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收費義務教育轉向免費義務教育,由多渠道籌措義務教育經費到政府納入預算給予保障,一項惠及遼寧省廣大農民群眾的民生工程已拉開帷幕:
從今年起,遼寧省計劃用5年時間,逐步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的問題。
這次改革呈現出幾大亮點: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逐步提高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建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鞏固和完善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保障機制;設立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專項資金;確保各級政府應承擔的資金落實到位等。
有關專家指出,新機制的實施,對於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正,解決好“三農”問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現場:農村孩子學雜費全免啦!
6月21日,記者在瀋陽市東陵區深井子鎮中心小學採訪,三年級學生李睿寰興奮地對記者講,這學期開學他只交了17元錢,學雜費、教科書費全都免了。“學校老師替我們高興,爸爸媽媽也特別地高興。”説著李睿寰也咧開小嘴笑了。
“按照以往,包括學雜費、教科書費等,李睿寰這個學期得交250元左右的費用,但今年這些費用國家全給免了,這17元錢是班費和體檢費。” 東陵區深井子鎮中心小學徐老師向記者介紹。
李睿寰的家裏很困難,父親多年有病幹不了重體力活,媽媽在一家鞋廠幫忙做鞋,家裏還有年邁的爺爺奶奶。後來,鎮裏工商所與學校建立了幫扶關係,每年資助小睿寰上學。
免除學雜費,對於農村貧困學子來説,無疑雪中送炭。
“以前,媽媽為了給我攢學雜費,不僅拼命幹活,還省吃儉用,我就常常想,什麼時候上學不用交學雜費了,媽媽也可以鬆口氣了。沒想到現在這個想法真的變成了現實。”六年級學生王川激動地對記者説。
“按照國家新政策,一個學生一年上學費用省下來五六百元,對於農村家庭來説,是個不小的數目啊!”深井子鎮中心小學校長孫啟明無限感慨地説。
“新政策的實施,家長們都很高興,經濟負擔減輕了,精神負擔也減輕了,不用再為孩子的學雜費發愁了。”
“免除學雜費,學校、家長皆大歡喜。”孫啟明認為。
在他看來,學校更是這一政策的受益者,“這回學校也不用為收費犯愁了。減免的配套補助資金已經發下來了,學校的經費充足多了,我們可以把主要精力投到研究管理,提高辦學質量上來了。” 孫校長高興地説。
轉變:公共財政“護航”農村義務教育
“這些年來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非常重視。” 採訪中孫啟明深有感觸地説。他指著辦公桌上的液晶電腦,“教育經費逐年投入的增多使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不僅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也為老師創造了良好的教學環境。就説辦公用電腦吧,20年前甚至是5年前都是不敢想的。”
就在兩年前,深井子鎮中心小學還是一片低矮的平房,院內低窪不平,一下雨地面積水半米多,家長、老師得背著孩子進教室。但現在,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的教學大樓已拔地而起,1000余名學生徹底告別了危房,教室也實現了三新一亮:學生課桌椅新、黑板新、講桌新,室內寬敞明亮。
今年遼寧省實施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無疑又為農村義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這是繼全面取消農業稅之後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的重大舉措,使農村教育實現了由人民辦到政府辦的重大轉變。
根據國務院的部署,從2006年至2010年,國家將根據“明確各級責任、中央地方共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組織實施”的基本原則,按照“兩年實現、三年鞏固”的目標,逐步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按照國家要求,遼寧省應從2007年起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免學雜費政策。遼寧省結合實際,從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求出發,決定從2006年起提前一年實施改革,並確定了免雜費資金扣除中央補助後,由省財政負擔60%的原則。
“這真是一個惠澤百姓、福澤未來的好政策,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暖心工程。”孫啟明讚嘆道。
反響: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有了保障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不足曾經給學校教學帶來的困境,瀋陽市東陵區王濱中學校長郭斌有切身體會。
王濱鄉是東陵區的貧困地區,這裡的農民生活相對貧困,學校的辦學經費也是捉襟見肘。“我是1987年來到這個學校工作的,那時,學校的辦學條件很差,曾經有一段時間學校困難到買不起粉筆的程度。”
現在看來,這也許不可思議,但那確實是事實。
“你再看看現在,電腦、數碼相機都配備了,學校的辦學條件改善了,老師的幹勁也足了。”郭斌話鋒一轉。
“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意義重大,這是促進農村義務教育健康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能加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郭斌認為。
義縣教育局扶貧辦主任高曉超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説,義縣作為遼寧省貧困縣,多年來,“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不足與教育的發展”始終成為教育工作的主要矛盾,雖然縣委、縣政府不斷加大投入力度,但苦於義縣的辦學條件基礎差、底子薄,許多應當解決的問題均因經濟條件的限制而被放置一旁。實行“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以後,隨著“轉移支付”、“兩免一補”等資金的到位,隨著免除農村中小學生學雜費、“城內生均公用經費”和“學雜費全部用於學校公用經費”得到落實、“危改”等專項資金日益發揮的顯著作用,現在“政府對教育的投入與教育的發展”已降為次要矛盾,而“加強學校管理與促進教育發展”上升為主要矛盾。
據了解,該縣除加強學校編制管理和崗位設置管理、嚴把入口關,加強“兩個隊伍建設”外,還加強了學校的資金管理。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教育局成立了教育系統內部審計機構,並下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財務管理,實行內部審計的暫行辦法》。通過對預算的審核,確保資金用在當務之急上;通過對專項資金的檢查,使專項資金達到了專款專用的目的;通過實行內部審計,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也促進了學校的發展。
“中國的根本問題是農村問題,農村的最大問題是教育問題,教育的實質問題是體制問題。”今年兩會期間曾長期從事幼兒教育的遼寧省代表孫淑君提出儘快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在農村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是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問題的當務之急。
今年1月份,孫淑君代表曾對農村義務教育作過調查,結果發現:農村小學生佔全國小學生總數的75%,而教育經費僅佔48%;初中教育經費中,農村僅佔29%。教育資源的如此差距,直接導致了教育質量的差距。
