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部在四川省甘孜和青海省玉樹兩個藏族自治州投資870萬元實施的太陽能溫暖工程項目全面完成。兩州11個縣88個鄉(鎮)372個村的22800戶牧民每戶安裝了一台太陽灶,實現了一戶一灶,可為牧民年節約勞動力成本1368萬元。這是農業部2006年為農民辦的15件實事之一。
農業部在藏區實施的太陽能溫暖工程項目,開創了兩省在藏區大規模實施太陽灶項目的先例,示範效應非常大。項目下達後,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縣、鄉、村、戶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同時,項目縣紮實開展太陽灶安裝使用技術培訓工作,參加技術培訓的業務骨幹分為4-5個組,每個組負責2-3個鄉(鎮),具體承擔安裝、調試及管理、維護等培訓工作。
太陽能溫暖工程項目的實施,使項目區的農村能源結構得到了改善。項目的實施,進一步改善了農牧民的生活環境,提高了生活質量,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據有關部門測算,每台太陽灶年可節柴約1000公斤,22800台太陽灶,合計可節柴2280萬公斤,相當於1.14萬畝林地的薪柴蓄積量。如果日照充足,5公斤水用太陽灶可在15-18分鐘內燒開,特別是在大雪封山時,太陽灶成了救命灶,農牧民可就地取雪燒水、煮飯。
除此項目外,農業部還為100個無電村每村配置一套包括太陽能光伏電池、彩色電視機、VCD 機、衛星電視接受機和科普讀物光盤等在內的太陽能光伏科技書屋,解決了不通電的偏遠地區農牧民長期看電視以及獲取知識和信息困難等問題。
太陽能溫暖工程投資不大、入戶率高、見效快,是直接為藏區農牧民謀利益的實事和好事,對四川甘孜州和青海玉樹州這樣的邊遠地區來講,是新農村建設工作的良好切入點和重要載體,通過項目的實施,密切了黨和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對維護民族安定團結,實現藏區社會和諧發展,具有良好的社會效果。
據了解,農業部爭取明年再安排投資,進一步在四川、青海、甘肅、雲南藏區擴大實施太陽能溫暖工程;針對藏區農牧民使用老式藏爐,費柴、費力、費錢且污染環境的實際,加大配套使用新型的生物質爐,將一戶一灶,進一步擴大為一爐一灶(生物質爐、太陽能灶);同時,繼續在不通電的偏遠農村推廣建設太陽能光伏科技書屋,解決偏遠山村無法看電視的問題。(農民日報 寧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