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統計局創辦的中怡康統計機構公佈了10月中國彩電市場的最新市場情況:前5名全部是中國品牌,分別是海信、長虹、創維、TCL、康佳。
日前,國家統計局創辦的中怡康統計機構公佈了10月中國彩電市場的最新市場情況:中國品牌在零售量的佔有率達到87.27%,外資品牌只佔到12.73%;並且前5名全部是中國品牌,分別是海信、長虹、創維、TCL、康佳。
在高端電視格局中也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以液晶電視為例:中國品牌在零售量的佔有率達到80.39%,外資品牌只佔到19.61%;並且前5名也全部是中國品牌,分別是海信、TCL、廈華、創維、長虹。據累計報告來看,海信平板(含等離子、液晶)的銷量、銷售額已經連續14個月雙雙蟬聯所有品牌中的冠軍。
中國彩電市場10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銷售額佔有率,海信(12.60%)、創維(12.26%)、TCL(11.26%)分列行業前三位。中外品牌銷售量和銷售額的比較分別為4:1和2:1。從平板電視市場的變化更能説明問題,中外品牌銷售量和銷售額的比較分別為:2.7:1和1.5:1。海信、創維、長虹、TCL、康佳分別佔據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的前五位。而去年10月以前,夏普、松下分別佔據了中國液晶和等離子市場30%以上的市場份額。
中外彩電品牌在整體市場和高端彩電領域的變局實現了大逆轉,以彩電前五強都已經全部換成了中國面孔,並且中國面孔中以技術型的海信為首,這標誌著中國已經從“製造大國”成為“製造強國”的開始。
如果説,2004年是中國平板電視元年;那麼,2005年就是中國彩電的又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分水嶺,當年中國品牌打破國外品牌在中國市場上的壟斷局面靠得是規模和價格;今天中國企業打破了外資品牌壟斷的僵局依靠卻是高端、是技術。而形成這種格局突變的基因,正是由於中國品牌在技術積累、企業戰略定位、高端産品等整體素質的競爭能力。特別是平板時代的到來,以技術和速度的新基因將主導彩電業未來10年乃至更長的走勢,加快了中國品牌在全球彩電業市場地位變化的進程。
根據中怡康統計的數據得出勿庸置疑的一個結論:中國彩電業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在國內、國際市場上以海信為首的中國品牌表現出驚人的發展速度。
專家認為:海信等中國龍頭企業依靠多年的技術積累很好地把握住了産業升級的機會,帶領著中國彩電業實現了全面轉型,其重要意義比當年中國彩電業靠規模和價格一舉躍上世界彩電大國還要重要,因為它確保了中國彩電業今年十幾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健康發展。而以平板為契機,中外品牌的大戰正劍拔弩張。
選擇是艱難的。尤其是對於經過20年的市場拼殺才發展壯大的十幾家大型彩電企業更是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
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在2004年6月20日發佈了“Anyview全球平板戰略”,明確了海信今後的主攻方向,指出根據數字電視、平板電視的技術發展趨勢來看,全球平板的摩爾時代已經到來。
近三年的市場變化充分印證了這一點。2002年是平板啟蒙年,銷量為3.8萬台;2003年是平板元年,銷量為10萬台;2004年為40萬台;今年平板電視的普及年將突破200萬台。市場容量正以幾何級數的速度翻番增長。
海信快速轉型平板並指定出明確的發展目標,一是,2005年在中國平板電視市場上銷量位居第一;二是,到2007年成為國際平板電視市場的主流提供商。
海信的第一個目標已經提前實現,從2004年10月開始,海信已經連續14個月位居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的第一位,打破了外資品牌對中國高端市場的壟斷。
在國際市場上,中國的海信也屬於後來者,但它依靠在平板領域的搶先佔位不僅在中國市場上出盡了風頭,在歐洲、澳洲市場上,海信也成為了出口量最大的中國品牌,就連惠普也開始選擇海信為其代工生産平板電視;也正是由於這種平板優勢,海信已經連續四年保持了出口量100%以上的增幅。(記者 劉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