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奧委會2008年全會7日在京召開,與會代表一致審議通過了中國奧委會主席劉鵬代表執委會向大會所做的中國奧委會2007年工作報告。
報告中,劉鵬主要從5個方面回顧了過去一年中國奧委會的工作情況。具體為:一、組團參加國際重大比賽,取得了精神文明和運動成績雙豐收。二、全力參與北京奧運會等大型國際賽事的籌備和申辦工作,發揮了獨特作用。三、廣泛開展多邊和雙邊體育對外交往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四、深入做好國際體育組織的友好工作,廣泛爭取人心。五、積極參與國際體育社會活動,擴大中國體育的影響。
在“組團參加國際重大比賽,取得了精神文明和運動成績雙豐收”方面,中國奧委會去年組團參加了亞奧理事會“亞洲四大賽”中的兩項大型綜合性運動會——亞洲冬季運動會和亞洲室內運動會。于1月28日至2月4日在我國長春舉行的第六屆亞冬會,是亞洲歷史上規模最大、參賽人數最大的一屆冰雪盛會,首次實現了亞洲奧林匹克大家庭在冬季運動會上的團聚。中國奧委會派出261人組成的中國體育代表團參賽,取得了19金、19銀、23銅的好成績,列金牌榜和獎牌榜第一,實現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的既定目標。年末進行的亞洲室內運動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同樣位列金牌榜和獎牌榜第一,實現了“積極參與,增強交流,促進我國非奧項目發展。賽出風格,賽出水平,爭取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的參賽目標。
第二點在全力參與北京奧運會等大型國際賽事的籌備和申辦工作方面,中國奧委會發揮了獨特作用。2007年是長春亞冬會組織工作的收官之年;2007年是上海特奧會的圓滿成功之年;2007年是北京奧運會籌備工作的關鍵之年;2007年是廣州2010年亞運會籌備工作的全面推進之年;2007年是天津申辦東亞運動會的收穫之年。對於北京奧運會的籌備,劉鵬説:“中國奧委會繼2006年成為北京奧組委奧運會外事工作協調小組成員單位之後,07年又作為會員單位參加了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工作小組的工作,積極參加北京奧組合組織的不同專題的座談研討會,為北京奧組委提供了有價值、可借鑒的信息。”劉鵬特別提及了反興奮劑中心成立的意義,“中國反興奮劑中心是在原中國奧委會反興奮劑委員會和興奮劑檢測中心的基礎上成立,將促進我國反興奮劑工作進一步深入開展,使各部門協同配合,形成反興奮劑工作的合力,對我們開展反興奮劑工作的國際合作,也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過去的一年,中國奧委會在廣泛開展多邊和雙邊體育對外交往活動中,同樣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多邊領域;通過長春亞冬會、澳門室內運動會等重大活動,以多邊活動為舞臺,積極開展同國際奧委會、亞奧理事會、國際和亞洲單項體育聯合會、各國各地區奧委會和政府體育部門的友好交往,為體育事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和有利的外部條件。在雙邊領域,我們的雙邊體育交往呈現出全方位、多渠道、寬領域的可喜局面。與此同時,中國奧委會按照中央提出的對港澳臺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積極開展了兩岸三地的體育交流工作,有效配合了中央對這些地區工作大局。
在與國際體育組織的交流、交往中,中國奧委會繼續廣泛、深入地做各國際體育組織領導人的友好工作,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和支持。以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改選為例,劉鵬説道:“我們積極參加競選提名工作,向國際奧委會提名推薦了我國著名田徑運動員劉翔。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審議通過了包括劉翔在內的31名候選人。正式的選舉結果將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由各代表團參賽運動員投票産生,我們期待著劉翔的好消息。”
2007年,也是中國奧委會積極參與國際體育社會活動,擴大中國體育影響的一年。在2007年,中國奧委會積極主辦、參與的一系列國際體育社會活動包括:“奧林匹克珍藏品中國巡展”、“第十三屆世界奧林匹剋日長跑活動”、“2007年亞洲地區艾滋病防治論壇”、“加油中國-唱響華人世界”系列活動等。這些活動在充分展示體育的獨特社會功能及作用的同時,更好地宣傳和提升了中國體育和中國奧委會的自身形象和社會影響力。
在熱烈的掌聲中,劉鵬結束了中國奧運會年度工作報告。經過舉手表決,與會代表一致審議通過該報告。
會議還進行了中國奧委會人員調整,增補宋魯增為秘書長,倪會忠等四人為副秘書長,德吉卓嘎為執委,雷軍等8人為委員,反興奮劑中心等三家機構為委員單位。
全會最後,中國奧委會授予中國奧委會副主席、原秘書長屠銘德“體育與弘揚奧林匹克獎盃”,以表彰其半個世紀以來為中國奧委會做出的貢獻。(李旭、高進)
劉鵬:體育舉國體制不改變 與時俱進賦予新內涵
2008年全國體育局長會議7日在京開幕。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在大會報告中表示,“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內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體育的舉國體制”。
經過歷史和實踐證明,舉國體制是與中國現階段基本國情和中國體育的目標任務相適應的競技體育發展模式。劉鵬表示,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內既要毫不動搖地堅持舉國體制,同時“又要根據新情況、新問題、新環境不斷完善,賦予其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內涵。”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和社會全面進步,舉國體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與時俱進的;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不是資源、權利和利益的簡單集中,而是以國家目標為核心的資源、權利和利益的整合協調,應當通過合理的機制設計,讓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競相參與,爭做貢獻。”
對於舉國體制的完善,包括如何優化我國競技體育的結構和佈局,從實際出發探索完善符合中國國情的職業體育制度。劉鵬提示大家要從更加寬廣的視角來觀察、思考、設計和統籌。
與體育的舉國體制緊密相連的是我們對於後備人才的培養機制。劉鵬對於改革完善體育後備人才隊伍培養模式也提出了具體的目標:
“一是既立足於培養優秀競技體育人才,又兼顧面向社會培養就業前景好、具備體育職業技能的人才。比如,與具備教師培養資格的教育機構合作,把體校的訓練與培養中小學體育教師結合起來;與體育職業鑒定機構合作,把體校的訓練與培養具有職業資格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銜接起來,使體校畢業生同時具備體育行業特種工種的職業資格等。二是從落實九年制義務教育入手,完善體校的文化課教學。要與具有優質教育資源的中小學校合作,將文化教育更多地由這些學校來承擔。三是通過制度化的培訓,切實提高各級各類體校教練員科學訓練水平,提高培養效益和成材率,防止拔苗助長。四是統籌體育後備人才隊伍建設和運動員保障工作。”
劉鵬指出:“後備人才培養不但關係到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更關係到運動員的切身、長遠利益,是關係到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大問題。”(李旭 高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