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地,微微寒風從青青的麥苗上拂過。漯河市境內的穎河水中,一群野鴨自由自在地游動著。看到不再渾濁的水流,那些時時關注著淮河的人們,心中不免涌起一種寬慰和感動。
11月12~14日,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率領有關司局的負責同志,在河南省省長李成玉、副省長張大衛的陪同下,對河南境內的賈魯河、沙河、穎河等淮河支流的污染治理情況進行調研。從污水處理廠到橋頭岸邊,從企業到省界斷面,大家查現場,擺問題,談感受,看變化。一個個準確的數據,一個個典型的事例,印證著不能磨滅的事實:十年治淮,河水水質明顯變好。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淮河一定會恢復碧波盪漾的秀美容顏。
“讓河流休養生息”這一尊重河流自然演替規律、體現人文關懷的政策措施,再一次為淮河的復蘇注入生機與活力。
“建設污水處理廠是落實減排任務的有效措施”
11月12日下午,周生賢局長來到鄭州市馬頭崗污水處理廠。該工程于2006年9月正式開工建設,設計能力為日處理污水30萬立方米,加上已建的王新莊、五龍口污水處理廠,形成了73萬立方米/日的處理能力,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5%。
在污水處理廠出水口,李成玉省長讓工作人員取出水樣,仔細看了看,遞給了身邊的周生賢局長。當聽説處理後的污水COD濃度只有40mg/L時,周局長滿意地點點頭,他對省、市環保部門的同志説:“學習十七大精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緊密聯絡實際,抓住實質。加快建設污水處理廠,是落實減排任務的有效措施,也是關注民生的具體體現。”
賈魯河,淮河上遊的二級支流,流經鄭州,匯入一級支流穎河。在鄭州市出境斷面,張力軍副局長讓監測人員當場取來水樣化驗。結果顯示,COD濃度為67mg/L,而在2001年,COD濃度則為136mg/L。
李成玉省長説:“過去,這裡臭氣熏天,人到這裡無法停留。如果不修建馬頭崗污水處理廠,就沒有今天水質的變化”。
周生賢局長深有感觸地説:“完成減排任務,實現河流水質的好轉,工程措施非常重要,建設污水處理廠是關鍵。不然,減排污染物,削減COD就是一句空話。”
在許昌、在漯河、在週口,每到一地,周生賢局長都要詢問當地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運營情況,特別是對縣一級污水處理廠的建設特別關注。在漯河市,當聽完基層環保部門的彙報後,他把隨同調研的總局計劃財務司的負責人叫到身邊,諄諄囑咐:“縣一級特別是經濟比較落後的縣城,建一座污水處理廠困難很多,實屬不易。我們要在政策資金上給予一定的支持,讓他們減輕一些負擔,加快縣級污水處理廠建設速度,並保證正常運轉。”
河南省環保局長王國平告訴周生賢局長,截至2007年8月底,河南省已累計開工建設城市污水處理項目132個,建設總規模為日處理污水能力599萬噸,總投資達到120億元。年底前實現縣縣建成污水處理廠。周生賢聽後,高興地説:“建不建污水處理廠,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一個地方對環保工作重視不重視。河南是中部省份,經濟並不發達,但污水處理廠建設走在了全國前列。河南能做的事,其他中東部地區也應該能夠辦到。”
“治理河流污染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行動”
走一路、看一路、講一路,周生賢局長講得最多的,是治淮的決心,治淮的信念,治淮的使命。
在鄭州市環保局,周生賢局長在慰問廣大幹部職工、檢查污染源普查工作時一再強調:治理淮河污染,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行動,我們環保工作者肩挑重擔,使命光榮。
在沙河大橋上,周局長握著環保監測人員的手説:我們一定要用細心、良心、責任心,保證每一個數據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在工廠的調研中,周局長對企業的負責人説:治理好淮河,不僅是企業的義務,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賈魯河的變化雖然讓人欣喜,但劣五類水質的現狀也使周生賢局長憂心忡忡。他一直叮囑省、市有關方面的負責同志:“賈魯河不治好,就永遠是我們的一塊心病。我們要真正負起責任,打一場賈魯河治污攻堅戰,讓這條河流休養生息,使它有一天碧波盪漾,滋潤兩岸人民。”
