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互為機遇 共同繁榮——中國兩會議題影響世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0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 這是一個互鑒互動的時代,這是一個互利互惠的時代。

    2013,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一年。對中國具有特殊意義,也必將深刻影響世界。

    新起點,新局面,新氣象,新希望……

    中國兩會即將開幕。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中國議題蘊含前所未有的世界意義,世界的發展也以全新的方式影響著中國。在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為顯著特徵的世界大背景下,中國與世界在互鑒互動中互利互惠,在交流合作中共享繁榮。

    發展中國 助力全球

    中國發展與世界發展互為機遇。

    中國兩會將為中國今後一個時期發展作出部署,也將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新動力。

    “中國目前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是金融危機後全球經濟復蘇的一個‘火車頭’,”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羅迪如是説。

    十八大強調要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優化經濟結構中實現增長。中國經濟“健康發展”,必將更好地助力全球經濟增長。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中美問題專家李侃如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中國能否實現未來的昌盛,最重要因素就是它能否有效深化改革,讓經濟走上更加可持續道路。“如果中國經濟成功轉型,並且繼續帶來健康的增長,中國在亞洲和全球的角色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擴內需、調結構、推進城鎮化,是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哈薩克斯坦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拜納扎羅娃説:“中國經濟轉型有助於提高中國對外投資的質量,擴大內需、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有助於減少世界經濟發展的風險,會對世界經濟産生積極作用。”

    許多歐美專家對此表示認同。“在歐美經濟或停滯不前或深陷衰退之際,中國的經濟需求將支持全球增長,”加拿大亞太基金會首席執行官胡元豹説。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蘇布拉馬尼安建議,中國需繼續深化改革,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堅持經濟增長模式轉型的大方向,降低對出口和投資的依賴,加快服務業的發展。

    埃及前駐華大使阿拉姆説:“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整體,中國的成功也正來源於它的改革開放和積極吸取世界其他國家的經驗。我們相信中國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會施惠於人。”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很多國家都尋求和中國進行合作以及建立夥伴關係,中國可以在投資、技術、勞動力和發展經驗方面給予夥伴國大力幫助,實現互利共贏,”阿拉姆説。

    美國前財政部長魯賓告訴新華社記者,美國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利益密切攸關。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對於美國而言意味著巨大機遇,中國深化改革和加快城鎮化建設將為美國企業提供巨大的市場機會。

    美麗中國 點“靚”世界

    建設“美麗中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是中國確定的宏偉目標。

    十八大報告中“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永續發展”描繪了中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藍圖,也意味著中國將為保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今年兩會,將向世界表明中國致力於發展“綠色經濟”、建設“美麗中國”的決心,讓世界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國保護地球——這個人類共同家園的誠摯願望。

    “中國採取生態和經濟平衡政策,是對氣候保護、生態安全的巨大貢獻,世界都將獲益,”德國社民黨“基本價值委員會”副主席邁爾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

    誠然,“美麗中國”亦非朝夕之事,面臨重重考驗。

    海外專家表示,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是許多國家曾經或正在面臨的問題,中國提出在資源可持續、環境可承載的基礎上謀求發展是正確一步。

    德國杜伊斯堡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海貝勒指出,英國用了60年實現人均國民生産總值翻番,美國花了40年,而中國僅僅用了12年,在如此飛速發展進程中出現一些問題可以理解。

    美麗中國,世界願景。國際社會為中國建言獻策,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埃及《華夫脫報》前副主編阿德爾·薩布裏認為,中國最初能源技術落後,造成許多産業能耗高、能源利用率低,且污染嚴重,這是中國新一屆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凱利教授説,中國可以從60年前造成至少4000人死亡的倫敦毒霧事件中汲取教訓,通過立法治理污染。1952年12月毒霧事件後,英國頒布了《清潔空氣法案》,劃定“煙塵控制區”,區內禁止直接燃燒煤炭,並將倫敦所有燒煤的火電廠遷至別處。通過一系列措施,倫敦重現藍天白雲。立法去“毒霧”與中國提出的“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理念非常相似。

    美國洛杉磯經濟發展公司首席執行官阿倫則建議,中國應吸取美國等發達國家曾發生嚴重污染事件的教訓,借鑒這些國家在治理污染方面的經驗,利用“後發優勢”,避免西方國家走過的彎路。

    中國追求“美麗”,不僅是自身發展的需求,也為世界解決類似問題提供思路。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從追求經濟效率向追求生活質量變化的積極探索。中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將引領世界各國共同保護地球家園,努力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日本日中合作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長庚欣説。

    和平發展 造福世界

    中國弘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以更積極姿態參與國際事務,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馬來西亞前總理政治秘書胡逸山認為,中國正在走和平發展道路,將成為一個穩定、負責任的世界強國,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

    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上升,與國際社會互動頻繁,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對世界和中國自身意義非凡。

    “中國的重要性日益增長,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尊重,在全球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邁爾説。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季塔連科認為,中國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將大大促進建立公平公正的世界秩序,也將為中國的繁榮發展營造穩定的內部和外部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繁榮穩定是中國的機遇,中國發展也是世界的機遇。和平發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們能不能把世界的機遇轉變為中國的機遇,把中國的機遇轉變為世界的機遇,在中國與世界各國良性互動、互利共贏中開拓前進。

    國際輿論普遍認為,這表明中國將以更積極的姿態與世界良性互動、互利共贏,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努力為全球發展作出貢獻。

    印度共産黨(馬克思主義)中央書記處成員、中央委員會辦公廳主任辛格説,中國將繼續堅持和平發展道路,中國的和平發展對周邊國家是機遇,而非威脅。東盟秘書長黎良明表示,東盟渴望與中國加強合作。

    中國是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的積極建設者。實踐證明,中國謀求的發展,是和平的發展、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

    薩布裏認為,中國的誠意終會打動世界,中國也將通過共贏合作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

    薩布裏的話,在地中海彼岸的歐洲大陸也有“回聲”。德國聯邦議院聯盟黨議會黨團幹事長格倫德説,中國在朝核、伊核和利比亞等國際熱點問題上發揮的作用是積極正面的。過去幾年來,中國承擔了越來越多的國際責任。

    中國融入世界,世界擁抱中國。

    全球化的時代,是利益相互滲透、命運緊密相連的交融時代,是互鑒互動、合作發展的共贏時代。2013年的中國,處在一個邁向偉大復興的重要時刻。2013年的世界,將是一個更加互依互強的世界。中國議題成為世界坐標上的亮點,具有深刻的世界意義。(執筆記者:劉黎、商婧;參與記者:岳連國、應強、鄭斌、劉向、郭一娜、王雅晨、徐曉蕾、葉書宏、趙燕燕、王亞宏、樊宇、蔣旭峰)

 
 
 相關鏈結
· 兩會新華時評:別讓太多“秘密”屏蔽了信任
· 旅遊局積極答覆辦理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建議提案
· 公安部5年高質量辦結全國兩會建議提案2632件
· 兩會人物:“草根”代表路 “最美”中國夢
· 吹響實現"中國夢"的時代號角——從十八大到兩會
· 兩會:首批京外代表抵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