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在深圳作了一場題為“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學術報告。
他指出,要使經濟增長方式從投資拉動型向知識驅動型轉變,必須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促進高新技術産業取得新的跨越發展。尤其是深圳等高新技術産業比較集中的地區,更應如此。
路甬祥是在2006年第四期全國人大代表培訓班上作這場報告的。共有來自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70多名全國人大代表集中在深圳,就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展開學習研討。報告會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連寧主持。深圳市人大常委會領導莊禮祥、袁汝穩、張建國、邱玫、王新建、湯錦森、李華楠、袁慶文率領市人大常委會全體委員聽取了報告。
世界科技發展七大趨勢
“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相信,在今後二三十年,可能會發生與上世紀初物理學革命相當的新科學革命。”路甬祥提出了當前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七點主要趨勢,即:信息科技發展最為迅猛,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正醞釀一系列重大突破,物質科學煥發新的生機,資源環境科技更關注解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問題,能源科技在社會需求強烈拉動下快速發展,空間和海洋科技為人類開闢新的發展空間,數學在科學和技術發展中仍會發揮不可替代的基礎作用。
發達地區要起先行帶動作用
路甬祥説,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路徑表明,走勞動密集型、資源依賴型的發展模式或依賴外國資本和技術的發展模式,都無法實現追趕目標,只有依靠自主創新才能實現跨越發展、持續發展。我國的國情也決定,再也不能單純通過擴大投資、增加資源消耗和環境代價來保持經濟的粗放快速增長,我們必須立足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
如何使經濟增長方式從投資拉動型向知識驅動型轉變,路甬祥提出四個“必須”:必須依靠科技進步,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提升産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調整經濟和産業結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必須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促進高新技術産業取得新的跨越發展;必須加快發展以知識為基礎的現代服務業。
他認為,由於我國發達地區綜合經濟實力較強,高技術産業發展迅猛,信息化水平較高,對外交流合作頻繁等因素,使得這些地區可以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進程中起到先行帶動作用。
主張提早開放創業板或科技板
談到企業在自主創新過程中的作用時,路甬祥肯定我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已有所增強,但他認為我國的多數企業還難以擔當技術創新主體的重任,突出表現在重引進輕消化吸收再創新,關鍵技術自給率低,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還比較少。下一步必須為鼓勵企業的自主創新創造良好的市場、制度、法律和政策環境。要制定有利於企業加強研發投入的稅收激勵政策,建設支持自主創新的資本市場,建立促進自主創新的政府採購制度和技術進出口政策。
針對自主創新的資本市場問題,路甬祥表示,他積極主張提早開放、積極開放創業板或科技板,“有人認為現在還不成熟,不過我認為只有開放了才能成熟,才能發現問題並使之不斷完善,這對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和創業環境有積極好處。”
專利法和科技進步法將修改
為了從法律層面推動建設創新型國家,路甬祥透露,全國人大常委會準備在近期修改《科技進步法》和《專利法》。其中,《科技進步法》的修改在今年的人民代表大會上呼聲很高,目前有關方面已經基本完成修訂草案,在進一步調研和徵求意見後,準備年內提交人大常委會審議。對《專利法》的第三次修改目前也在著手進行,爭取明年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深圳新聞網-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