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科技部等三部門發佈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規劃綱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5日   來源:科技部網站

    為充分發揮中醫藥的優勢和作用,加強中醫藥的繼承和創新,推進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科技部會同衛生部和中醫藥管理局于7月4日發佈了《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規劃綱要》,正式啟動“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該計劃是中國政府首次倡議制定的國際大科學工程研究計劃,致力於在世界範圍內構築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網絡,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的發展。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數千年與疾病進行鬥爭過程中積累的寶貴人類財富,是目前保存最完整、影響力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傳統醫藥體系。近年來,我國中醫藥現代化水平不斷得到提高。但是,中藥新産品少、産品科技含量低、中醫藥企業規模小、國際競爭力弱的局面,依然沒有明顯改觀。為解決這些問題,滿足人們對中醫藥不斷增長的需求,必須要調動和利用國際資源,開展水平高、帶動性強、能夠解決制約中醫藥發展關鍵問題的國際合作,把我國中醫藥領域的獨特優勢與當今世界先進科技結合起來,為大幅提升中醫藥的國際地位和競爭力,推動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提供技術和方法學的支撐。

    為推進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科技部以《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2006-2020)》為基礎制定了《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規劃綱要》,提出了堅持“原創性為根基,人類健康為本,傳承創新並重,合作互利共贏”的指導原則,推動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的深入開展,讓全人類共享中醫藥文明。

    —— 原創性為根基。以發揮傳統中醫藥的原創優勢作為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的成功之本,選擇我國中醫藥科技領域中優勢突出項目開展國際合作,以我為主引導國際傳統醫藥標準規範的制訂,增強我國中醫藥在全球傳統醫藥中的主導地位。

    —— 人類健康為本。將促進人民健康作為根本使命,將治療和預防危害人類健康的世界性重大疾病作為基本出發點,通過科技創新,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建立預防養生為主、防治結合的健康保障體系,引導世界醫療健康模式的轉變,為構建和諧社會、提高人類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撐。

    —— 傳承創新並重。在遵循中醫藥自身發展規律、繼承中醫藥理論與臨床實踐精髓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和手段,豐富發展中醫藥理論。堅持雙軌並重的推進策略,一方面傳承“醫藥結合”優良傳統,以現代科技手段提高傳統辨證施治的可靠性,以現代技術和工藝提高傳統中藥生産水平和藥品質量;另一方面運用生物技術和現代醫藥科技成果、現代化工藝和國際公認的標準規範,在傳統中藥基礎上研製創新藥物,加速現代醫藥産業發展。

    —— 合作互利共贏。根據世界各國特點和市場需求,在加大保護中醫藥知識産權的同時,尊重和保護國際合作中參與各方的經濟利益和知識産權,互惠互利,合作雙贏,讓世界共享中醫藥文明成果。

    《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規劃綱要》中提出,為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資源,解決中醫藥現代化的關鍵科技問題,促進以中醫藥為代表的世界傳統醫藥進入國際醫藥保健主流市場,由我國組織實施“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計劃”。

    該計劃的總體目標是通過國際合作,深化對中醫藥科學內涵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中醫藥理論,推動醫藥科學發展;提高中醫藥等傳統醫藥服務人類衛生健康能力,發展産業,促進中醫藥進入國際醫藥保健主流市場,有效降低維護人類衛生健康的社會經濟成本;促進中西醫藥體系互補和完善,形成新的醫療保健模式和服務體系;促進東西方文化交融,使具有現代人文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醫療康復保健理念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讓中醫藥造福于全人類的衛生健康事業。

