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2月27日從在京召開的全國農業工作會議農機專業會上獲悉:“十五”期間,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呈現速度、質量、效益同步增長的特點,農業機械化事業實現了四大突破,取得了許多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就,成為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
“十五”農業機械化發展主要呈現五大特點:一是農機裝備總量快速增長,裝備結構進一步優化,預計2005年底全國農機總動力達到6.8億千瓦,比“九五”期末增長30%;二是農機作業水平持續提高,農機化新技術推廣應用規模擴大,預計2005年全國機耕、機播、機收水平分別為50.7%、31.2%、22.7%,比“九五”期末分別提高3、5.5和4.4個百分點,預計全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36.5%,其中10個省(市、區)的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50%;三是農機經營服務領域不斷拓展,農機作業領域進一步由糧食作物向經濟作物,由大田向設施農業,由種植業向養殖業、農産品加工業全面發展,由産中向産前、産後延伸。據測算,五年來,參加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數量累計達到110多萬台,完成作業面積9.8億畝,增加作業收入和減少農民支出達到800多億元,而2005年農機化服務經營收入預計達到2570億元,比“九五”期末增加了30%;四是農機工業發展提速,産銷形勢好轉。據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初步測算,2005年農機工業總産值(不包括農用內燃機及配件)預計達到1300億元,比“九五”期末提高了近一倍,成為近兩年機械製造業中增長幅度最高的行業;五是農機化對外交流合作不斷增強,農機産品對外貿易進一步增長,2005年農機出口貿易達到20億美元,比“九五”期末翻了一番。
“十五”農業機械化事業實現的四個突破:一是法制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頒布實施,農機化法規體系基本形成;二是扶持政策取得重大突破,購機補貼項目上升為國家“兩減免三補貼”重要支農惠農政策,多元化農機投入機制逐步建立;三是水稻機插秧等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取得顯著進展,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推廣應用速度加快;四是農機服務市場化、社會化、産業化不斷創新,新型農機服務組織迅速發展,預計2005年各類農機專業服務組織、農機專業戶、農機戶總數達3300萬個,比“九五”期末增加了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