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部門信息
 
公安機關推動廉政文化建設:以文倡廉 以德育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2月21日   來源:公安部網站

以文倡廉 以德育警
──祝春林談如何推動公安廉政文化建設

    黨的十七大明確要求,“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並提出要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近日,就公安機關如何貫徹十七大精神、推動廉政文化建設等問題,公安部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督察長祝春林接受了人民公安報記者的專訪。

    問:在反腐倡廉工作日益深入的今天,您如何理解廉政文化建設之於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意義?

    答: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加強廉政文化建設”,這充分反映了隨著反腐倡廉工作的日益深入,我們黨對反腐倡廉建設規律的認識又上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即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始終堅持“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這一重大戰略思路,在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過程中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教育預防的治本作用,把加強廉政文化建設作為推動廉政教育的重要內容和載體來抓,加大預防腐敗的力度。對廉政文化建設之於公安工作的重要性,孟建柱部長就十分精闢地指出:“公安廉政文化建設是公安文化建設乃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公安反腐倡廉建設的治本之策,是形成新時期公安機關良好警風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公安隊伍建設的內在動力。”

    其實,廉政思想在我國其來已久,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和傳承。綜觀歷朝歷代,興亡得失,我們不難看出,官清則國興,吏廉則政平;反之,官貪則國亡,吏暴則政亂,這都有前車之鑒。但是有廉政思想,不等於就有廉政文化。中國歷代都有清官,不絕如縷,但卻都沒有逃脫掉“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宿命。為什麼?歷史進步是不可能僅靠幾個英雄式的人物來推動的,反腐倡廉也決不能僅依賴幾個清官的“己身正”就能萬事大吉的,而必須將“廉榮貪恥”內化為一個時代的精神和文化,形成一種全社會的道德規範和自覺行為,這就是廉政文化的使命。

    廉政文化作為一種精神現象,其本質是一種道德的教化。恩格斯曾經指出:“道德是具有特殊規定的內心的法”,廉政文化建設的目的就是將廉潔的道德操守內化為一種普遍的價值規範,成為每個社會成員內心存在的自覺的“法官”。公安機關就是要通過廉政文化建設,將“廉榮貪恥”的價值理念內化為每一位公安民警的“內心的法”,自我監督,自我約束,自我昇華,由己及人,如風過草偃,如春風化雨,培養健康健全的社會人格,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基礎,從思想和文化層面上預防腐敗的發生。

    問:作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重要內容的廉政文化,是如何發揮引導人、塑造人的獨特作用的呢?

    答:我想用孟建柱部長的一句話來回答,即:廉政文化作為一種無形的、潛在的力量,以弘揚正氣、鞭撻腐惡為己任,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發揮著引導人、教育人、塑造人、激勵人、鼓舞人的重要作用,是反腐倡廉建設不斷取得發展進步的內在靈魂。

    文化潤其內,養德以固本。這句話我們都耳熟能詳了。舉個例子來説明一下。大家知道,陽光、土壤、空氣三種元素是自然界中陸地生物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陽光照不到的土壤,就容易滋生病菌,而病菌的繁衍必將加劇土壤的變質,還會借著空氣的流通蔓延,污濁清新的空氣,污染潔凈的土壤。空氣一旦被污染,病菌就有了肆無忌憚、交互傳染的蔓延“通道”,這是最為可怕的。而社會領域消極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與此有著相通的道理,也存在著類似的“三種元素”。“暗箱操作”,權力失去監督,就好比見不到“陽光”,容易滋生腐敗;制度不完善,機制不健全,管理有漏洞,就好比病菌賴以滋生的土壤,必然産生腐敗;最令人擔心的,也是我們最需要高度關切的是,由於思想教育乏力,“廉榮貪恥”還沒有成為普遍的社會心理和價值觀念,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氾濫,這就好比生命須臾不可離開的空氣受到污染,“病菌”必然要傳播蔓延,導致慫恿、擴展腐敗。2003年那場“非典”災難就足以警示我們,如果腐敗文化成為一種社會風氣,就如同空氣對病菌的傳播一樣令人防不勝防,危害巨大。

