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部門信息
 
全國深部找礦工作研討會召開 徐紹史作重要批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0月10日   來源:國土資源部網站

    日前,全國深部找礦工作研討會在安徽省合肥市召開。會前,國土資源部黨組書記、部長徐紹史就本次會議的召開作出重要批示。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汪民,安徽省副省長田唯謙出席會議並講話。

    徐紹史在批示中指出,加強深部找礦,開闢第二找礦空間,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的戰略舉措,對於加快實現找礦重大突破、確實提高資源保障能力、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開展深部找礦具備有利的地質條件、工作基礎和外部環境,前景光明,大有可為。

    徐紹史希望研討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就實現深部找礦新突破總體戰略和工作部署、關鍵理論和技術方法,扶持政策和運行機制,以及制約深部找礦的突出問題深入研討,提出對策建議。

    受部黨組和徐紹史部長委託,汪民向地質戰線廣大幹部職工致以問候和敬意,他講了三點意見。

    第一,要充分認識深部找礦的重大意義。一是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礦産資源,迫切需要取得重大找礦新突破。二是當前正處於實現重大找礦新突破的有利時期。三是深部找礦工作對發揮區位優勢、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開展深部找礦工作是加強礦産勘查的重要舉措,是實現重大找礦新突破的有效途徑,對於緩解資源瓶頸壓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及社會穩定、推動找礦理論和科技創新、提高礦業競爭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第二,推進深部找礦要有新思路、新舉措。深部找礦是一項高風險、高投入的工作,在成礦理論、找礦模式、工作思路以及運作機制等方面都需要有新思路、新舉措。一是理論方法要突破。推進深部找礦工作,面臨的都是埋藏深、不易發現的隱伏礦體,找礦難度大。深部找礦突破,發揮好科技創新的推動力是關鍵。首先是深部礦床理論與成礦模式的突破。關鍵是加強理論思維,善於運用地質理論,總結經驗,豐富認識,科學地開展找礦工作。其次是找礦技術方法的進步。還有,要高度重視地質研究。

    二是技術路線要完善。過去很長一段時期的找礦工作遵循的是區域調查、化探掃面和淺部驗證的技術路線。尋找隱伏礦、埋藏較深的礦,要在繼續遵循以往技術路線基礎上,加強物探工作,下決心把鑽探搞上去。

    三是工作機制要創新。深部找礦風險大,花費多,需要很好地利用社會力量,發揮好市場的作用。必須明確,公益性地質工作要引導和拉動商業性地質工作,通過國家投入有效拉動社會資金。在管理內部運作機制上,部、地調局、廳、地調院要協調聯動,構築地質調查行政保障、業務推進和經濟技術管理三大工作體系。部機關要加強統籌規劃和協調,著力做好勘查規劃、礦業權出讓和勘查管理,規範市場秩序,保障重點勘查順利進行。各省也要結合實際,從規劃入手,整裝勘查,重點突破,力爭“十一五”拿下幾個重點攻關項目,為“十二五”大發展打下基礎。在資金投入上,要完善中央和省級地勘基金運行機制,統籌規劃,相互銜接,突出重點,防止重復。

    第三,加快實現找礦向深部拓展的戰略轉移。深部找礦潛力與風險並存,必須堅定信心,不畏艱難,鍥而不捨。一要明確戰略目標。二要搞好區域戰略佈局。三要實施深部找礦示範工程。四要營造有利於深部找礦的環境。

    安徽省副省長田唯謙説,深部找礦的研討,也是對深部找礦的動員,必將給中國礦産勘查帶來新的發展春天。深部找礦的成果,將為中國工業化的發展提供新的支撐。

    研討會包括學術研討、工作研討兩部分。陳毓川、常印佛、葉天竺等院士專家作主題報告,與會代表就深部找礦理論、方法、技術,政策支持與運行機制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31個省(區、市)地質勘查主管廳局長、處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勘單位、礦山企業、教學科研院所的代表參加了會議。 

向深部進軍

    礦産資源是一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找到了礦,就是找到了發展的依託,就是找到了生産力。我國現有礦産大部分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發現的,限于當時的經濟需求和勘查技術水平的限制,找礦深度普遍較淺。隨著幾十年的勘探開發,我國東部淺部找礦已無太大的發展空間。向深部進軍,是現階段我國緩解礦産資源約束、切實提高礦産資源保障能力的現實途徑。

    加強深部找礦是當前地質找礦重要的戰略任務,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明確提出“東部攻深找盲、中部發揮特色、西部重點突破、境外優先周邊”,已知礦山要“大力推進深部找礦”和“探邊摸底”等任務。2004年國務院常務會審議通過了《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規劃綱要》,設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在危機礦山深部和外圍開展接替資源勘查。

    深部找礦有潛力嗎?有!據國土資源部對我國900多座重要礦産大中型礦山調查顯示,32%的礦山深部或外圍具備不同程度的資源潛力。在我國東部地區,開採深度多在500米以淺,與發達國家普遍具有開發800米~1000米、最深達4000米的能力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地下存在著巨大的第二找礦空間。

    近年來我國深部找礦工作在一些地區取得了重要進展。深部找礦在遼東、冀東、長江中下游、南嶺、膠東等重要成礦區(帶)和成煤盆地,都取得重大突破,證明深部找礦大有潛力和希望。

    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深部找礦是有難度的。深部找礦對我國傳統的成礦理論、技術、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找礦的組織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政府、企業、科技界方方面面共同努力,精心謀劃,採取切實的措施。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深部找礦工作的推進,必將為實現找礦重大突破、保障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相關鏈結
· 國土資源部發佈招標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定
· 國土資源部解讀保證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用地政策
· 國土資源部:我國最大的黃金探採戰略聯盟誕生
· 國土資源部通報各地查處的16起土地違法違規案件
· 國土資源部明電要求做好自查清理總結和數據填報
· 國土資源部中央地質勘查基金管理中心成立並揭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