    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計劃主要包括六項優先領域和重點內容。一是開展中醫藥防治重大疑難疾病、預防和養生保健臨床研究。開展神經精神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瘧疾、艾滋病等中醫藥防治的國際科技合作,研究針灸、推拿和氣功等中醫藥有效預防慢性病、亞健康狀態的方法和作用機理,不斷提高中醫藥預防疾病和養生保健水平。二是研究並促進開發符合國際市場需求的現代中藥産品。借鑒國際通行的醫藥標準規範,研發在防治現代人類難治病、疑難病方面有特色、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的中藥産品;有效引進、消化、吸收和集成國際先進技術和設備,形成具中藥生産特點、國際認可的現代中藥生産技術和方法;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在世界範圍內建立大型中醫藥研發、生産(種植)和銷售集團。三是加強中醫藥國際標準與規範研究。建立包括疾病診斷、治療方法、療效評價、藥理和安全評價、質量控制等在內的中醫藥醫療、教育、研發和生産的國際標準和規範,以及多語種的譯釋標準等;制定中醫藥國際註冊技術指南,建立中醫藥國際認證認可中心,逐步形成國際性的中醫藥監督管理及質量保障體系。四是構築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平臺。促進世界各國高等院校、研究機構、醫院、生産企業間專業知識和科技力量的聯合,建立有重要國際影響的雙邊或多邊中醫藥臨床研究中心、中藥安全評價中心、研發中心和聯合實驗室,聯合開展中醫藥臨床療效評價、作用機理、有效防治方法和新藥研究等。五是推進中醫藥知識的傳播。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模式的中醫藥國際傳播體系,出版發行有國際影響的中醫藥學術刊物;建立多語種的國際中醫藥信息區域中心,翻譯、編撰和出版中醫藥國際醫療、教育、宣傳教材,以及古典醫籍和現代研究成果的書籍;加強中醫藥科普教育和文化宣傳,支持世界各國和地區中醫藥協會與當地包括傳統醫藥協會在內的各種學術機構進行交流與合作。六是培養國際科技合作人才。培育具有新型知識結構的中醫藥醫療、教育、研發、生産、銷售和管理的人才隊伍,尤其是要為傳統醫藥人才缺乏的國家和地區培養本土化的高級人才,滿足當地發展傳統醫藥的需要。

    據悉,科技部今年將投入1億元,與國外聯合啟動該計劃首批50個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項目。這些項目以治療重大疾病的藥品研發為重點,包括治療瘧疾的青蒿素系列藥品、戒毒用中藥、治療腫瘤和防治艾滋病中藥的研發等。

    為了保障計劃的實施,科技部在組織管理上將採取以下具體措施:建立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計劃組織機構,成立國際理事會,啟動多邊合作機制;在全球範圍內聘請中醫藥及相關領域的著名專家,成立國際專家委員會,提出計劃的優先領域、重點內容和合作方式;設立專項基金,吸引外國政府研究資金、跨國企業資金投入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制定促進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政策;建立與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對話及合作機制。

    當前,國際社會已經意識到傳統醫藥,特別是中醫藥的健康觀念、醫療實踐的有效性與現代醫學的結合將可能為人類提供醫療衛生保健新模式。世界各國紛紛從法律、標準以及市場準入等方面加大了對傳統醫藥的支持。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數據表明,到2005年5月,75個國家已組建了有關天然藥物管理機構,51個國家制定了發展傳統醫學的國家政策,92個國家頒布了草藥産品註冊的法律法規。WHO強調傳統醫藥能夠在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方面發揮重大作用,在世界範圍內推進傳統醫藥與現代醫藥的結合。

    中醫藥的繼承、創新和國際科技合作已經進入了一個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新時期。專家認為,中醫藥學是最有望以我為主導取得原始創新突破、對世界科技和醫學發展産生重大影響的學科,中醫藥産業是我國具有原創性優勢和巨大發展潛力的戰略性産業,中醫藥等傳統醫藥將成為科技重大原始創新的源泉和基礎平臺。由我國倡導實施的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計劃對人類深化對自然和自身的認識以及生命科學的發展具有基礎性意義。它的實施必將促進中華文明對當今世界的積極貢獻,併為建設以知識為基礎的健康社會探索可行的現實路徑。

 
 
 相關鏈結
· 中國政府倡議制定的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計劃啟動
· 吉林加強中醫藥科研管理 編寫"手冊"舉辦培訓班
· 國家中醫藥局:中醫7項目進入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 發揮中醫藥在應急醫療救治和重大疾病預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