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羅庚,1910年出生於江蘇金壇縣,幼時愛動腦筋,因思考問題過於專心常被同伴們戲稱為“羅呆子”。進入金壇縣立初中後,其數學才能被老師王維克發現,並盡心盡力予以培養。初中畢業後,華羅庚曾入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就讀,因拿不出學費而中途退學,故一生只有初中畢業文憑。
此後,他開始頑強自學,每天達10個小時以上。他用5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傷寒病,靠新婚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卻落下左腿殘疾。20歲時,他以一篇論文轟動數學界,被清華大學請去工作。
從1931年起,華羅庚在清華大學邊工作邊學習,用一年半時間學完了數學系全部課程。他自學了英、法、德文,在國外雜誌上發表了三篇論文後,被破格任用為助教。1936年夏,華羅庚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兩年中發表了十多篇論文,引起國際數學界讚賞。1938年,華羅庚訪英回國,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授。在昆明郊外一間牛棚似的小閣樓裏,他艱難地寫出名著《堆壘素數論》。1946年,華羅庚應紐約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去美國講學,並於1948年被美國伊利諾依大學聘為終身教授。
1949年,華羅庚毅然放棄優裕生活攜全家返回祖國。1950年,他到達北京,隨後擔任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中科院數學所所長等職,還發現和培養了王元、陳景潤等數學人才。1956年,他著手籌建中科院計算數學研究所。1958年,他擔任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兼數學系主任。從1960年起,華羅庚開始在工農業生産中推廣統籌法和優選法,足跡遍及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經濟效益。1978年,他被任命為中科院副院長並於翌年入黨。
在生命的最後20年,華羅庚幾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推廣應用數學方法的工作之中,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國外院士,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陳嘉庚物質科學獎。
1985年,華羅庚在日本東京作學術報告時,因心臟病突發不幸逝世。
是第一、二、三、四、五、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同盟第二、三屆中央常委,第四、五屆中央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