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 孫鐵翔、李雲路)“我是林毅夫,北大教授。就無黨派界別來講,我是一個‘新委員’,就參政議政來講,我應該算是一個‘老委員’。”這是再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的林毅夫在今年兩會上的開場白。
1988年,林毅夫成為全國政協委員,開始了他20多年的履職之路。
“剛剛參加政協工作時,中國改革開放已有十年,雖然那時候發展比較快,但我們的國民收入水平比世界最窮的非洲國家還低。”林毅夫説。
林毅夫記得,1987年他剛從美國拿到博士學位回國,當時國家對留學生有特殊政策,允許免稅帶回“八大件”電器,他選擇的是: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熱水器及四台電風扇,“準備家裏一個屋子放一台電風扇,當時確實沒有想到,有一天家裏的每一個房間、甚至辦公室都會有空調。”
那時,不僅林毅夫沒有想到25年後中國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外學術界、理論界甚至包括國內一些學者,對中國道路也很沒信心。後來林毅夫明白,“他們認為中國經濟會崩潰並不是因為想‘唱衰’中國,而是因為中國改革發展的道路與他們的理論模式不一樣。”
回顧過去25年,中國經濟不僅沒有崩潰,而且持續快速發展。林毅夫介紹,從1978年到1988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速度9%;從1988年至2012年,年均增長速度超過10%,其間還承受著很多挑戰:內部有“5·12”汶川特大地震、“非典”以及加入世貿組織,外部有東亞金融危機和世界金融危機。
“一方面是居安思危,另一方面是巨大挑戰。”林毅夫坦言,當前,中國在轉型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包括收入分配、腐敗、污染等,然而這些問題在其他國家同樣存在。“因此確實深刻地體會到,中國只能走自己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道路。”
“我預測:中國還有維持8%增長的潛力20年。如果把這8%潛力發揮出來,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人均國民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的目標,完全可以達到。”林毅夫説,如果到2020年發展能夠繼續,中國就會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談到作為政協委員未來5年的履職,林毅夫説:“我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夢’的實現,與大家同心協力,讓中國從1840年開始所追求的與世界強國並列的夢想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