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國家氣象中心生態與農業氣象室獲悉,2007年度(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農業氣象災害發生範圍廣,部分區域性災害強度大、損失重,農業氣象災害屬中等偏重年份。但從全國農業整體形勢來説,不會造成糧食減産。
本報特約科學顧問、生態與農業氣象室副主任、正研級高工毛留喜説,2007年度我國農業氣象災害呈現以下特點:全國農業乾旱發生範圍較廣,夏旱造成的危害最重;淮河流域的洪澇災害以及西南地區東北部等地的強降水,造成的危害偏重;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頻繁,造成的局地災害較重;江南、華南夏季高溫持續時間較長,加劇了旱情的發展;東北、膠東半島等地局地雪災造成損失較重;遷飛性害蟲偏重發生。但是,低溫冷、凍害發生偏輕,對農業生産造成的危害相對較小;颱風登陸我國偏晚,影響不如常年大;連陰雨等災害影響較輕。
今年初夏,淮河流域發生了1954年以來最為嚴重的流域性洪澇災害,由於及時採取了分洪等救災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洪澇對農業的危害。但局地暴雨、洪澇、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對農業生産的影響較為嚴重。自2006年8月以來,低溫、霜凍、雪災、連陰雨、幹熱風及高溫也對我國部分地區造成了一定影響。2006~2007年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接近常年或者略偏高,病蟲越冬基數較大,因此,今年以來,我國部分地區農林病蟲害呈偏重發生態勢。
據國家統計局7月份公佈的數字顯示,今年全國夏糧産量較去年增産146萬噸,增長1.3%。這是自1985年以來我國首次連續四年夏糧豐收。毛留喜説,2007年度農業氣象災害總體偏重,全國秋收糧棉作物平均單産比2006年度可能會略有減少。但2007年度夏糧和早稻生育期間總體氣象條件較好,夏糧和早稻均獲得了較好收成。另外,由於今年秋收糧棉作物種植面積增加、高産糧食作物種植比例加大,因此,全年糧食總産量和棉花總産量均持平略增,也就是説我國今年糧食總産量並不會因為氣象災害偏重而減産。
毛留喜説,雖然説今年我國的農業氣象災害偏重,但氣象部門非常重視農業氣象災害的監測預報工作,全力以赴做好農業氣象災害的監測、預測、預警、評估及防災減災對策等服務,為農業氣象災害的防禦提供了可靠依據。(胡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