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企業>> 行業信息
 
一季度年全國鄉鎮企業經濟運行分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20日   來源:農業部網站

    今年一季度,全國鄉鎮企業全面貫徹中央1號文件和黨的十六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抓住服務“三農”,推進新農村建設這條主線,努力克服經濟運行中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衡較快增長,呈現了開局平穩發展的良好局面。

    一、基本情況和主要特點

    (一)主要指標平穩增長

    據農業部鄉鎮企業局調查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鄉鎮企業完成增加值14586億元,同比增長12.73%,其中工業增加值10218億元,同比增長12.85%;實現營業收入60592億元,同比增長12.79%;出口交貨值5552億元,同比增長17.67%;實現利潤3025億元,同比增長13.12%;上交稅金1236億元,同比增長13.44%;支付勞動者報酬3286億元,同比增長8.42%;農民人均從鄉鎮企業獲得工資性收入32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元,增長5.8%。

    (二)經濟運行質量進穩步提升

    一季度鄉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2.79%,高於增加值增幅0.06個百分點;利潤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3.12%,高於增加值增幅0.39個百分點;上交稅金比上年增長13.44%,高於增加值增幅0.71個百分點。工業産品銷售率達95.33%,同比提高0.08個百分點,産銷銜接良好。

    (三)企業不斷成長壯大,鄉鎮規模企業支撐作用明顯

    2006年底,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達到21.2萬家,比上年增加2.3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今年一季度累計實現增加值7235億元,同比增長15.13%,比全部工業增幅高2.28個百分點,佔鄉鎮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7.6%上升到70.8%。

    (四)産業結構調整健康推進,農産品加工業增速加快

    2006年涉農工業特別是農産品加工業發展加快,各地把加快發展農産品加工業作為調整鄉鎮企業結構的大方向,農産品加工業呈現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今年一季度鄉鎮企業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業(以農産品為原料)完成增加值1750億元,同比增長15.62%,佔規模以上鄉鎮工業的比重達24.20%,比上年提升0.2個百分點。農産品加工業已經成為鄉鎮工業的主要行業和重要增長點。

    (五)出口保持強勁增速,推動鄉鎮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一季度,鄉鎮企業出口交貨值5552億元,同比增長17.67%。出口的穩定增長,一方面表明鄉鎮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的能力在不斷增強,同時也説明鄉鎮企業産品的質量在不斷提高。

    二、鄉鎮企業快速平穩發展的主要原因

    (一)中央著力解決“三農”難題,推進農村建設的戰略決策,營造了發展鄉鎮企業的良好氛圍

    這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將“三農”問題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主題,人們對鄉鎮企業在解決“三農”和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認識明顯提高。此外,國家制定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鼓勵發展擴大就業和涉農産業,鼓勵支持個體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這些政策措施促進了經濟的結構調整和持續快速增長。全國鄉鎮企業科學發展意識和機遇競爭意識進一步增強,環渤海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區和珠三角經濟區的鄉鎮企業整體實力進一步提高;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經濟區域發展規劃的制定,給中西部地區鄉鎮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二)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化,激活了企業的內生動力

    我國經濟入世後市場化、國際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鄉鎮企業主動適應外部資源和市場約束增強、扶持政策減少的變化,積極推進産權制度改革,體制、機制創新日趨深化,鄉鎮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日漸增強。通過不斷探索,走出了依靠資源、盤活存量、突出特色、圍繞支柱産業做文章等發展鄉鎮企業之路。

    (三)固定資産投資和外貿出口的持續增長拉動了鄉鎮企業的發展

    前幾年一大批投資項目投産達産和2006年一批新建項目的建成投産,成為鄉鎮企業的新生力量,增強了鄉鎮企業發展後勁。15.9萬個出口企業的出口額持續穩定增長,一方面開拓了國際市場,同時也給鄉鎮企業創造了更為廣闊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四)區域佈局的優化和産業結構的調整帶動了鄉鎮企業的發展

