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商務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主要考慮是什麼?
《商務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是商務部在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後,編制的第一個中長期發展規劃,也是未來五年商務領域的總體發展規劃。
“十五”時期,我國國內貿易平穩增長,對外貿易快速發展,參與國際分工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取得新成就,在全球經貿格局中地位明顯提高,內外貿加快融合,商務管理體制逐步完善,我國商務事業的發展已經站在一個全新的起點上。但是也應該看到,商務發展面臨的外部形勢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也對商務事業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就商務事業本身來説,也還面臨許多亟待解決的深層次問題:一是立足擴大消費拉動經濟增長面臨著艱巨任務。二是國內外統一開放大市場的建設剛剛起步,特別是國內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亟待建立。三是産業、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與開放型經濟的抗風險能力不強。四是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的手段不多、層次不高,通過資本和國際化經營參與全球資源要素配置的能力不強,利用境外資金、技術、市場、人才提升産業層次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效應不夠顯著。五是對外開放的國內區域發展格局、外部市場格局不平衡,可持續發展面臨較大壓力。
根據形勢和要求的變化,“十一五”期間,商務事業需要創新發展思路,研究新的發展戰略,提出新的發展目標,邁向新的發展階段,以更好地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服務。除本《綱要》外,我部根據需要,還制定了《國內貿易“十一五”規劃》等十三個專項發展規劃。
二、請介紹一下“十一五”期間我國商務事業發展的總體思路?
“十一五”時期,商務發展要適應國際形勢新變化和國內發展新要求,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在國內貿易方面,要立足擴大消費,加快國內流通業發展,優化流通業結構,大力提升市場功能,著力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積極培育經濟增長的自主動力。在對外開放方面,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創新開放方式,全面提升對外開放的層次和水平,增強在擴大開放條件下促進自主發展的能力。要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著力提高利用外資質量,積極穩妥推進企業“走出去”,建立和諧的對外經濟關係。要合理調整商務發展的區域佈局,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形成大開放、大市場、大流通的商務發展新格局。
《綱要》還提出了“五個堅持”的總體要求:一是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二是堅持服務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高商務發展的綜合效益;三是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牢牢掌握對外開放主動權;四是堅持擴大國內消費,增強經濟的自主增長能力;五是堅持推進商務體制改革,建設完善的現代市場體系。
三、到“十一五”末期,我國商務領域將實現哪些主要發展目標?
“十一五”時期商務領域的主要發展目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基本形成統一開放的大市場。國內外兩個市場有機銜接、協調發展,經濟要素和商品流通基本實現跨地區、跨境自由流動,市場運行秩序明顯好轉,社會信用體系和國家知識産權保護體系基本形成。
第二,國內流通業實現快速發展。“十一五”期間,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實際增長11%以上,生産資料銷售額年均實際增長11%以上,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業增加值年均實際增長9%,現代流通方式在東部地區基本普及,現代流通體系初步形成。社會消費品零售品總額的增長目標,比“十五”目標快2個百分點,但與“十五”期間實際增長速度相當。生産資料銷售增長目標比“十五”期間年均實際增長15.5%低了4.5個百分點。主要是考慮到“十一五”期間我國工業的要素投入要從過去的以資本和物質為主向以技術和人力資源為主轉變,走資源節約型的發展模式,因此工業增長對原材料的投入依賴將有所降低。
第三,外貿增長方式實現重大轉變。2010年,進出口調控目標為23000億美元,年均增長10%左右,進出口實現基本平衡。出口結構和效益明顯改善,綜合競爭力明顯提高,自主增長能力明顯增強。“十一五”進出口增長目標低於“十五”年均增長24%的實際速度。主要基於以下幾點考慮:一是“十一五”期間外貿發展的主要任務是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而不是單純追求規模,過高的目標不利於營造注重增長質量的環境。二是歷史上支撐我國外貿高速增長的産業基礎,主要是通過承接國際製造業向我國轉移形成的以加工貿易為代表的外向型産業。經過十多年來持續大規模轉移,預計在“十一五”期間速度可能有所減緩。三是支撐外貿特別是出口高速增長的國際市場需求,經過過去幾年的較快增長,預計在未來面臨一個新的調整壓力。
第四,服務貿易力爭邁上新臺階。2010年服務進出口預期目標為4000億美元,年均增長20%。出口1900億美元,年均增長19%,出口結構明顯改善。進口2100億美元,年均增長21%。
第五,外商投資效益要有明顯的提高。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規模比“十五”期間有所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結構更加合理,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能力明顯增強。
第六,“走出去”要實現較快發展。5年累計,對外直接投資達到600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營業額分別達到1300億美元和250億美元,新派境外勞務人員達到150萬人次。
四、建立統一開放的大市場任務非常艱巨,商務部今後將從哪些方面入手,加以推動?
