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鞋類生産和出口國,但2005年我國鞋出口頻繁遭遇反傾銷調查,鞋産品出口前景不容樂觀。據海關統計,2005年天津口岸出口鞋8300萬雙,價值3.16億美元,比上年分別增長9.6%和19.6%。出口量增幅比2004年下滑了6.3個百分點。主要出口市場為日本、美國和歐盟。
歐盟針對我國鞋類出口産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國産鞋類産品出口可能被徵臨時反傾銷稅。歐盟于2005年6月30日和7月7日對我勞保鞋和部分皮鞋進行了反傾銷立案調查。按照歐盟反傾銷法律規定,立案後最遲不超過9個月要進行初裁,因此在2006年4月6日前歐盟將會做出反傾銷案的初裁。如果歐盟成員國通過對中國鞋類産品徵收反傾銷稅的規定,中國出口歐洲的鞋類産品每雙的成本將被迫增加15英鎊。而歐盟進口商為規避可能在2006年初啟動的反傾銷稅,在2005年底前大量進口我國鞋類産品,以防反傾銷稅開徵造成經濟損失和本國鞋類産品的短缺。而由於我國出口鞋類産品數量的急劇增長,可能會進一步迫使歐委會提前徵收臨時反傾銷稅,從而使我國的製鞋産業雪上加霜。另據了解,在此次調查中我國企業應訴比例較低,而根據歐盟的反傾銷規定,沒有應訴的企業將被徵收極高的反傾銷稅,因此在反傾銷稅開徵後我國將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失去歐盟市場,製鞋行業將在市場的作用下面臨重新洗牌。
值得關注的是,意大利鞋業製造商協會指責我國製鞋商在生産過程中使用了鎳及其他有礙健康的有毒化學物質,意大利衛生部近日已針對來自我國的鞋類産品展開調查。近幾年來,意大利鞋産量逐漸萎縮,出口持續下降,意大利鞋匠將不景氣歸於我國鞋的大量出口。
來自其他國家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鞋出口的增長。目前越南等國家的鞋類製造行業在不斷成熟,而其低人力成本的優勢也逐漸顯現,鞋類産品的生産成本與我國相比存在明顯優勢,從而在國際市場上佔有越來越大的份額,不僅制約了我國鞋類商品的出口量,也在商品價格上給予我國製鞋企業很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