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沿海港口佈局規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
2006年9月
一、規劃背景和意義
我國現有沿海港口150余個(含長江南京及以下港口),2005年貨物吞吐量達33.8億噸,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沿海港口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有力地支撐了經濟、社會和貿易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綜合運輸網的完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20年來,沿海港口堅持統籌規劃、遠近結合、深水深用、合理開發的原則,整體上已初步形成了佈局合理、層次清晰、功能明確的港口佈局形態和圍繞煤炭、石油、礦石和集裝箱四大貨類的專業化運輸系統,對滿足國家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資運輸、支持國家外貿快速穩定發展、保障國家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沿海港口規劃、建設和運營狀況良好,總體上呈健康、平穩、持續發展態勢,在旺盛的運輸需求帶動下,貨物吞吐量特別是外貿、集裝箱吞吐量持續快速增長,港口建設步伐明顯加快,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局面形成,建設和經營步入隨市場需求變化而調整和發展的階段,港口呈現出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發展趨勢。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從國家發展戰略和全局考慮,進一步優化沿海港口佈局,合理有序開發和利用港口岸線資源,加強國家對港口規劃和建設的管理,保障國家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有必要編制全國沿海佈局規劃。
--從國家經濟社會和貿易發展的需要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港口不僅在數量上,而且在質量、效益、集約化、競爭力等方面要滿足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能源、原材料、産成品和人員運輸的巨大需求,迫切需要按照合理的沿海港口佈局規劃加快建設。
--從國家經濟安全、增強綜合國力的需要看,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我國對石油、天然氣、原材料等重要物資對外依存度的增加,港口設施作為外貿物資進口的接卸點、中轉或儲備基地,其對國家經濟安全的作用更顯重要。國際航運船舶大型化、專業化、運輸組織聯盟化的趨勢日益增強,要在激烈的國際航運市場競爭中提升我國航運業的競爭能力和經濟安全保障,必須儘快完善港口佈局。
--從國家綜合運輸網發展的需要看,港口是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節點,沿海港口佈局規劃將保障其與其他各種運輸方式在能力、網絡、佈局等方面的協調、銜接,促進綜合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
--從岸線資源合理利用看,制定國家層次的沿海港口佈局規劃有利於加強港口規劃和建設的宏觀管理,合理利用和有序開發有限的海岸線資源,指導各地編制港口規劃,防止或避免出現港口盲目建設。
全國沿海港口佈局規劃由交通部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組織編制,在以往港口規劃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總結了多年來我國沿海港口發展的經驗和規律,借鑒了國外港口發展的理念,開展了全國沿海港口吞吐量發展水平預測、國際航運市場分析、全國沿海港口主樞紐論證、環渤海地區沿海港口佈局規劃、長江三角洲地區沿海港口佈局規劃、珠江三角洲地區沿海港口佈局規劃、全國集裝箱運輸系統沿海港口佈局規劃、全國煤炭運輸系統沿海港口佈局規劃、全國外貿進口原油運輸系統沿海港口佈局規劃、全國外貿進口鐵礦石運輸系統沿海港口佈局規劃等10項專題論證,並廣泛聽取沿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以及國家有關部門和專家的意見,經認真研究、充分協調,對規劃進行了修改和完善。2006年8月16日,國務院審議並通過《全國沿海港口佈局規劃》,標誌著中國沿海港口建設與發展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二、全國沿海港口佈局規劃方案