農村義務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實施農村稅費改革以來,國家逐步將農村義務教育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遼寧省各級政府按照新增教育經費主要用於農村的要求,進一步加大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全面拓展保障範圍,成績顯著。但從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方面看,仍然存在各級政府投入責任不明確、經費供需矛盾突出、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和農民教育負擔有待進一步減輕等問題,必須從理順機制入手,通過深化改革從根本上加以解決。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遼寧省出臺了《關於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
《意見》提出,從2006年起,遼寧省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計劃用5年時間,全面落實政府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責任,建立各級政府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為加強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遼寧省政府成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領導小組,負責審定全省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年度目標、任務和實施計劃;統籌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各項資金,建立管理機制;研究決定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重大事項和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省財政、教育部門抽調力量組成,負責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各項工作的組織實施。省直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切實加強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的指導和協調。各市、縣(市、區)政府也將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及工作機構,確保各項改革政策貫徹落實到位。
解讀:新機制呈現幾大亮點
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
從2006年春季入學起,全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按照“一費制”標準全部免除學雜費。遼寧省今年還首次正式明確了補助寄宿生生活費資金的標準,即每生每年不低於300元,各市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提高補助標準。同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與當地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同步享受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提供教科書政策,經費由所在城市予以保障。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在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的,與所在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享受同等政策。
由於遼寧省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市間財力水平相差較大,為促進各市教育均衡發展,緩解財力相對薄弱地區的財政負擔,遼寧省財政依據各市不同的財力水平,按照人均財力越好、省補助系數越低、市負擔比例越高的基本原則,逐市制定了省市負擔方案。按此原則,瀋陽、鞍山、盤錦等市省補助比例為20%至40%之間;朝陽、阜新、鐵嶺等市省補助比例為70%至80%之間。
逐步提高公用經費保障水平
2006年,在免除學雜費的同時,先落實省制訂的“一費制”農村中小學預算內年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最低標準,即城鎮小學150元,農村小學130元、城鎮初中220元、農村初中170元。在此基礎上,為促進農村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07年和2008年兩年,按照中央統一部署,逐步提高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水平。2009年,中央將出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基準定額。遼寧省將按照2008年生均公用經費基本標準低於中央基準定額的差額部分,當年安排50%。2010年,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全部落實到位。
建立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
2001年以來,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遼寧省已經完成兩期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各級財政部門籌措資金18.6億元,完成了全省284萬平方米的D級危房改造,對於保障學校安全、改善辦學條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截止目前,全省仍有近40萬平方米的新增危房需要改造。
從2006年起,遼寧省開始建立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長效機制是指從2006年起,全省不再繼續實施大規模、集中突擊性的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而是每年由各級財政預算安排一塊專項資金,保證資金的穩定來源,將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納入經常性、制度性的軌道。省財政將根據各市校舍維修改造資金的安排情況、財力狀況、危改成效和佈局調整等指標,給予獎勵性補助的分配機制。校舍維修改造資金主要用於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公辦中小學的教學及教學輔助用房、行政辦公用房、生活服務用房等校捨得維修改造(重點用於D級危房),不得用於償還債務或挪作他用。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專項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封閉運行,集中支付。2006年,省、市、縣(市、區)統籌安排校舍維修改造資金,結合佈局調整和農村中小學九年一貫制(寄宿制)學校建設,重點解決域內現存D級危房,以後年度形成的危房納入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解決。
鞏固和完善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保障機制
遼寧省財政對各市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經費給予支持,同時加大對財力薄弱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進一步鞏固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一個統一、全額統籌”的縣統籌機制,確保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按照國家標準按時足額發放。
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