河南蓮花味精有限公司,曾經是淮河流域的污染大戶。1994年以前,企業沒有任何環保治理設施,每年向沙穎河直排高濃度廢水5萬多噸,企業多次面臨被關閉的境地。當地群眾深受其害,曾這樣表露心中的不滿:蓮花味精粒粒含污,滴滴發臭。
11月13日,周生賢局長來到蓮花味精實地調研。眼前的變化,讓在場所有參加調研的同志心生寬慰。公司總經理高君介紹,從1995年開始,蓮花味精先後投入資金4億多元,新建和完善三個污水處理廠,並進行産品結構調整,為持續減少污染物、實現達標排放奠定了基礎。目前,企業日産污水8350噸,其中高濃度廢水1350噸,佔COD總量的94.5%,佔氨氮總量的90.9%。企業按照“清污分流、分類處理、變廢為寶、結合利用”的原則進行有效處理,含有污染物總量90%以上的高濃度廢水經濃縮後生産有機無機複合肥,其他的廢水經生化處理後達標排放。
在蓮花味精,周生賢局長看得仔細,問得詳細,對企業負責人提出的要求更加明確。周局長在對企業做出的努力給予肯定的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蓮花味精,聞名於世,但這個名曾經一度是不好的名聲。現在要在環保上名不虛傳,就不能滿足現有的排放標準,要向更高、更嚴的目標挺進。環保工作做得紮實,污染物減得越少,企業將來生存的空間就越大,發展的道路就越寬,不然企業就會自己砸掉自己的飯碗。讓淮河休養生息,需要全社會的努力,更需要企業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讓淮河變清的信念決不動搖”
十年治淮,付出多少艱辛;治淮十年,經過多少磨礪。隨著歲月流去的是迷茫與疑慮,留下的是堅定與信心。
在許昌清潩河邊,以往渾濁的河水,如今清澈見底。許昌市從2001年開始,關閉萬噸以下造紙企業262家,小製革125家,削減COD排放量1.4萬噸,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18萬噸,在全省率先實現了縣縣都有污水處理廠的目標。許昌市GDP由2000年的291億元增長到2006年的717億元,增幅達146%,而同期COD排放總量由2.8萬噸下降到1.5萬噸,降低了47.5%。清潩河出境斷面COD平均值由288mg/L下降到46.2mg/L。
聽到這樣環境與經濟雙贏的例證,周生賢局長指著展示板上的曲線圖有感而發:“這多麼鼓舞人心啊!這説明,我們治理淮河所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10年治淮絕不是不見效果,而是變化明顯;淮河也絕不是治不好,只有我們堅定信念,持之以恒,淮河水一定會變清。淮河上遊的這種可喜變化很有説服力,為全流域的治理樹立了典範,增強了勇氣。讓淮河變清的信念決不能動搖。”讓人備受鼓舞的,還有沙河、穎河、沙穎河等支流的變化。其中有些河流斷面達到地表水三類標準。沙穎河槐店大閘的水質,是河南淮河治污工作的晴雨錶。過去,因為污染嚴重,惡臭難忍,群眾曾這樣形容這裡的狀況:大車過來踩油門,小車過來搖玻璃。而今,這裡水中COD濃度卻只有20mg/L。岸堤上,“讓河水變清,讓群眾受益”的標語格外醒目。河的中央,有人划船捕魚。一位叫楚雲貴的大爺説:“過去哪敢在這裡呆啊,這兩年不同了,我可以天天帶著孫子來這裡散步,像走在公園裏。”而一位六歲的小姑娘張豫則對眼前的河水寄予期望:“有一天這水要是像桂林那樣美,我就可以下去游泳了。”
周生賢局長望著遼闊的水面,對當地政府和環保部門的同志説:“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污染問題是一定時期的積累,解決污染也需要一個過程。今天的變化,只是治理淮河的一個良好開端,今後的道路還很漫長。中原文化,底蘊深厚,‘賣劍買牛,休養生息’的典故就産生於河南。我們要恢復淮河往日的容顏,就要舉全社會之力,使淮河真正得到休養生息。”
走過一河又一河,一路清風一路歌。深切的牽掛,堅定的信心,美好的憧憬。古老的淮河,必將乘風破浪譜寫生態文明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