全國沿海港口佈局規劃是沿海港口的空間分佈規劃,也是最高層面的港口規劃,主要是根據沿海各區域港口的基本條件、區域經濟發展和産業佈局的狀況及需要,並根據相關行業的發展規劃,在現有港口佈局的基礎上,研究和確定沿海港口的合理分佈,引導港口協調發展。作為國家級沿海港口的佈局,服務於國家經濟安全、社會進步、貿易發展、結構調整以及國防建設,體現國家發展現代化港口和綜合運輸的意志,並通過港口佈局規劃來指導各省和具體港口的發展規劃,合理利用和保護港口岸線資源,通過港口的集約化發展來提高港口資源的利用率,為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水路交通保障。
全國沿海港口佈局的具體方案是:
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及特點、區域內港口現狀及港口間運輸關係和主要貨類運輸的經濟合理性,將全國沿海港口劃分為環渤海、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個港口群體,強化群體內綜合性、大型港口的主體作用,形成煤炭、石油、鐵礦石、集裝箱、糧食、商品汽車、陸島滾裝和旅客運輸等8個運輸系統的佈局。
1.環渤海地區港口群體
環渤海地區港口群體由遼寧、津冀和山東沿海港口群組成,服務於我國北方沿海和內陸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
遼寧沿海港口群以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和營口港為主,包括丹東、錦州等港口組成,主要服務於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部地區。遼寧沿海以大連、營口港為主佈局大型、專業化的石油(特別是原油及其儲備)、液化天然氣、鐵礦石和糧食等大宗散貨的中轉儲運設施,相應佈局錦州等港口;以大連港為主佈局集裝箱幹線港,相應佈局營口、錦州、丹東等支線或喂給港口;以大連港為主佈局陸島滾裝、旅客運輸、商品汽車中轉儲運等設施。
津冀沿海港口群以天津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秦皇島港為主,包括唐山、黃驊等港口組成,主要服務於京津、華北及其西向延伸的部分地區。津冀沿海港口以秦皇島、天津、黃驊、唐山等港口為主佈局專業化煤炭裝船港;以秦皇島、天津、唐山等港口為主佈局大型、專業化的石油(特別是原油及其儲備)、天然氣、鐵礦石和糧食等大宗散貨的中轉儲運設施;以天津港為主佈局集裝箱幹線港,相應佈局秦皇島、黃驊、唐山港等支線或喂給港口;以天津港為主佈局旅客運輸及商品汽車中轉儲運等設施。
山東沿海港口群以青島、煙臺、日照港為主及威海等港口組成,主要服務於山東半島及其西向延伸的部分地區。山東沿海以青島、日照港為主佈局專業化煤炭裝船港,相應佈局煙臺等港口;以青島、日照、煙臺港為主佈局大型、專業化的石油(特別是原油及其儲備)、天然氣、鐵礦石和糧食等大宗散貨的中轉儲運設施,相應佈局威海等港口;以青島港為主佈局集裝箱幹線港,相應佈局煙臺、日照、威海等支線或喂給港口;以青島、煙臺、威海港為主佈局陸島滾裝、旅客運輸設施。
2.長江三角洲地區港口群體
長江三角洲地區港口群依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以上海、寧波、連雲港港為主,充分發揮舟山、溫州、南京、鎮江、南通、蘇州等沿海和長江下游港口的作用,服務於長江三角洲以及長江沿線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長江三角洲地區港口群集裝箱運輸佈局以上海、寧波、蘇州港為幹線港,包括南京、南通、鎮江等長江下游港口共同組成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集裝箱運輸系統,相應佈局連雲港、嘉興、溫州、台州等支線和喂給港口;進口石油、天然氣接卸中轉儲運系統以上海、南通、寧波、舟山港為主,相應佈局南京等港口;進口鐵礦石中轉運輸系統以寧波、舟山、連雲港港為主,相應佈局上海、蘇州、南通、鎮江、南京等港口;煤炭接卸及轉運系統以連雲港為主佈局煤炭裝船港和由該地區公用碼頭、能源等企業自用碼頭共同組成;糧食中轉儲運系統以上海、南通、連雲港、舟山和嘉興等港口組成;以上海、南京等港口佈局商品汽車運輸系統,以寧波、舟山、溫州等港口為主佈局陸島滾裝運輸系統;以上海港為主佈局國內、外旅客中轉及郵輪運輸設施。根據地區經濟發展需要,在連雲港港適當佈局進口原油接卸設施。
3.東南沿海地區港口群體
東南沿海地區港口群以廈門、福州港為主,包括泉州、莆田、漳州等港口組成,服務於福建省和江西等內陸省份部分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對臺"三通"的需要。
福建沿海地區港口群煤炭專業化接卸設施佈局以沿海大型電廠建設為主;進口石油、天然氣接卸儲運系統以泉州港為主;集裝箱運輸系統佈局以廈門港為幹線港,相應佈局福州、泉州、莆田、漳州等支線港;糧食中轉儲運設施佈局由福州、廈門和莆田等港口組成;佈局寧德、福州、廈門、泉州、莆田、漳州等港口的陸島滾裝運輸系統;以廈門港為主佈局國內、外旅客中轉運輸設施。