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大市場,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升市場資源配置能力和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內在要求。“十一五”期間,商務部將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推動:一是在空間上統籌市場佈局。合理利用外部市場,大力拓展國內市場,形成國內外市場有效銜接、企業自主選擇的市場格局。同時,要依據不同地區産業結構、流通成本和區位優勢,合理確定國內外市場佈局,統籌開發國內外兩種資源,協調利用國內外兩類資金。二是完善體制、法規和政策,充分發揮信息化手段的作用,消除各種市場壁壘,形成更加公平自由的市場環境。重點要消除地區間市場分割、行業壟斷行為。三是通過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全面提升市場開拓和市場競爭能力。力爭到2010年,50%以上的企業擁有自主品牌,15%以上出口企業擁有境外註冊商標,形成1000個中國知名品牌和20個國際知名品牌。四是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形成高效順暢的市場運行機制。一方面要發展和壯大仲介組織,增強規範市場運行的內生力量,另一方面,政府將建立規範的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實現市場進退的良性循環。五是建立國家知識産權保護體系,創造有利於自主創新的市場環境。
五、在國家的“十一五”規劃中,把大力發展服務業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作為服務業中份量最重的國內貿易和流通業,在“十一五”期間有什麼樣的發展思路?
流通業在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具有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是經濟活動中的“血液循環”系統。“十一五”期間,商務部將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大力推進流通現代化,提高流通效率,逐步形成方式先進、結構合理、發展協調、組織化程度較高的現代流通體系,以此帶動擴大國內市場空間和消費規模。一是要大力推廣連鎖經營,以此提高流通業的集約化、組織化水平。到2010年,連鎖企業消費品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力爭超過1/4。二是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重點建設現代物流和配送中心,以交通樞紐、中心城市和大型商品集散地為依託,建設若干輻射全國、連接國際市場的物流平臺和區域性物流中心。三是調整和優化百貨商場、批發、小型店舖等傳統流通業態,合理規劃和佈局城市商業網點。四是要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國內市場格局。完善以大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群市場佈局,建設5-10個全國性商業和貿易中心;形成一批特色突出、佈局合理、具有一定輻射力和影響力的區域性商品集散樞紐;依託小城鎮和新興市鎮,形成若干城鄉商品匯集與交流的集散中心。五是著力改善流通環境,帶動國內消費。我部將實施以“便利消費進社區、便民服務進家庭”為主題的“雙進”工程和以“提倡綠色消費,培育綠色市場,開闢綠色通道”為主要內容的“三綠工程”。到2010年,在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形成貼近居民生活、滿足居民的基本消費和服務需求、發揮社區綜合服務功能的密集型社區商業網點,培育500家通過綠色市場認證的農副産品市場,逐步形成有利於便利消費、安全消費、資源節約型消費和環境保護型消費的流通環境。六是要增強流通領域的控制力和競爭力。一方面通過實施“減債脫困工程”、扶持中小流通企業發展等措施,提高國內流通企業的競爭力。在“十一五”期間,要重點扶持20家左右擁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産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能力強、初步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流通企業。另一方面,要規範商業領域對外開放秩序,注重防範和化解流通業對外開放風險,保障國內企業在流通領域中的主導地位。
六、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重大戰略中,商務領域將有哪些具體的思路和措施?
長期以來,農村流通設施不足、流通方式落後、消費環境差的問題非常突出,既影響了農民收入的增長和農村經濟發展,也抑制了農村消費的啟動。因此,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符合我國農村實際的流通模式,形成城鄉之間消費品、農業生産資料和農産品雙向流通、高效順暢的流通網絡,從市場入手,來帶動農業生産和農民增收,是商務領域促進新農村建設的中心工作。今後,將重點圍繞“四個網絡”、“一個機制”建設,加快推進農村市場體系的建設。
一是構建農村消費品流通網絡。這主要解決的是“買難”的問題。重點是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即到“十一五”末期,力爭在全國85%以上的鄉鎮和65%以上的行政村,改造和建立標準化的“農家店”,基本形成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幹、村級店為基礎的農村消費經營網絡。二是構建農産品流通網絡。這主要解決的是“賣難”的問題。一方面,要在100個城市建立100個農産品直銷網絡,在每個省市重點支持5-10個大型農産品流通企業集團,促進農産品加工增值,更快、更好地進入零售終端。另一方面,推進重點農産品批發市場的標準化改造,培育 100個全國性和跨區域的大型標準化批發市場、2000個區域和地方性標準化批發市場,建設100家大型農産品物流配送中心,使其成為農産品流通的主渠道。三是構建農資流通網絡。發展農資連鎖經營,提高農資經營的組織化水平。四是構建農業國際市場網絡。發展外向型農業,擴大農産品出口,引導外資投向農業生産和農産品加工,推動農業領域的“走出去”,利用我種植技術優勢,開展境外農業經濟技術合作開發。五是建立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的長效機制。建設新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以信息化推動農村流通發展,促進農民購銷,為發展優質農業和訂單農業提供市場導向。建立4萬個農民流通合作組織,實施“農商對接”行動計劃,在農村培養現代商業人力資源,培育農村內生力量。
七、轉變我國外貿增長方式,有何總體考慮?
