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發展"高層論壇開幕式上的講話
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局長 李毅中
(2006年6月24日)
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安全發展”高層論壇的開幕式。首先,我代表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向大家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這次高層論壇的主旨是:認真學習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安全發展”指導原則,深刻領會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有關安全生産的重要講話;進一步理解安全發展的科學理念、基本方針、發展方向、奮鬥目標和政策措施,深入探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安全生産的規律特點和治本之策;交流各地各單位的經驗做法,推動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責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等要素到位,推進安全生産形勢進一步好轉。
安全生産事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事關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歷來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黨的安全生産工作的基本方針。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確立了“安全發展”的指導原則。去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加強安全生産工作遏制煤礦等重特大事故多發的斷然措施。國務院116次常務會議強調要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明確了12項治本之策。在國務院一月底召開的全國安全生産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提出了近期要重點抓好的10項工作。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向國內外昭示了中國政府搞好安全生産的堅強決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把安全生産列為專節,提出了兩項重要工作目標。
3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體學習會上,胡錦濤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系統、深刻精闢地闡述了安全生産工作的重要意義、方針原則和對策措施,對推動全國安全生産、實現“安全發展”有著重要現實意義和長遠戰略意義。
借論壇這個機會,結合學習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的重要講話,談幾點認識。
一、深刻領會“安全發展”的指導原則,把“安全發展”的科學理念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戰略,納入“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把安全發展作為一個重要理念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戰略,是我們黨對科學發展觀認識的深化。”安全發展體現了黨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反映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本質特徵。發展不能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更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和健康為代價。
“安全發展”的理念包含著深刻的內涵。經濟社會的發展必須以安全為基礎、前提和保障。國民經濟和區域經濟、各個行業和領域、各類生産經營單位的發展,都要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安全生産狀況持續改善、勞動者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得到切實保障的基礎上,做到安全生産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的同步規劃、同步部署、同步推進。安全生産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實需要。“以人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為本,只有從根本上改善安全狀況,大幅度減少各類生産安全事故對社會造成的創傷和震蕩,國家才能富強安寧,百姓才能平安幸福,社會才能和諧安定。加強安全生産應當作為和諧社會建設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貫徹安全發展的科學理念和指導原則,要融入國家、地方、部門和行業、企業的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規劃中,納入到“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在國家規劃指導下,安全生産“十一五”規劃、安全科技發展規劃、煤炭工業安全發展規劃等,都將陸續出臺。各地政府在制定地方發展規劃中,也要列出安全生産的內容、奮鬥目標和保障措施,要把已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的兩個安全生産指標即億元國內生産總值生産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5%,工礦商貿企業10萬從業人員生産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5%的目標分解落實,並結合實際,列出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百萬噸煤炭死亡率等控制指標。制定和實施安全規劃,創建本質安全型企業,建設安全保障型社會,實現“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目標。
二、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治理隱患、防範事故,標本兼治、重在治本
把“綜合治理”充實到安全生産方針當中,始於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建議》,並在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的講話中進一步明確。這一發展和完善,更好地反映了安全生産工作的規律特點。黨的安全生産方針是完整的統一體,堅持安全第一,必須以預防為主,實施綜合治理;只有認真治理隱患,有效防範事故,才能把“安全第一”落到實處。事故發生後組織開展搶險救災,依法追究責任,深刻吸取教訓,固然十分重要,但對於生命個體來説,傷亡一旦發生,就不再有改變的可能。事故源於隱患,防範事故的有效辦法,就是主動排查、綜合治理各類隱患,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不能等到付出了生命代價、有了血的教訓之後再去改進工作。
