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關關員從電腦中發現郵寄包裹中的可疑物品。
一名天津海關關員正在鑒別恐龍蛋化石的真偽。
今年以來,天津海關駐郵局辦事處通過日常監管,先後在郵寄出境的包裹中發現多枚恐龍蛋化石。截止目前,在出境郵遞物品中共發現疑似恐龍蛋化石28枚,其中經文物鑒定部門認定確為恐龍蛋化石真品的11枚,其他疑似品還在進一步的鑒定之中。
從目前天津口岸發現的這些恐龍蛋化石及其高倣真贗品的情況來看,寄件人在郵寄時填寫的申報品名都很模糊,多申報為“工藝品”、“原石”等名稱,通常一次郵寄多個包裹分別寄往不同國家或同一國家的不同收件人。
以6月份查獲的物品為例:海關監管人員在出境普通郵包中發現一個包裹內有橢圓形和長圓紡錘形石頭狀物體,申報為“原石”,寄往日本。經進一步查驗發現這些物體大多為單體一枚,少數為兩枚或三枚連體,共計18枚,通過外觀辨認和對品名、目的國等申報信息的風險分析,初步懷疑其為恐龍蛋化石。後經文物管理部門鑒定,確定其多為晚侏羅紀時期和晚白堊紀的恐龍蛋化石。另在快件現場出境郵包中,海關監管人員查驗發現有兩個郵包為本市同一寄件人,均寄往美國,但收件人不相同,存在較大疑點,經進一步核查發現包裹內各裝有橢圓形物品一個,從外觀上看與以往查獲的恐龍蛋化石極為相似,隨即將其交文物鑒定部門鑒定,結果認定其為距今約1.2億年左右的晚侏羅紀時期的恐龍蛋化石。時隔兩個星期,海關查驗人員又在寄往日本的快件內發現8枚疑似恐龍蛋化石,目前正在文管部門鑒定中。
郵運因其具有件數多,郵寄量大,監管量大,且收寄件人隱蔽的特點,成為不少不法分子眼中的“安全渠道”。不法分子一方面存在郵寄物品易於“矇混過關”的僥倖心理,另一方面也覺得更易將自己隱藏起來,躲過法律制裁。據天津海關人員介紹,從查獲的案例看來,郵遞此類物品的寄件人對海關進出境管理規定及郵運特點非常了解,故而將所寄物品模糊申報,以期逃過海關監管,並且使用假姓名、假地址郵寄,企圖躲過法律追究。
針對上述情況,天津海關表示將增強風險意識,注意總結查驗中遇到的有疑點的情況,加大對出口郵件的查驗力度,堅持“存疑不放,重點必驗”,把好郵檢國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