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西省高新技術對傳統支柱産業的改造升級、支撐引領作用日益明顯:在煤炭、焦化、冶金、煤化工、裝備製造等領域中,高新技術發揮了巨大的“造血”功能,貢獻率雖難以準確估量,但在有些企業已超過産能的一半以上。高新技術已成為支撐傳統支柱産業的“新脊梁”。
高新技術對煤炭産業的 “造血”重點是提高綜合回採率和安全生産水平。同煤集團“大同堅硬頂板條件5米採高綜採裝備與工藝”研究項目解決了相應厚度煤層的開採損失問題,延長了老礦井的服務年限,大幅度減少了採空區浮煤,資源回收率提高30%,同期較普通綜採多産煤178.6萬噸。
焦化産業依託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清潔型焦爐的研發,完成了對清潔型焦爐的監測、評價,制定了技術標準,使我省傳統焦炭生産企業進行改造升級、清潔生産時有據可依。三佳焦化有限公司等企業研發的清潔型熱回收焦爐,雖然採用傳統的搗固煉焦工藝,但設計了一體化結構的同室加熱、炭化流程,同時配套餘熱回收和煙氣脫硫除塵裝置,既提高了煉焦煤的利用率、提高了成品焦的質量,又實現了熱回收,還減少環境污染。
冶金産業高科技改造的重點是實現工藝流程再造,節能降耗減污。太鋼集團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新工藝、新技術700余項,如AOD爐冶煉不銹鋼智慧控制技術、含鈦不銹鋼生産技術等。在太鋼的總銷售收入中,新産品所創造的經濟效益佔據半壁江山。
煤化工産業方面,由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和山西潞安礦業集團完成的煤基合成液體燃料關鍵技術在中試規模裝置上打通了流程,成功進行了累計2000余小時的試驗運轉,獲得了大量的工藝參數,標誌著我國合成油技術在産業化進程中取得了重要的關鍵性突破。
太重集團是我省裝備製造業的領軍者,先後研製了舉世矚目的三峽1200噸橋機、480噸鑄造起重機、神舟六號航天發射塔架等具有當代世界先進水平的標誌性産品,開發出國內首臺大直徑無縫鋼管軋機、螺旋焊管機組、大型礦用挖掘機等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新産品。(李愛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