貫徹黨的安全生産方針,必須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治理隱患上來,要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當前以及今後一個時期,要把煤礦安全作為安全生産工作的重中之重,繼續打好瓦斯治理、整頓關閉兩個攻堅戰,下決心解決煤礦安全生産的“第一殺手”和“重災區”問題。其他事故多發、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工礦商貿、交通運輸等行業和領域,也都要針對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深入開展安全專項整治活動。
貫徹黨的安全生産方針,必須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安全生産是生産力發展水平和社會公共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造成目前重點行業領域重特大事故多發、安全生産形勢依然嚴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須堅持標本兼治,在採取斷然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同時,探尋和採取治本之策。綜合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從發展規劃、行業管理、安全投入、科技進步、經濟政策、教育培訓、安全立法、激勵約束、企業管理、監管體制、社會監督以及追究事故責任、查處違法違紀等方面著手,解決影響制約安全生産的歷史性、深層次問題,建立安全生産長效機制。
三、加強安全法制建設,實施依法治安,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産法治秩序
一是必須嚴刑厲法,重典治亂。目前我國安全生産領域的非法違法現象嚴重。一些業主無視法律,無視監管,無視生命,造成惡性事故,給人民生命財産帶來重大危害,性質十分惡劣。各地反映《刑法》第131-139條規定,安全事故責任刑罰最多判七年,執行中還可能減緩或保外,很難起到震懾作用。建議儘快修改,或者做出數罪並罰、加重處罰的司法解釋。此外,對不具備安全生産條件並導致事故發生的企業,《安全生産法》規定最高罰款20萬元,遠未使非法業主傷筋動骨,也難以起到懲一儆百的作用。去年出臺的《國務院關於預防煤礦生産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明確“沒收非法所得並處以1-5倍罰款”,大大加強了處罰力度。在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以及高檢、高法的支持下,目前《刑法》和《礦山安全法》、《煤炭法》等相關法律的修改以及司法解釋工作正在推進。
二是必須在法律的貫徹執行上動真從嚴。法之有威,在於“法之必行”。社會上對安全生産執法失之於寬,失之於軟的現象多有反映。要繼續下決心解決“執法不嚴、工作不實”問題。要敢於拿起法律這個武器,懲處非法違法行為,維護人民的利益、法律的尊嚴和政府的權威。嚴懲事故直接責任者,嚴肅查處事故背後的失職瀆職和權錢交易、官商勾結等腐敗行為。中紀委、高檢、高法、監察部、司法部、安監總局,將對最近兩年重特大事故處理的黨紀、政紀和刑事責任追究落實情況進行一次專項檢查,檢查結果要告知社會。
三是必須建立聯合執法機制,提高執法效率。建立黨委和政府統一領導、政府職能部門和公檢法、紀檢監察機關等共同參與的聯合執法機制,是增強執法合力的有效措施,是我國安全生産工作一個特色。在去年開始的煤礦整頓關閉工作中,五部委局聯合下發了《關於嚴厲打擊煤礦違法生産活動的通知》,探索建立了聯合執法工作制度。實踐表明,聯合執法符合國情和現階段行政、司法等資源配置現狀,可以有效打擊非法違法行為。
四、落實政府和企業兩個主體、兩個責任制,納入幹部政績、業績考核
政府是安全生産的監管主體,企業是安全生産的責任主體。安全生産工作必須建立、落實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和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制。
從政府的角度講,發展經濟是政績,安全生産也是政績。省、市、縣、鄉鎮各級政府主要領導是本行政區域內安全生産第一責任人,要把安全生産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建立健全各級領導安全生産責任制和安全生産控制考核指標體系,逐級抓好落實;重大隱患要胸中有數,重大問題要親自抓,確保一方平安。各級安全監管監察機構、行業管理等部門是政府監管主體的組成部分,必須認真貫徹各級黨委、政府安全生産工作部署,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廉潔執法,盡職盡責,任勞任怨,履行職責。
從企業的角度來説,直接掌握生産經營決策權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産第一責任人,必須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産負總責,自覺接受政府的依法監管、行業部門的有效指導和社會的廣泛監督。企業領導人和經營管理者要依法依規,保證安全投入,加強改進基礎管理,搞好教育培訓,排查和治理隱患;創建本質安全型企業,保障從業人員的生命安全。
要把安全規劃和控制考核指標落到實處。最近兩年實行的年度安全生産控制考核指標,對強化各級安全責任很有作用。這個指標的核心在於“控制”,實質在於防止和減少傷亡事故,堅決扭轉重特大事故多發的狀況。下達控制考核指標,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黨對安全生産工作的領導,主要體現在大政方針、法制建設、工作格局、運行機制、輿論導向、政治保證等方面。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明確支持兩個責任制的落實,納入政府政績、企業業績內容,作為評價使用幹部的重要依據,加強監督考核,建立激勵約束機制。
五、實施科技興安戰略,用科技創新引領和支撐安全發展
發達國家依靠科技進步,開展安全生産基礎理論研究、重大科研項目攻關、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控制重大災害、保障安全生産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我國在科技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和“十一五”規劃綱要中已把公共安全列為重點領域和重大專項。
一是加快安全科技重大項目、重點課題研究攻關。煤礦瓦斯重大事故防控、重大突發事件應急技術等重大研究項目,已經列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綱要。在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和特種工業設備重大事故災難的監測、預警、防治、應急救援技術,職業危害預防技術等方面,也要組織開展重點科技攻關。
二是研發集成先進技術裝備,為隱患治理和安全技術改造提供技術支撐。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建立安全技術示範工程,提升企業安全生産技術水平;研發、集成和推廣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材料,提高企業安全保障能力。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定期公佈危及安全的工藝設備的淘汰名單。