4.珠江三角洲地區港口群體
珠江三角洲地區港口群由粵東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港口組成。該地區港口群依託香港經濟、貿易、金融、信息和國際航運中心的優勢,在鞏固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的同時,以廣州、深圳、珠海、汕頭港為主,相應發展汕尾、惠州、虎門、茂名、陽江等港口,服務於華南、西南部分地區,加強廣東省和內陸地區與港澳地區的交流。
該地區煤炭接卸及轉運系統由廣州等港口的公用碼頭和電力企業自用碼頭共同組成;集裝箱運輸系統以深圳、廣州港為幹線港,汕頭、惠州、虎門、珠海、中山、陽江、茂名等為支線或喂給港組成;進口石油、天然氣接卸中轉儲運系統由廣州、深圳、珠海、惠州、茂名、虎門港等港口組成;進口鐵礦石中轉運輸系統以廣州、珠海港為主;以廣州、深圳港等其他港口組成的糧食中轉儲運系統;以廣州港為主佈局商品汽車運輸系統;以深圳、廣州、珠海等港口為主佈局國內、外旅客中轉及郵輪運輸設施。
5.西南沿海地區港口群體
西南沿海地區港口群由粵西、廣西沿海和海南省的港口組成。該地區港口的佈局以湛江、防城、海口港為主,相應發展北海、欽州、洋浦、八所、三亞等港口,服務於西部地區開發,為海南省擴大與島外的物資交流提供運輸保障。
該地區港口集裝箱運輸系統佈局以湛江、防城、海口及北海、欽州、洋浦、三亞等港口組成集裝箱支線或喂給港;進口石油、天然氣中轉儲運系統由湛江、海口、洋浦、廣西沿海等港口組成;進出口礦石中轉運輸系統由湛江、防城和八所等港口組成;由湛江、防城等港口組成的糧食中轉儲運系統;以湛江、海口、三亞等港口為主佈局國內、外旅客中轉及郵輪運輸設施。
三、實施效果
全國沿海港口佈局規劃實施後,在區域分佈上將形成環渤海、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5個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港口群體。港口群內起重要作用的綜合性、大型港口的主體地位更加突出,增強為腹地經濟服務的能力。港口群內部和港口群之間港口分工合理、優勢互補、相互協作、競爭有序。
在主要貨類的運輸上,將形成系統配套、能力充分、物流成本低的8大運輸系統:
--由北方沿海的秦皇島港、唐山港(含曹妃甸港區)、天津港、黃驊港、青島港、日照港、連雲港港等7大裝船港,華東、華南等沿海地區電力企業的專用卸船碼頭和公用卸船設施組成的煤炭運輸系統。
--依託石化企業布點,專業化的、以20-30萬噸級為主導的石油卸船碼頭和中、小型油氣中轉碼頭相匹配的石油運輸系統。
--臨近鋼鐵企業布點,專業化的、以20-30萬噸級為主導的鐵礦石卸船泊位和二程接卸、中轉設施匹配的鐵礦石運輸系統。
--以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寧波、蘇州、廈門、深圳、廣州等9大幹線港為主,相應發展沿海支線和喂給港的集裝箱運輸系統。
--與國家糧食流通、儲備、物流通道配套的,專業化運營、集約化的糧食運輸系統。
--依託汽車産業佈局和內、外貿汽車進、出口口岸,專業化、便捷的商品汽車運輸及物流系統。
--在滿足島嶼出行要求的前提下,適應沿海島嶼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陸島滾裝運輸系統。
--以人為本、安全、舒適、便捷的旅客運輸系統。
全國沿海港口佈局規劃在方案和效果上總體上貫徹了適應經濟、區域協調、突出重點、綜合運輸、資源節約的佈局原則和思路,形成的5大港口群體能基本適應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及現代化建設的要求,突出了港口群內綜合性、大型港口的重點作用,採用系統化佈局理念形成的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8大運輸系統,也是銜接和促進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發展和完善的重要體現,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效益優先的港口發展方向將引領港口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港口可持續發展。佈局方案還為港口發展留有一定的空間,可以適應國家生産力和結構進一步調整的需要。
在全國沿海港口佈局規劃指導下,沿海港口將逐步形成佈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明確、節約資源、安全環保、便捷高效、銜接協調、市場有序的水路客、貨運輸系統,輻射、服務面覆蓋全國範圍,明顯提升我國沿海港口的綜合競爭力,基本適應國家經濟、社會、貿易、國防等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