經過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貿易大國,貿易規模位居全球第三位。但是也應該看到,外貿粗放型的增長方式還沒有得到根本轉變,出口競爭主要還是依靠勞動力價格優勢,貿易利益與貿易規模不相稱,産品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弱,市場抗風險能力較低,綜合效益和增長質量依然不高。這種粗放型的增長方式,無論是國內資源環境還是國際市場發展空間,都難以長期支撐,必須調整發展戰略,創新發展思路。
總體思路是,在繼續保持外貿適度增長的基礎上,著力提高我國對外貿易的競爭力和綜合效益,加快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在增長目標上,要從規模速度型增長向質量效益型增長轉變。在競爭方式上,從低成本、低價格優勢向綜合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優勢轉變。在結構導向上,從重視出口創匯向進出口均衡發展、實現貿易平衡轉變。
八、具體來説,將重點從哪些環節推進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
第一,要以自主創新為核心,以品牌、技術和營銷為重點,實施提升出口競爭力戰略,打造新的核心競爭力,改變過度依賴低價格、低檔次的産品競爭方式。對傳統勞動密集型産品,重點要依託品牌戰略,提高市場競爭力和貿易價值。在市場營銷方面,由於我國出口一半以上是加工貿易,市場基礎不夠穩定,貿易利益也有限,必須要支持企業加快建立自主性國際營銷網絡,特別是大力扶持民營企業自主開拓國際市場,力爭到2010年,民營企業出口占總出口的比重由2005年的20%上升到35%以上。
第二,要全面提升貿易的綜合效益,這裡既包括經濟效益,也包括社會效益。在經濟效益方面,重點要增強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産品的貿易比較利益。在社會效益方面,要逐步在出口企業推行社會責任標準認證,制定行業準入標準,合理反映出口商品的勞動成本、環保成本和資源成本,減少粗放型出口企業的生存空間,使企業利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特別是要提高出口對增加農民工收入的貢獻度。
第三,要調整加工貿易的發展模式。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轉變佔外貿總額半壁江山的加工貿易的發展模式。近20多年來,加工貿易對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是吸收外資、擴大出口、增加就業的重要途徑。但隨著國內形勢和發展要求的變化,也需要與時俱進,對以往的發展模式進行逐步調整。在産業結構方面,要推動加工貿易産業鏈向上遊研發設計、中游集約發展、下游營銷服務延伸,提高我國産業在國際價值鏈中的地位,嚴格控制低層次加工貿易的發展規模。在技術輻射方面,要以增強自主創新為核心,鼓勵和引導加工貿易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和通過技術轉移等多種形式,逐步從代加工向代設計和自創品牌發展。在區域佈局上,要按照國家四類主體功能區的定位,引導加工貿易逐步向土地承載能力較強、勞動力充裕的中部地區轉移。在監管模式上,要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引導加工貿易企業逐步向實行封閉管理的特殊區域轉移。
第四,建立與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相適應的外貿調控機制。要構建質量效益導向的外貿考核體系和調控體系,對不同産品、不同行業、不同時期的外貿發展,實施有張有弛的政策調控和引導,圍繞外貿發展目標加大政策調整力度,增強對外貿發展的自主調控能力。
九、服務貿易在我國的五年規劃中,第一次做了重點闡述,有什麼考慮?
相比貨物貿易而言,服務貿易是更高層次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的方式,是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同貨物貿易相比,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明顯滯後。我國貨物貿易規模相當於美國的56%、德國的82%,日本的130%,而服務貿易規模只有美國的25%、德國的47%、日本的70%,全球排第八位。結構上也較為單一,傳統的旅遊和運輸服務貿易出口占55%。因此,擴大服務貿易規模,改善服務貿易結構,是我國新時期對外開放面臨的一個新課題。為此,商務部擬從制定服務貿易發展的專項規劃、研究制定促進政策、完善基礎體系、吸引國際服務業的轉移等方面,加快推動服務貿易的發展。
十、“十一五”期間,我國利用外資戰略有哪些變化?
