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及解讀>>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我國糧食生産如何實現“九連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29日 09時28分   來源:國研室

    2012年全年全國糧食總産量達到58957萬噸,比上年增加1836萬噸,增長3.2%。其中,夏糧産量12995萬噸,比上年增長2.8%;早稻産量3329萬噸,增長1.6%;秋糧産量42633萬噸,增長3.5%。糧食生産呈現全面均衡增産的特點,面積、單産同步增産,夏糧、早稻、秋糧季季增産,玉米、小麥、水稻樣樣增産,東、中、西部全面增産。2012年全國糧食産量再次創出歷史新高,連續6年保持在1萬億斤以上,實現了罕見的“九連增”。特別是連續六年糧食産量超萬億斤,標誌著我國糧食生産能力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糧食連年增産不僅有效滿足了城鄉居民剛性增長的糧食需求,增加了種糧農民的現金收入,而且為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管理通脹預期、穩定物價總水平、夯實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國糧食生産在連續增産的高起點、高基數之上,在多種自然災害頻發多發重發的情況下,在生産成本上升和國際市場波動加劇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取得“九連增”的成績,是各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糧食生産穩定發展,得益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三農”工作領域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創新,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堅持把糧食安全作為國家安全基礎的戰略思維,得益於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的支持保護,得益於各級黨委政府特別是農業部門重農抓糧的紮實工作,得益於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業技術人員的不懈努力,得益於應對各類災害措施的及時有效,得益於各部門通力協作形成的強大合力,得益於億萬農民群眾的辛勤勞動。

    有力的政策支持是糧食連續增産的重要條件。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糧食和農業生産的發展,堅持把“三農”工作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別是2004年以來連續發佈“三農”工作的中央1號文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農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夯實糧食生産基礎設施,不斷提升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從2003年到2012年,中央財政“三農”投入由2144億元增長到12280億元,佔財政支出的比重由13.7%提高到19.2%,地方各級財政“三農”投入也大幅增長。10年間,中央財政累計安排“三農”支出約6萬億元,年均增幅超過20%。大幅度增加了農業科技投入,加強了農田水利、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生産的裝備水平大為提高。全國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4.5%,農田有效灌溉率超過50%,農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7%,主要糧食品種的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

    農民的生産積極性是糧食連續增産的根本基礎。我們高度重視調動和保護農民從事糧食生産的積極性,為保障種糧農民的合理收益,對小麥、稻穀等主要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並根據市場狀況不斷提高最低收購價。對玉米、大豆等採取臨時收儲政策,擴大了收購範圍,合理安排收購時間,促進了糧食市場穩定,保護了種糧農民利益。2012年,白小麥、紅小麥、混合小麥最低收購價每50公斤均達到102元,分別比2007年提高了41.7%、47.8%、47.8%;早秈稻、晚秈稻、粳稻分別達到120元、125元、140元,分別比2007年提高了66.7%、73.6%、86.7%。在對種糧農民給予直接補貼的同時,還實行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根據農資市場價格的變動情況對農業生産資料進行綜合補貼。中央財政安排的種糧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和農機購置補貼等4項補貼資金從2003年的3.3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1406億元。從2010年小麥弱苗施肥、玉米覆膜種植和水稻大棚育秧補貼開始,中央財政的農業補貼從“聯地補貼”向“聯技補貼”轉變,以期讓政策落點更精準,導向更明確。

    科技進步是糧食穩定增産的重要支撐。這些年來,我國農業發展已從過去主要依靠增加資源要素投入轉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的軌道。近十年,我國糧食增産因素中,大約70%來自單産的提高。2012年我國糧食畝産首次超過350公斤,當年單産對糧食增産的貢獻率達80.5%。近些年科技推廣的力度明顯加大,一批新的優良品種廣泛應用,一批有效的栽培技術得到採用,農業生産技術分區域、分作物的指導更加具體,科研機構與農業示範園區結對活動深入開展。特別是大規模開展糧食高産創建活動,大規模實施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測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動等,為農業科技推廣提供了平臺,集成推廣了一批穩産增産關鍵技術,促進農機農藝結合、良種良法配套,穩定增加了糧食産量。很多地方都探索總結出了一整套適應不同地區、不同作物、不同品種的增産技術體系。逐步探索出打通農技推廣“最後一公里”的推廣和服務模式,通過組織農技人員因時、因地、因人開展包村服務,讓農民用上更多的新技術、新成果。

    加強防災減災是糧食連續增産的有效措施。十年來,非典疫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公共衛生危機突如其來,汶川特大地震、玉樹強烈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乾旱洪澇颱風等自然災害接連發生,特別是部分地區發生的嚴重旱情和病蟲災害對農業生産構成嚴重威脅。防災抗災減災始終是我國糧食生産的重要任務。面對各種災害,各地和有關部門牢固樹立避災減災救災就是增産的理念,推進科學防災減災,努力做到防在災害前面、抗在關鍵時點、救在第一時間,逐步形成一套保障糧食穩定發展的防災減災機制。中央財政大面積集中實施農業防災減災穩産增産關鍵技術補助政策。比如,2012年2月,中央財政撥付10.4億元,對東北水稻大棚育秧、南方早稻集中育秧和冬小麥主産區實施“一噴三防”等防災減災穩産增産技術給予補助;4月初,中央財政再次撥付22.75億元,對東北地區抗旱“坐水種”、冬小麥主産區“一噴三防”、西南乾旱地區玉米覆膜、“稻稻油”三熟制油菜“一促四防”給予補助;8月份受異常氣候影響,東北、華北部分地區玉米粘蟲暴發,中央及時下撥防治資金,扶持各地購置大型噴藥機械和高效農藥,有效遏制蟲情的蔓延和危害,確保了玉米的豐産豐收。各地還合理調整農作物區域佈局,變對抗性種植為適應性種植,做到主動避災,同時加強對農業生産影響較大的旱澇、光溫災害、病蟲害等防範技術研究,加大了防災增産關鍵技術推廣,有效減少了災害損失。

    各方協同努力是糧食連續增産的重要條件。這些年來,從中央到各地廣泛動員、匯集力量,促進各類要素向糧食生産匯集,推動了各方面力量向糧食生産聚焦,初步形成了中央統籌、部門聯動、上下協同的抓糧工作新格局。每到重要農時、關鍵時刻,黨中央、國務院領導都親臨生産一線指導農業和糧食生産。2006年以來,國務院每年都召開全國春季和秋季農業生産現場會或工作會,部署安排農業生産各項工作。農業部門強化組織發動,強化信息預警,強化技術服務,強化督導檢查,在春耕、“三夏”、“三秋”等關鍵農時季節,廣泛開展科技大會戰和科技興糧活動,動員機關幹部、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生産一線開展工作督導和技術指導,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和諮詢服務。各個涉農部委積極配合,穩步推進糧食穩定發展。發展改革部門組織實施了千億斤糧食增産規劃,加強了對糧食市場的調控;水利部門加強灌區續建配套,實施節水增糧行動,打造更多旱澇保收農田;氣象部門全程提供農業氣象服務,及時發佈預警信息;科技部門組織科技工作者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公安、交通等部門開闢綠色通道,石油、電力部門全力保障油電供應,這些都為糧食連續增産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