    近幾年在鄉鎮企業專業村、産業鎮、工業園區發展的基礎上,以特色産業為主體,以骨幹企業為龍頭,與産業鏈相配套的大量中小企業不斷聚集,形成了一批極具地方特色和區域競爭優勢的産業集群。鄉鎮企業産業集群成為拉動鄉鎮企業增長的骨幹力量,同時帶動了小城鎮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加快農村城鎮化步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産業結構調整上,突出了農産品加工業、優勢資源的特色産業,傳統的優勢産業和勞動密集型産業,使鄉鎮企業在現代産業分工體系中找到了應有位置。

    (五)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推動了鄉鎮企業的發展

    全國各地結合鄉鎮企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普遍開展了以融資擔保、信用評價、人才培訓、信息網絡、創業輔導、行業協會為主要內容的服務體系建設,在緩解鄉鎮企業資金困難,增強信用意識,提高人員素質,維護合法權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有效地推動了鄉鎮企業的發展。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一)能源、土地等生産要素的瓶頸制約逐步加大

    煤電油運等要素緊張狀況當前仍然十分突出,工業用地成本、融資成本、用電成本及勞動力成本均呈上升之勢。

    (二)融資困難、資金緊張嚴重制約了農民自主創業和鄉鎮企業發展壯大

    隨著我國市場機制的逐步建立,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農民自主創辦企業的難度加大,再加上農村資金的逆向流動,支持農民自主創業的力度明顯不足。

    (三)鄉鎮工業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影響了鄉鎮企業産業結構的優化和內在素質的提升

    一是鄉鎮企業經營規模小,創新能力不強,經營管理粗放落後等結構性、素質性問題比較突出。二是鄉鎮企業出口産品以紡織品和輕工業品為主,容易受到反傾銷歧視、貿易壁壘等各種形式貿易摩擦的影響。

    (四)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粗放型經濟增長亟待改善

    目前,一些地區鄉鎮企業的經濟增長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依靠當地礦産資源支撐,靠擴大外延規模來拉動。在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大環境下,這種傳統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將越來越受到資源環境的制約。

    四、對策措施

    (一)以技術創新和藍色證書培訓為平臺,全面提升鄉鎮企業自身素質

    一是積極鼓勵鄉鎮企業自主創新。培養企業的自主核心技術,打造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知名品牌。

    二是努力搞好科企對接工作。通過開發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創辦高新技術産業。

    三是加大農産品加工技術推廣力度。啟動農産品加工技術創新工程,組織篩選農産品加工業的重大關鍵加工技術並進行聯合攻關,大力推廣應用成熟技術。

    四是紮實推進藍色證書培訓工程。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爭取讓更多的企業管理人員和職工接受培訓。

    (二)以發展産業集聚和循環經濟為平臺,全面促進鄉鎮企業結構調整

    一是大力推進企業集聚和産業集聚。在集聚中,培育和發展各地有特色的主導産業,鼓勵“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的産業格局,培育和認定一批成長型産業集群、農民就業基地和成長型鄉鎮企業,扶持龍頭企業做強做大,不斷增強集聚區的帶動和輻射能力。

    二是繼續加強東西合作。通過在吉林召開全國鄉鎮企業參與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經貿洽談會,在甘肅和河南分別召開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經貿洽談會,舉辦若干期西部鄉鎮企業人員培訓班,推動鄉鎮企業的東西合作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三是繼續鼓勵鄉鎮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進一步落實“走出去”戰略,組織企業家開展涉外培訓,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應對貿易爭端能力。

    (三)以建設服務體系和信息體系為平臺,全面提升鄉鎮企業服務能力

    一是加強鄉鎮企業信用擔保服務體系建設。積極落實鄉鎮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有關內容,組織鄉鎮企業信用評價與管理培訓,繼續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誠信守法鄉鎮企業創建活動。

    二是加強鄉鎮企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鄉鎮企業信息採集和發佈制度,借助中國鄉鎮企業信息網、中國農産品加工信息網、國際農産品加工信息跟蹤平臺和各地鄉鎮企業信息網的網絡優勢,為鄉鎮企業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服務。

    三是加強行業協會服務。積極鼓勵同類型的農産品加工企業組建專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積極發揮仲介組織作用,促進我國農産品加工業的行業管理和服務逐步規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