三是發展礦業等教育,化解安全專業人才危機。目前我國安全生産人才缺乏,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據對其中9所原煤炭院校統計,1999-2002年共畢業學生38000人,到煤炭行業就業的僅3538人,平均每年不到900人。教育部、發改委、財政部和安監總局正在採取擴大地礦類專業招生規模,實行對口專招、委託培養和獎學金制度等辦法。今年擬招礦山專業10700人,其中委託培養4300人。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合作,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積極發展和規範管理從事安全評價、檢測檢驗、安全諮詢以及職業教育、技術培訓等各類安全仲介服務機構。
六、強化經濟政策導向作用,增加安全投入
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高度重視以經濟手段管理經濟,實現源頭治本、政策治本。國家已經出臺或正在研究有關安全生産經濟政策,要積極推進,認真實施。
一是認真落實國務院明確的三項經濟政策。2004年《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産工作的決定》,確定了企業提取安全費用、提高事故傷亡賠償標準、實行安全生産風險抵押三項經濟政策。財政部、發改委和安監總局已經就煤礦、煙花爆竹企業安全費用提取和管理,煤礦安全生産風險抵押制度,出臺了實施辦法。其他高危行業的辦法也正在擬定。要加強對安全費用和抵押金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督,防止挪作他用。目前不少省區對事故死亡規定了不少於20萬元的賠償標準,得到社會支持。下一步要建立完善事故傷亡賠付法律制度。
二是抓緊礦産資源稅費改革。世界各國對礦産等不可再生資源收取較高的資源稅,並將稅率與探明可採儲量或價值、回採率、開采風險挂鉤,提高採礦業準入門檻。與國外相比,目前我國的礦産資源稅費徵收稅費率過低,不僅造成國家利益受損,而且導致産業進入門檻過低,亂採濫挖,資源浪費破壞嚴重,安全事故多發。實行以儲量為基數、與回採率等挂鉤的資源有償使用辦法,是一項重要的治本之策。
三是建立煤炭可持續發展的基金制度。要在煤炭生産成本中提取部分資金,包括徵收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由政府掌握解決企業無法解決的問題;提取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和煤礦轉産資金,由企業自提自用等。這樣使煤炭成本中包含了資源、安全、環保、轉産成本,促使成本合理化,抑制小煤礦的暴利。最近國務院已批准山西省開展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改革措施的試點,要積極推進,取得經驗。
四是發揮工傷保險的事故預防作用。所有企業必須為從業人員繳納“工傷保險”。要推進工傷保險的改革。應從工傷保險帳戶結余中按一定比例撥出費用,專項用於安全生産隱患整改和教育培訓等;採取工傷保險的差別費率和浮動費率機制,激勵企業增加安全生産投入。鼓勵、支持商業保險進入安全生産領域,推動礦山、化工和建築等高危行業加入意外傷害險,僱主責任險或其它財産險。此外還要制定最低工資標準,使人工成本合理化。
五是建立多元化的安全生産投入機制。針對國有重點煤礦安全欠賬較多的情況,2005年國務院用30億元國債資金扶持國有重點煤礦進行安全技術改造,今年的30億元扶持項目也正在落實。相對於接近600億元的欠賬而言,國家扶持資金畢竟是不夠的,主要依靠企業增加投入,提足用好安全費、維簡費、折舊費;地方政府也應投入相應配套資金。此外,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已公佈了《關於加快煤層氣抽採利用的若干意見》,鼓勵煤礦治理和利用煤礦瓦斯。
七、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提高全民安全素質,加強社會監督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産在意識形態領域和人們思想觀念上的綜合反映。對當前我國的安全文化建設,專家建議組織實施“全民安全素質工程”,做好四件事情:
一是宣傳普及安全法律和安全知識。倡導和樹立“以人為本”的安全價值觀,營造“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輿論氛圍,使社會公眾自覺遵法守法,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也不被別人傷害。今年六月份開展的“安全生産月”活動主題是“安全發展、國泰民安”。要把安全生産月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如開展安全諮詢日、安全發展論壇、安全文化下基層、安全生産萬里行、安全知識競賽、報告會等系列活動,堅持發揚下去。提高全民安全意識,動員全黨、全社會更加重視和支持安全生産工作。
二是強制性進行安全培訓和教育。企業必須按照《安全生産法》的要求,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産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高危行業從業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培訓和考核合格,並取得相應資格證書後,才能任職和上崗作業。把安全技能培訓納入農民工就業技能培訓的重要內容。安全教育要從青少年抓起,所有中小學都應開設公共安全知識課。
三是加強對安全生産的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建立強有力的輿論監督、社會監督機制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是對安全生産工作的有力支持和促進。媒體要宣傳安全生産可信可學的好典型、好經驗,揭露各種非法、違法行為,及時曝光重特大事故。各級政府要定期公佈安全生産重點工作進展情況,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對群眾舉報的重大隱患和事故要認真核查,屬實的要給予獎勵。要充分發揮工會等群眾團體的作用,各類所有制企業都必須建立健全工會組織,要組織職工群眾參與和監督企業安全生産工作,維護勞動者安全健康權益。
四是將安全生産納入“平安建設”。把安全文化落實到建設“平安社區”、“平安鄉鎮”、“平安企業”、“平安校園”等基層建設中來,落實到兩個文明建設中來。結合各個行業不同的特點,使各具特色的安全文化進社區、進工廠、進農村、進課堂、進家庭,進入構建和諧社會的基層組織。尤其是要推動企業採用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産長效機制。
各位來賓、同志們,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安全生産規模大,任務艱巨;我國又處在工業化和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過程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解決。再次感謝大家的光臨,希望大家利用這次論壇以及其他各種途徑,集思廣益,為安全生産獻計獻策,共同推進安全生産形勢的逐步好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