遼寧省教育行政部門制定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規劃,市、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依據培訓規劃,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和落實本轄區內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計劃。省財政設立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專項資金,用於省級骨幹教師培訓,對財力困難地區給予適當補助。市、縣(市、區)財政設立教師培訓專項資金,用於支持開展以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和師德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教師全員培訓和繼續教育。學校按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教師培訓費,用於教師按照學校年度培訓計劃參加培訓所承擔的費用支出。
確保各級政府應承擔的資金落實到位
各級政府要分項目、按比例及時足額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資金。遼寧省政府承擔全省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所需資金的主要部分,對財力相對困難的地區予以適當傾斜,並負責統籌落實省以下各級政府應承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資金。市以下各級政府要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努力籌集資金,安排新增財力,確保應承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落到實處。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後,按照農村義務教育“管理以縣為主”管理體制的要求,對農村中小學經費實行“校財局管”。同時,建立健全農村中小學校預算編制制度,農村中小學各項收支全部納入縣級財政預算,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匯總編制報同級財政部門,村小(教學點)由所在鄉鎮的中心學校統一編列。各級財政部門將根據農村中小學實際情況合理編制資金計劃,科學調度資金,根據預算執行進度將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撥付到農村中小學校,其中,校舍維修改造經費全部納入縣級財政統一管理,不得下撥至鄉鎮和學校。
決心:學校只能按“一費制”規定收費
按照遼寧省政府出臺的《關於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學雜費後,遼寧省將全面清理現行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收費政策,除暫時保留中小學住宿費外,其他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面取消。學校只能按“一費制”規定收取課本費、作業本費兩項代收費項目和寄宿生生活費。嚴格控制地方教材的科目和價格,教輔材料應由學生自願購買,學校不得強制統一購買。學校代學生購買課本、作業本,應據實結算,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回扣”和手續費。
同時,深化教師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全面實施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加強農村中小學編制管理,堅決清退不合格教職工。制訂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切實提高農村中小學師資水平和管理水平。推進城市、縣城教師和大學生到農村支教制度,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地做好選派工作。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快農村中小學課程改革。推行教科書政府採購,逐步建立教科書循環使用制度。建立以素質教育為宗旨的義務教育評價體系。促進教育公平,防止教育資源過度向少數學校集中。
構建有力的監督約束和激勵機制。遼寧省政府建立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目標責任制度和考核評估制度,並定期檢查各市、縣級政府農村義務教育經費落實情況。對資金落實到位和改革成效突出的地區給予表彰獎勵;對資金未落實到位或擠佔、挪用、截留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要相應扣減該市縣稅收返還或一般轉移支付資金,專項用於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並依法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各級政府在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安排和使用過程中,切實做到公開透明,把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責任與投入情況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報告,並向社會公佈,接受社會監督。各級財政、教育、物價、審計、監察等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安排使用、貧困學生界定、中小學收費等情況的監督檢查。通過齊抓共管,真正使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工作成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陽光工程。
專家:新舉措是農村義務教育發展思路的歷史性突破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的實施,將全面提升農村義務教育發展水平。採訪中一些農村中小學校長對記者説,孩子們上學不繳納雜費了,學校運轉有經費了,校舍維修有保障了,老師工資足額發放了,困擾農村學校多少年的難題都將解決,我們一定要珍惜這難得的機遇,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東北財經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院長、博士生導師呂煒指出,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改革,確立了保障農村義務教育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治本之策。可以預見,隨著這次改革決定的落實,當前制約農村義務教育發展的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將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城鄉之間義務教育發展水平的差距將進一步縮小,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公平將得到大力推進。一是因貧輟學的問題將得到根本解決,入學率將進一步提高。當然,學生輟學的原因很複雜,但因貧輟學是重要原因之一。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建立後,必定有大量複學回流的學生,農村義務教育將得到鞏固。二是辦學條件將會大大改善,農村中小學的面貌將會煥然一新。農村中小學廣大校長和教師,可以更加聚精會神搞好教育教學工作,學生們可以在安全整潔的教室裏上課。三是農村中小學的素質教育工作將得到加強。這次改革,落實了教師培訓經費,農村教師可以通過不同方式接受培訓,更新知識,激發農村義務教育的活力。新機制的建立,為高質量、高水平地普及和鞏固農村義務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將使農村義務教育在新的發展起點上闊步前進。(記者 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