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記者 常志鵬、程子龍)針對基礎教育的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及同一地區的校際差距,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繼紅小學校長尚慶蓮、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控江中學校長張群等呼籲,應採取建立生均經費最低標準、嚴格就近分片入學、優秀師資進行輪換等辦法予以解決。
尚慶蓮代表説,生均教育經費指數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研究教育與經濟關係的指標,我國對教育經費的投入比率總體上處於比較低的水平。
尚慶蓮代表介紹,我國教育投入佔國民生産總值的比重一直在較低水平徘徊,不僅低於發達國家水平,而且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於低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尤其是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生均教育經費嚴重不足。而不同地域間,由於地方財政收入差距,造成生均教育經費差距十分明顯,沿海南方城市生均教育經費約是中西部地區生均教育經費的4至5倍,有的中心城市甚至更多,這樣勢必造成優質教育資源在分配的起點上就嚴重不均衡,制約教育的均衡發展。所以有必要制定基礎教育生均經費的最低標準,保障欠發達地區、農村地區基礎教育經費水平。
張群委員説,引發小升初擇校問題的原因在於同一區域的學校教育水平不均衡。學校之間水平的均衡狀況,由學校師資整體水平和生源結構兩方面構成。所以為解決擇校問題,一是應大力均衡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師資,二是對於所有公辦學校堅決執行就近分片入學的原則,給予學生入學機會的公平和享受教育資源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