皖等地。“目前來看,非國産PM2.5監測設備的市場佔有率超過70%。”

    北京市環保局一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國家尚未出臺監測設備採購標準。“北京擬向美國購置相關儀器,初步預算約為4000萬元。”

    “PM2.5監測主要有‘稱重法’‘β射線法’‘光散射法’,需要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但不能全盤照搬。”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包景嶺説,監測方法不同、儀器不同都會造成數據相當大的差異。“在觀測、分析和治理技術等方面,政府應多加扶持,注意考慮民族儀器製造業的發展,讓我國的PM2.5監測和治理逐漸使用本土技術。”

    區域聯防聯治:切實可行還是紙上談兵?

    在一些高校的BBS論壇上,不少熱愛環保的學生發帖稱:“僅僅監測PM2.5能治本麼?再先進的儀器也改變不了塵土飛揚,關鍵得看如何治理!”

    包景嶺代表對此深表認同:“大氣污染是一個區域概念,拿京津冀來説,一個氣候條件控制下,肯定會互相影響。如果不實行區域聯防聯治,再怎麼監測空氣質量也白搭。”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環保局原局長陳萬志説,以北京為例,當前城市燃煤總量約2600萬噸,根據減排目標,2015年要控制在1500萬噸以內,北京在降,但周邊燃煤卻在升。

    “PM2.5粒徑小、傳播遠,周邊傳輸對大城市PM2.5的貢獻率最高。”從事水泥生産行業的全國人大代表裴春亮舉例説,津、冀地區聚集了大量水泥、鋼鐵、煉油、石化等高污染産業,區域燃煤總量一年超過3.5億噸,對北京的影響約佔PM2.5來源的24.5%。

    在“土木在線”等環保論壇上,網民普遍認為,要解決PM2.5背後的空氣質量問題,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

    “想實現這些目標,需要中央環保部門做好‘頂層設計’,讓這些區域的專家、院士、環保部門、基層治理工作者們平等地坐在一起,共同研究梳理、統籌考慮,制定出全局的解決方案,才能實現統一的區域環保目標。”包景嶺説。

    PM2.5新國標:與世界“高軌”相接有多難?

    吳曉青2日表示,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污染物控制項目實現了與國際接軌,但僅僅與世界“低軌”相接。新國標實施後,我國將有三分之二的城市達不到空氣質量的要求。

    “青山依舊在”等網民説:“中國的PM2.5裏到底有些啥成分?”“對人體傷害程度有多高?”“與世界‘高軌’相接到底有多難?”

    “這些問題仍待確定。只有分析清楚具體污染成分、分佈等,監測和治理才會更有成效。”陳萬志説,中國與美國的PM2.5情況並不相同,美國制定其PM2.5標準消耗10年時間,而我國的標準沿用了世界衛生組織的最寬泛值。“究竟科學與否,應讓科學院、大學等環保系統之外的第三方繼續觀測、分析研究,從人體健康的角度確定合理的基準值。”

    “就目前看,想和世界‘高軌’相接,難度相當大。”北京市環保局大氣環境管理處處長于建華説,以北京為例,自1998年至今,已先後關停搬遷首鋼、北京焦化廠、北京化工廠等200多家重污染企業。“該上的污染防控措施都上了,繼續加大措施的空間變小,也就意味著明顯改善的難度更大。”

    對此,不少網民表示寬容和理解。“FUSS鉛”在中國環保網論壇中發帖稱,在全國開展PM2.5監測已經邁出了重要一步。環境保護需要循序漸進,PM2.5寫進“國標”,最終要“寫”上藍天。

    “其實早在10年前,一些科研機構就已開始監測PM2.5,大體了解其濃度變化趨勢。”包景嶺建議,當前的關鍵,既非糾結于某一監測數據,亦非重金引進海外高級監測儀器,而應全力深入進行“成分研究”,特別是找到PM2.5內到底附著哪些有毒有害物質,並進行有針對性的源頭消減。(記者 張淼淼、周寧、朱薇、李江濤、秦亞洲、周蕊采寫)

 
 
 相關鏈結
· 上海PM2.5監測就緒 五月試運行六月形成系統布點
· 深圳將公佈PM2.5監測數據 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治
· 代表委員治污開藥方:外控PM2.5內防車內"毒氣"
· 50個城市已具備PM2.5和臭氧監測條件
· 環境保護部:56個城市具備PM2.5和臭氧監測條件
· 河北將在4月底前展開PM2.5監測推進城鎮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