服務和服從於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是利用外資的基本立足點。根據面臨的形勢、要求的發展變化,吸收外資要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自主創新為核心,在更高層次、更大範圍上發揮外資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效應。“十一五”期間,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戰略上的調整:一是要轉變觀念。從行政引資、追求外資規模,向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引資轉變,地方政府要淡化引資規模的考核,通過引入技術含量、國內配套比例、資源消耗、環境保護、新增就業等綜合指標,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吸收外資考核評價體系。二是調整方向。從過去注重以外資投入拉動經濟總量增長,向著重引進技術、管理、人才促進自主産業升級轉變,注重對引進技術的吸收、消化、融合和創新,提高利用外資促進自主創新的能力。三是優化結構。鼓勵引入技術輻射能力強、吸收就業能力強、資源節約型的外資企業,鼓勵外資投向農業、高技術産業、基礎設施、環保和服務業等産業,引導外資投向中西部地區,優先鼓勵外資與國內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開展合資合作。四是完善政策。逐步形成內外資企業政策一致、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進一步優化投資軟環境。五是加強監管。規範引資秩序,建立以國家産業安全為基礎的外商投資監測系統,規範外資並購行為,強化外資企業的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保障外資企業員工的權益。
十一、在推動“走出去”戰略方面,將有什麼新的舉措?
“走出去”戰略是新時期對外開放的重點戰略。推動企業“走出去”,有利於我國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開展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與“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相輔相成。與我國GDP佔全球4.4%、貿易佔6.5%相比,我國的對外投資(存量)僅佔全球的0.59%。總體看,我國“走出去”戰略還處於起步階段。
“十一五”期間,要力爭在實施“走出去”戰略中,邁出較大步伐,實現跨越式發展。第一,加快發展對外直接投資,深度開拓國際市場。通過在境外投資建廠,形成若干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産業鏈較為完整、關聯程度高、帶動和輻射能力強的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鼓勵企業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對外投資合作,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第二,推動企業在境外科技資源密集的國家和地區,設立研發中心和研髮型投資企業,充分利用全球科技、智力資源,提高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第三,鼓勵服務業“走出去”,開展工程承包、勞務、電訊、交通、技術服務等領域的國際合作。
十二、“十一五”期間,如何貫徹落實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實施互利共贏開放戰略,就是要在開展國際經濟合作中,實現與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在對外經濟技術合作過程中,既要堅決維護國家的核心利益,又要主動考慮和尊重別國的合理關切,拓展合作基礎,擴大共同利益,實現互利互惠、合作共贏和共同發展,與世界各國建立起更加和諧的對外經濟關係。對各主要大國,要努力尋求更多的利益匯合點和更寬的互利合作領域,加強在重大經濟事務中的磋商和對話,建立相互借重、合作共贏的大國經貿關係。對發展中國家,要充分考慮其發展利益,儘量錯開産業競爭層次,同時通過多種方式,幫助發展中國家建立完善的産業體系。要增加對不發達國家的無償援助,積極推動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促進其經濟社會發展。要實施進出口基本平衡的貿易政策,進一步擴大進口,與世界各國共同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
十三、在對外開放的區域佈局上,有何戰略考慮?
按照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以及區域協調發展的要求,對外開放在區域佈局上,要形成東中西互動、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優勢互補、協調合作的新格局。具體來説,就是要構建“三海三陸”的開放新格局。
“三海”是指通過20多年來的發展、已形成相當開放型經濟規模的珠三角、長三角地區,以及“十一五”期間以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為中心的環渤海地區等三個沿海開放帶。對於珠三角、長三角地區,今後的發展重點是要推動其對外開放的轉型升級,提升參與全球分工和競爭的層次,促進這兩個地區從國際加工裝配基地向自主性先進製造基地轉變,從製造中心向製造研發中心、服務貿易中心、物流中心轉變,實現開放型經濟的新跨越。
“三陸”是指東北、西南和西北等三個地區的沿邊、沿陸開放。同沿海開放相比,“三陸”開放將具有不同的模式和定位。第一,在開放的平臺上,“三海”借助的是其港口優勢、産業優勢和信息優勢,開放的通道是海路。“三陸”的開放更多的是借靠我與周邊國家的區域經濟合作平臺和沿邊區位優勢,開放的通道是陸路。西南開放主要以中國-東盟自貿區為平臺,西北地區的開放主要以上海合作組織為平臺,東北地區開放主要以我與俄、朝、韓、日等東北亞國家經濟合作為平臺。第二,在開放的方式上,“三海”地區主要以吸收海外資金、承接國際産業轉移、發展外向型加工製造業為主。“三陸”開放更多的是與周邊國家開展貿易、對外投資、資源開發、基礎設施、物流、信息資源和技術合作。第三,賦予的內涵有所不同,“三陸”開放與國家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緊密結合,還承擔富邊、安邊、睦鄰、富鄰的任務,要與周邊國家一道形成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國際走廊和國際經濟合作帶。第四,我們將研究探索切合“三陸”開放實際的新的政策措施。包括稅收政策、邊境貿易政策、邊境自由貿易區、經濟合作區、國際物流合作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