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充分利用大陸、台灣和香港地區(簡稱“兩岸三地”)在鎂合金研發與産業化方面的區域優勢,加強區域性合作,優勢互補,攜手推動“兩岸三地”鎂産業的健康、協調、有序的快速發展,國家科技攻關鎂合金管理辦公室于2001年發起召開了“兩岸三地”鎂合金開發工作會議,前三次會議分別已在深圳、香港和台灣舉行。今年是“十五”期間的最後一年,由重慶市科委承辦這一次具有承上起下作用的“兩岸三地”鎂合金工作會議,表明重慶已經在鎂合金應用開發與産業化方面佔有特殊重要地位。來自大陸、台灣和香港三方40多個鎂合金企業和研究機構代表共計60余人參加了會議。
在大會報告會上,科技部相關人員就“十五”期間科技部在推動“兩岸三地”鎂合金産業合作與交流方面的工作作了總結發言。大陸、香港和台灣三方分別就本地區在鎂合金研發及鎂産業發展方面的情況作了綜述報告,大會特邀了重慶市科委副主任潘復生作題為“重慶鎂合金研發與産業化進展”的綜述報告。繼綜述報告後,會議就鎂合金連續鑄軋技術、焊接技術、鎂合金零部件産品開發等幾個鎂合金研發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隨後,“兩岸三地”鎂合金工作組成員工作會召開,三方達成了2006年“兩岸三地”鎂合金開發應用的合作框架與工作協議。“兩岸三地”三方日趨緊密的交流與合作將進一步提升區域內鎂合金開發應用水平以及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考察了西南鋁業集團公司、重慶鎂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市鎂合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目睹重慶“十五”期間在鎂合金研發與産業化方面的取得顯著成效後,代表們紛紛感嘆重慶已經成為國內鎂合金研發及産業化的重要基地之一,基地內已聚集了一批知識、年齡結構合理的專業技術與管理人才,建立了從鎂合金産品開發到産業化的技術支持體系,基本形成了從鎂産品研發、生産到應用以及廢鎂回收再生的産業鏈條,初步顯現了鎂合金研發與産業化的集聚效應。代表們認為重慶已形成了發展鎂合金産業的良好環境和氛圍,部分代表在渝期間與重慶市相關單位的負責人進行了接觸與溝通,就今後在鎂産業發展方面的交流與合作進行了初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