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5日開幕的省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黨的十六大以來西安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成為參會委員們關注的熱點。
過去的五年,是西安市情認識不斷深化、發展理念不斷創新的五年,是西安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城市競爭力不斷提升的五年,是西安城市面貌大變化、人民生活得到更多實惠的五年,是西安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五年。西安又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生産總值突破一千億元
2002年-2006年,西安經濟始終在平穩較快的軌道上持續健康發展,GDP總量突破千億元,標誌著西安開始進入城市價值的充分兌現期。投資規模突破千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突破千億元,財政總收入突破200億元,城市居民收入突破萬元。
人均GDP超過兩千美元
人均GDP超過2000美元。自1999年突破1000美元之後,用7年時間實現了人均GDP從1000美元到2000美元的歷史性跨越,與全國保持同步進入2000-3000美元這一新的發展階段。正如國際經驗,當一個社會的人均GDP處於1000-3000美元的時候,正是這個社會經濟變化最劇烈的時期,西安市工業化、城鎮化、國際化和市場化的步伐乃至消費結構升級的進程都明顯加快。
“三農”問題實現新的突破
三個“一號文件”給一時沉寂的西安農村經濟增添了新的活力。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不斷提高。2006年,全市農業科技轉化率達到49%,農業機械化普及率達到69.2%,設施農業面積佔耕地面積的8.6%,無公害農産品生産基地達到43個。2006年糧食、蔬菜、水果、肉類、奶類産量都有較大增長。
農業結構調整和産業化取得新的成效,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農民人均純收入快速增長,2006年西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808元,比2001年增加1318元。
四年宏觀調控取得新成效
始於2003年的新一輪宏觀調控,截止到2006年已歷時四年。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中央的各項調控政策,積極優化經濟結構,努力轉變發展方式,宏觀經濟快速增長,市場物價總體穩定,科學發展取得了新的成效。
經濟的穩定性顯著增強。5年來,西安經濟戰勝了非典、禽流感疫情和洪澇災害造成的困難,克服了國際油價大幅上漲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原材料燃料動力價格持續3年高漲的情況下,生産總值持續增長,是西安歷史上經濟增長最穩定的時期。
著力培育五大主導産業
2002年以來,確立了高新技術産業、裝備製造業、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文化産業為西安重點發展的五大主導産業。經過多年培育壯大,2006年,五大主導産業增加值達594.12億元,佔全市GDP總量的40.3%,對全市經濟的支撐作用逐年增強。
傾力打造六個經濟增長極
5年來,“四區兩基地”共完成固定資産投資796.52億元,佔全市投資的23.7%,年均增速為56.3%,遠高於全市平均水平。目前,“四區兩基地”不僅成為西安對外交往的名片和展示西安新形象的亮點,而且已經發展成為帶動西安經濟的六個增長極。
百姓生活七大亮點顯現
城市居民飲食更加注重結構的合理性,食品消費向高蛋白、低脂肪和無公害食品方向發展。2006年人均奶及奶製品消費比2001年增長1倍;農村居民主食消費比重下降,由2001年的32.9%下降到2006年的29.0%。居民出外就餐次數增多。
同時,衣著消費檔次提高,居民住房更加寬敞,交通工具更加現代,精神需求越來越多,外出購物更加方便,耐用品消費升級換代。
城市建設八項重點突出
5年來,全市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累計達896.82億元,並以年均25.4%的速度遞增。城市建設突出了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城市供水等八項重點,市容市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城市道路立交化、城市交通公共化、城市供水保障化、城市供氣普及化、城市供熱集中化、排污能力增強化、人居環境生態化、市容環境整潔化。
社會事業九方面強化
科技産出成果豐富。2006年,我市全地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內部投入達58.26億元,是2001年的1.7倍;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內部投入與生産總值(GDP)之比由2002年的3.75%提高到2006年3.97%。2006年全市申請專利4172件,其中申請發明專利1325件,分別為2002年的2.5倍和2.7倍;2006年全市技術交易額首次跨過了10億元大關,達到13.7億元,比2005年增長77.9%。
教育、文化、醫療、體育事業都取得顯著成效。廣電市場佔有提高,就業渠道不斷拓寬,社會保障不斷完善,社會福利不斷發展。
閃光的數字一到九,歷史的跨越喜亦新。展望未來,西安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的發展機遇前所未有,面對的挑戰也前所未有。大機遇孕育大發展,大發展呼喚大跨越。西安已闊步進入城市價值的充分兌現期,加快建設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諧西安,在建設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性現代化大城市的征程上,譜寫新的篇章。(記者文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