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我國建立區域新型節水高效種植模式並推廣應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24日   來源:科技部網站

    國家863計劃研究建立了科學合理的節水型種植結構評價指標體系,並通過評價指標體系優化得出多因素控制的我國“三北”不同區域節水型種植結構模式,提出了華北、東北、西北區域17種典型節水高效種植模式及其相應的技術規程,完成區域節水農業基礎數據庫。成果已在“三北”地區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在覆蓋面積達到40-50%左右,不降低總産水平的前提下可節水40-50億方;在相同水資源供應條件下,農業可多利用各種水資源55-65億方,增産食物70-80億公斤,經濟效益提高顯著。提出春玉米水肥高效利用的理想群體結構和冬小麥水肥高效利用的理想株型及其調控技術,選出較好的抗旱性和穩産性,具有較好的推廣前景的玉米品種。研究了噴灌施肥條件下均勻系數對土壤水氮空間分佈和淋失及産量的影響,提出了生育期噴灑水利用系數的概念及其估算方法。研究得出了不同作物(冬小麥、春玉米、旱稻、西紅柿和青椒)水肥高效利用聯合調控模型14個,主要作物農田水肥精量控制指標6項。擬定了15套主要作物節水節肥高産高效技術規程,提出了針對農牧交錯區、西北乾旱區、華北平原區等幾大地區7套保護性耕作操作技術規程。研製出適用於保護性耕作地塊的5種機具,其中三項已通過農業部鑒定,農業部農機鑒定總站對機具的分別命名為:1QJ—120型淺松機、2BMF—2玉米免耕播種機、2BMF—6穀物免耕施肥播種機。採用XML技術、NET技術、WEB service技術和Java技術等新技術,設計、開發了節水高效農作制度及技術規程優化與評估決策平臺,實現了軟體的平臺無關性,支持B/S計算模式,便於推廣應用,實現研究成果和信息資源的網絡化共享,提供了一系列規範化的決策評估方法,用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構建新的決策、評估與分析模型,針對特定需求,創建專門的實例化應用系統。平臺的開放性更好地適應了節水農業研究發展的需要,能夠借助互聯網,實現研究成果和農業知識的傳播,及其推廣應用。

 
 
 相關鏈結
· 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將實施六大戰略任務
· 我國科學家找到農林作物害蟲防治新方法
· 江西省農科院推廣一批早稻及旱作物新品種
· 農大校長陳章良就怎樣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步伐答問
· 袁隆平:以農業科技創新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農業科技入戶直通車正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希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