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一盤棋的經濟發展大局中,上海按照中央部署,承擔了對口支援新疆阿克蘇,西藏日喀則,雲南普洱、紅河、文山、迪慶,重慶萬州和湖北宜昌等8個地區,幫助當地人民脫貧致富、促進地方建設全面發展的重大任務。
在採訪中,記者欣喜地發現,經過了十幾年的對口支援,這些地區的城鄉面貌和機制理念正在發生著顯著變化,並開始步入更高層次發展的新階段;而與此同時,上海也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努力提高服務中西部地區的能力,不斷開闊著自身的胸襟。
記者選擇雲南文山自治州為樣本,觀察對口支援為當地帶來的深刻變化。
項目:因地制宜打造産業鏈
到崗才一個月,上海第六批援滇幹部聯絡組組長、雲南文山自治州州長助理李華忠已經跑遍了州裏8個縣。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個村莊,家家戶戶都在熱火朝天地蓋新房。
“以前,由於發展不起來,當地許多百姓住的還是解放前的房子。如今農家增收了,第一件事就是蓋新房,有人稱這股‘蓋房大潮’為‘第二次解放’。”李華忠説。
上海對口支援雲南十一年來,使受援地區30多萬人實現溫飽安居,並輻射帶動周邊70多萬人擺脫貧困,130多萬人改善就醫、上學條件。為幫助當地謀求下一步發展,自2004年開始,上海在對口支援工作中逐步加大了對當地産業優化的扶持力度。
三年前,浙江溫州的退休教師仇永虞帶來了優質水蜜桃、楊梅和生梨的種植技術,在文山紮根。最初,村民們看不懂,也不看好。但州裏大力肯定他承包桃林的舉動,並從上海幫扶的50萬元增收專項資金裏撥出款額,鼓勵他把這件事做下去。三年後,李華忠見到的不僅是枝頭纍纍碩果,還有一批仇永虞的徒弟:從村民變成的“技術員”。整個村都被果園經濟帶動了。
“前些年,我們搞‘整村推進’,改變了城鄉面貌,現在,我們在解決溫飽安居的基礎上,出技術,出資金,出人才,引導當地人們尋找致富産業之路,通過示範帶動,大力扶持項目發展。”李華忠透露説,不獨文山州産業發展勢頭良好,紅河州已經成功引進了南匯的大閘蟹,現在已經長到3兩重,到九月份,就要飄洋過海到東南亞去賺外匯了。
人才:技術送到家門口
“在我們這裡,經過培訓後輸出的勞動力,工資收入基本都能達到700到1000元。加上我們是按照訂單搞培訓、搞輸出,對於許多農村貧困家庭來説,培訓一人就可以致富一家,從而帶動一村、影響一片。”文山上海技能中心副主任朱宇告訴記者。
強大的組織保證和政策支持,讓“上海人才”服務全國的品牌初步顯現。在雲南文山,上海幫扶援建的文山上海技能中心已成為當地最大的勞動力輸出培訓平臺。
除了積極開展對口地區勞動力培訓外,上海充分結合當地人才需求實際,積極開展了人才培訓、幹部挂職、專業人員進修、智力扶貧等項目。據統計,2006年上海八個對口地區就有4320人來滬參加各類培訓,比2005年增長50%,有1.6萬人通過參加專題講座、網絡教育等方式接受了農村實用技術、教育、衛生等專題培訓。
人才資源是上海最重要的優勢資源之一,上海積極探索人才開發服務全國的新機制新體制,加快人才合作交流專業平臺的建設步伐,實現上海與全國的協調聯動發展。在今年5月公佈的《上海市服務全國和對口幫扶“十一五”規劃中》,更是明確指出要“加大智力和人才支持力度,增強對口支援地區的‘造血’功能”。
在今年對口支援資金的安排上,已經充分體現出了這一點。2349萬元的人力資源開發專項資金,22個人力資源開發項目,主要集中在組織對口地區的各類人員來滬挂職交流鍛鍊,幫助對口地區培訓中小學教師、醫務工作者,開展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職業技能培訓、實用技術培訓、崗前培訓,以及農村基層幹部和鄉村致富帶頭人的培訓。
機制:更高層次的創新探索
在文山,有這麼一種新型農民,他們既是企業的職工,拿工資;又通過把土地按價值入股給企業,拿企業給的使用費。由上海投入種苗扶持的文山丹參種植基地就是這樣一個企業。這種“企業+農戶”的産業模式,是上海在多年幫扶雲南的工作中總結出來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
李華忠介紹説,今年還要開展以下兩個具有創新意義的項目:一是投資300萬幫助建立奶牛基地,讓基地周圍30個村寨的近2000戶農家每家都養5頭牛,兩三年後,出欄的肉牛能給每戶凈掙15000元。二是爭取成為上海市合作交流辦與亞洲開發銀行合作的、為農民提供小額貸款的試點地區之一,探索金融服務的新途徑。
“發展要給機會,發展也要給機制,機制是改變的根本。”上海市合作交流辦對口支援處副處長呂鈞雄告訴記者,他們將按照新一屆上海市委提出的要求,只要有利於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有利於落實中央對扶貧工作的要求、有利於貧困地區人民改善生活的,都要積極去探索、去嘗試,以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提高合作層次、完善合作機制。(吳越 劉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