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部流域生態與環境恢復水資源保障規劃——《海河流域生態與環境恢復水資源保障規劃》,于2005年7月19日在北京通過水利部審查。該規劃的編制是海委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可持續發展水利、當好流域河流生態代言人的重要舉措,為流域生態與環境修復提供了科學依據。
水利部劉寧總工程師出席審查會並講話。他指出,海河水利委員會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和水利部的指示精神,歷時三年,做了大量的調查和分析研究工作,在流域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部門和科研院校的配合下,抓住海河流域面臨的生態與環境嚴重惡化這個主要問題,克服了重重困難,提出了修復海河流域生態與環境的水資源保障規劃方案,對於指導海河流域生態與環境恢復,支撐流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將為海河流域水資源綜合規劃和流域"十一五"水利發展規劃編制奠定科學基礎。
劉寧對規劃成果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編制生態與環境恢復水資源保障規劃是一項具有開創性的工作。規劃明確提出了以七十年代流域生態狀況為參照目標的生態與環境修復思路,提出了在節水的基礎上實施外流域調水、做好生態供水配置規劃方案。規劃的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對全國七大流域的生態與環境修復工作具有示範作用。
水利部水規總院段紅東副院長主持審查會,並做總結講話。水規總院的審查意見指出,規劃對海河流域進行生態與環境治理,遏制生態與環境日趨惡化的狀況,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十分必要和緊迫的。審查意見同意規劃提出的指導思想和規劃原則;基本同意對河流、濕地、河口、地下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生態要素的演變分析和現狀評價結果;基本同意規劃提出的生態與環境恢復總目標和生態需水量、生態供水配置的計算方法;原則同意與生態與環境恢復相關工程的規劃內容。
審查意見同時指出,應注意生態與環境評價指標的協調,進一步分析生態需水量中各部分的重復關係,明確生態供水配置原則,應在流域水資源供需預測成果系統中,協調平衡生態與環境需水量,並統籌考慮"三水轉化"。鋻於規劃實施的複雜性,應根據需要與可能,分輕重緩急,突出重點、統籌安排。通過先行試點,積累經驗,再行推廣。同意近期開展以"二市二庫一山一湖一河"為重點的生態與環境保護以及修復示範工程。
海委戶作亮副主任代表海委對各級領導、專家、編制單位對規劃編制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説,編制海河流域生態與環境恢復水資源保障規劃對海委來説是一項全新的工作,編制工作困難很大,頭緒眾多,技術問題複雜。規劃編制過程中進行了多次專家諮詢和討論,並進行了多次修改,每次修改都是一個學習提高的過程,都有新的收穫。今天,規劃通過水利部的審查,是各位領導和專家、規劃編制單位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們將按照審查意見,儘快修改完善,上報水利部。
戶作亮副主任説,為了推動流域生態與環境修復工作,海委在編制規劃的同時,努力進行生態與環境修復的實踐,自2003年以來相繼組織開展了"引岳濟淀"恢復生態應急調水、南大港濕地補水實踐,北運河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前期工作以及生態與環境修復機制研究等工作。這些實踐活動也有力地促進了規劃的編制,使規劃成果更加反映流域生態與環境的實際情況。
《海河流域生態與環境恢復水資源保障規劃》是全國七大流域第一個組織開展並完成的生態恢復水資源保障規劃。該規劃全面系統地分析了流域生態與環境的演變過程,詳細調查和客觀評價了流域生態現狀,科學制定了流域生態與環境恢復目標和生態與環境需水量,提出相應的生態修復水資源配置方案及工程措施,為切實當好河流生態代言人,保護和修復流域生態與環境提供了依據。(海委水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