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錢送物不如送個好幹部”,這是當前一些欠發達地區老百姓發自內心的感慨。
為了推動區域共同發展,江蘇省委連續幾年精心挑選了一批蘇南和省級機關優秀幹部到蘇北等地區擔當重任。這些來自異鄉的幹部在新崗位上兢兢業業、施展才幹。他們有的千方百計引進大項目,推動一方經濟的振興,有的大刀闊斧推進改革,解決老百姓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有的大力整治治安狀況,維護一方平安,使得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新氣象、新風貌,為區域共同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
新思想、新理念讓蘇北發展提速
現任徐州市委常委、新沂市委書記的周玉龍,是江蘇南北交流幹部第一人。剛到新沂,他就以一系列不同尋常的“動作”讓新沂上上下下耳目一新:所有聯絡方式向企業老闆公開、直通本人不許秘書轉接;企業老闆可以隨時隨地見書記,而政府幹部要預約;調整招商引資考核,企業投産後不能正常生産的,全額加倍倒扣任務,企業追加投資的,加倍計算……
也正是這些帶著濃濃蘇南風格的舉措,讓新沂在短短3年間脫胎換骨:工業固定資産3年投入111.5億,工業用電量3年增加214%;企業總數2006年比2003年增加了165%;就業工資水平3年翻一番。
現任灌雲縣委書記唐鐵飛的“強行入軌”理論,則讓灌雲摘下了“全省財政最窮縣”的帽子。2006年1月以來,唐鐵飛把幹部“趕”出去招商,尋找發展項目,讓他們經風雨、見世面。唐鐵飛告訴記者,“灌雲基礎薄弱,多數幹部缺乏現代經濟管理的觀念和能力,不少人對怎麼談判都一無所知。但280多個幹部出去跑了一年下來,現在隨便拉上一個,對招商引資都能説得頭頭是道。”2006年,灌雲縣新開工2000萬以上工業項目215個,60%以上是招商幹部的功勞。
幹部交流為南北合作搭橋
江蘇的幹部交流,既有省市縣的上下聯動,又有蘇南蘇中蘇北的多向互動,也有三支隊伍的有序流動。其中,南北、上下的交流,搭建了省級機關、省屬企事業單位與市縣之間聯絡的橋梁,也讓南北區域之間走向合作共贏。
蘇州宿遷工業園的聯建就是通過幹部交流帶動南北挂鉤合作的一次有益探索。2006年12月11日,蘇州工業園管委會、規劃、國土、招商、財政、勞動保障、開發等部門的12名骨幹,“組團”交流到宿遷,以蘇州的智力來運作蘇州宿遷開發區,將為宿遷勞動力轉移、人才培養、招商引資、外經外貿及社會事業建設等拓展新的空間。現任蘇州宿遷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的沈小鷹非常看好蘇宿工業園的發展前景,他説,蘇州工業園區在國內外享有盛名,蘇宿工業園將來的成就、效果一定不能給蘇州工業園這個品牌“抹黑”。目前,嚴格按照先規劃後開發的原則,蘇宿工業園正加班加點地進行道路、供電、供水、排污、環保等各個專項規劃。
交流到蘇北的幹部,把在蘇南招商引資的好經驗、好作風也移植到了蘇北,帶去了豐富的發展資源。
2006年9月底,名列全球三大電子製造服務業(EMS)廠商之一的鴻海集團屬下的高科技企業——富士康科技集團與淮安經濟開發區正式簽約,富士康將用5年時間在淮安建成富康工業城,總投資將達25億美元,這也是蘇北目前吸引的最大一筆外資。
富士康的成功落戶,淮安市委常委、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高雪坤功不可沒。為了招來富士康,他一有機會就與富士康的高層溝通,光向總裁郭臺銘介紹淮安投資環境的私人書信就寫了6封。
用新思路為振興蘇北辟新途
見多識廣的交流幹部們,運用開闊的眼光發掘蘇北發展的內生動力,充分開發蘇北各類豐富資源,為蘇北發展開闢了新路。
2005年,蔣國星從句容來到徐州市睢寧縣任職。睢寧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深深吸引了他。睢寧還是國家文化部唯一命名的“中國兒童畫之鄉”,蔣國星感到,如果能把這裡的文化內涵好好挖掘出來,把睢寧的文化品牌打造成文化産業,一定能助推睢寧經濟的提速。2005年,睢寧專門制定規劃,要把睢寧打造成東方兒童畫之都和世界兒童畫中心。
“以畫為媒,招商會友”。2005年、2006年,睢寧連續舉辦兩屆兒童畫藝術節暨經貿洽談會,吸引眾多海內外客商投資興業,僅2006年就簽約82個項目,投資總額達25億元。2006年,睢寧兒童畫正式成為“國賓禮品”,目前已有200多幅睢寧兒童畫隨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贈送給外國友人。文化産業的發展讓睢寧這個貧困的蘇北小縣從此走上了世界大舞臺。如今,以兒童畫為代表的文化産業已經成為睢寧最亮麗的一張名片。
像蔣國星一樣獨具慧眼併為一方發展打開新思路的交流幹部不在少數。在淮安市委常委、漣水縣委書記李衛平眼裏,漣水和其他蘇北縣區一樣,存在著經濟總量小等共性問題,但是在教育、人才、生態等方面又有獨特優勢。立足縣情,他提出的招商引資和全民創業的經濟建設思路,“規劃不省錢、建設不費錢”的城鄉建設思路,“樹正氣、壓邪氣”的社會發展思路等,都深得百姓認可。
鹽城市濱海縣委書記王斌履新後進行了深入調研,認為濱海港是江蘇沿海唯一可建10萬噸級以上的深水大港,沿海開發是拉動濱海跨越發展最重要的增長極。結合省把濱海港開發列入“十一五”發展規劃時機,濱海全力搞好港口開發前期準備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已經引進上海、浙江、蘇南等地單個規模在2000萬元以上的産業轉移項目近百個,總投資近38億元。(記者 葛和新 徐承德 李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