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黃委召開“數字黃河”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會議,全面總結5年來“數字黃河”工程建設的成就和經驗,明確目標,理清思路,推進“數字黃河”工程再上新臺階。李國英主任在會上作重要講話,廖義偉副主任作工作報告,副主任蘇茂林、工會主席郭國順、紀檢組長李春安出席會議,總工薛松貴主持會議。
“數字黃河”工程于2001年7月提出建設,《“數字黃河”工程規劃》作為我國第一個流域水利信息化規劃得到了水利部批復。5年來總投資約4億元,目前建成了以防汛減災、水量調度、水資源保護、水土保持、工程建設與管理、電子政務6大應用系統為主的“數字黃河”框架。
6大應用系統的建設,提高了治黃工作效率、快速反應能力和管理技術水平。防汛減災方面,建設了黃河小花間暴雨洪水預警預報系統、黃河下游工情險情會商系統、預報調度耦合系統、視頻會商系統和移動信息採集傳輸設備;水量調度方面,水調業務處理系統在水量調度綜合數據庫和枯水調度模型的支持下,可以迅速模擬優化調水方案,黃河下游引黃涵閘遠程監控系統成為水資源管理調度的有效手段,黑河水量調度管理系統也已建成;水質監測方面,通過已建成的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監控中心和部分幹流水質自動監測站,可以及時掌握黃河干流及主要支流、省界斷面的水質情況,為水質污染事件處理決策提供了綜合會商環境;水土保持監測方面,建設了水土保持監控中心、水土保持監測中心站、三個直屬分站、流域水土保持數據庫以及水土保持遙感調查、淤地壩設計和多沙粗沙區管理等相關應用系統;工程建設與管理方面,建設了黃河下游防洪工程維護管理系統和水利工程維修養護標準化模型,工程建設管理、招投標管理和水利工程交易在線服務系統成功應用;電子政務方面,黃委機關辦公自動化系統實現了17個委屬單位、黃委機關的互聯互通,黃河網、黃委檔案圖書管理信息系統正發揮著應有作用。
同時,“數字黃河”工程基礎設施初具規模,基本建成了國家水文數據庫和黃河基本河情、實時水雨情、黃河下游工情險情、黃河水土保持、水量調度、防洪工程等數據庫。由組織管理、標準規範、關鍵技術研究、建設環境與人才培養等組成的保障體系推動著“數字黃河”工程健康發展。“數字黃河”工程建設也帶動培養了黃委信息科技人才,“數字黃河”的品牌影響也日益擴大。
李國英主任在講話中強調,數學模擬系統建設是新時期“數字黃河”工程建設的最核心、最迫切任務。今後5年,要圍繞黃土高原土壤侵蝕模型、水庫調度模型、黃河下游河道水沙演進模型、河口模型、水質預警預報模型、寧蒙河段冰淩預報模型這6大模型系統建設,進一步開展基礎設施、應用服務平臺、應用系統和綜合決策會商平臺建設,打造精品“數字黃河”工程。
會議系統總結了5年來“數字黃河”工程建設與管理經驗,客觀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面臨的新形勢與任務,提出了今後5年的主要工作目標、任務,明確了相應的保障措施和要求。
會議以網絡視頻形式召開,除鄭州主會場外,還在蘭州、西安、濟南、東營等地設立了60個分會場, 2000多人分別在主會場、分會場參加了會議。(黃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