    廉政文化,就是對腐敗“病菌”藉以傳播蔓延的“空氣”進行“過濾”的“凈化器”、製造新鮮“空氣”的“清新劑”,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能有效防止腐敗這個“病毒”的滋生與傳播。廉政文化就是要以文潤心、育德,以文遏欲、止貪,以文反腐、倡廉,最終達到“以文化人”的目的,即由懾于懲罰的“不敢貪”、到基於制度的“不能貪”、到浸于文化的“不想貪”和“不願貪”。這個“不想貪、不願貪”,正是我們所追求的反腐倡廉的最高境界。明朝對貪官的懲治可以説嚴厲近於殘暴,但為什麼在“剝皮實草”的嚴酷懲治下,官員們還敢於前“腐”後繼?有兩個明顯的原因:一是封建政治制度在設計和運行上存在天生的漏洞,使其“能貪”;二是封建腐朽文化有著天然的腐蝕性,使其“想貪”,貪污腐敗便如瘟疫一樣蔓延而不可遏制。而反觀被稱為“貞觀之治”的盛唐,同樣是封建社會,同樣在制度設計上存在缺陷,卻較少貪污腐敗現象,為什麼?應該説,這與當時積極進取的民族精神、健康向上的價值取向是分不開的,具體地説就是當時社會普遍形成的“不想貪”、“不願貪”的“社會空氣”,對腐敗的滋生和蔓延起到了較大的預防和抑製作用。

    問:公安機關廉政文化建設有什麼不同於其他廉政文化建設的特質?應當如何進一步加強?

    答:公安廉政文化是社會主義廉政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既有著社會主義廉政文化的一般屬性,也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就其本然的屬性而言,公安廉政文化作為公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引導、塑造、弘揚忠誠的價值理念為己任,目的是鑄造人民警察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忠誠警魂;一個是就其重要的作用而言,公安隊伍是一支武裝性質的紀律部隊,始終處在執法第一線,執法執勤活動高度分散,廣大民警經常接觸社會陰暗面,更易受到腐朽思想的侵襲,更易受到腐敗“病菌”的傳染,因此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更具現實性和必要性。其實,這兩個“不同”都是建立在“公安機關不同於一般行政機關”的重要論斷基礎上的,公安機關的監督工作也必然不同於一般行政機關的監督工作。

    近年來,各地公安機關從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全局出發,結合自身實際,進行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如拍攝警示教育專題片、編寫廉政文化叢書、舉辦廉政文化晚會、攝影書畫展、演講朗誦歌唱比賽等等。但是,形式只是表象,關鍵是廉政文化建設的理念得到了進一步轉變。全國公安機關應該借著黨的十七大的春風,從更高層面去探索公安廉政文化建設的規律和特點,用反腐倡廉的總方針去統籌和領導公安廉政文化建設的發展方向,切實把握住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六個特性:一是百花齊放、多姿多彩,強調多樣性。二是形成制度、長抓不懈,保持持久性。三是面向全警、全員參與,堅持群眾性。四是區別情況、有的放矢,突出針對性。五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體現滲透性。六是日積月累、循序漸進,把握系統性。通過多種方式營造出倡廉、頌廉、養廉的良好警營和社會氛圍,逐步讓每一個民警將“廉潔從警”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就一定能把公安隊伍中的違法違紀和消極腐敗現象遏制到最低程度。

    問:人民公安報《廉政文化專刊》今年1月創刊了,她如何才能更好地體現“廉政屬性、文化品位、公安特色”這一定位?

    答:“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廉政文化專刊》的創刊是加強公安廉政文化建設的實際步驟,是新形勢下公安機關反腐倡廉建設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構建公安特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新實踐新探索。孟建柱部長指示,要努力將《廉政文化專刊》辦成一份“廉政屬性、文化品位、公安特色”的公安專刊,既指明了辦報方針,也提出了努力方向。如果可以比喻的話,“廉政屬性”就是《專刊》的“靈魂”,決定《專刊》高舉的是反腐倡廉旗幟,中心是廉政文化建設;“文化品位”就是《專刊》的“風貌”,決定《專刊》最終以何面目示人,追求的是“以文潤心化人”的社會效果;“公安特色”就是《專刊》的“個性”,突出的是公安監督工作應“不同於”其他行政機關監督的特點,努力的方向是打造新階段中國特色的公安和公安特色的監督。

    要辦好《專刊》,我認為重點要抓住四個方面:一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緊跟中央、中央紀委的方針政策,服務大局的同時,貼近廣大公安民警的工作和生活,辯證地處理好“緊跟”和“貼近”兩者間的關係;二是要堅持群專結合的辦刊方針。既要依靠專門人才的力量,更要發揮190萬公安民警的力量;三是堅持“以文倡廉、以德育警”的辦刊宗旨;四是堅持“開門”和“開放”的辦刊辦法。希望將這份“廉政屬性、文化品位、公安特色”的《專刊》打造成為廣大民警和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廉政文化品牌。(來源:人民公安報)  

 
 
 相關鏈結
· 公安部將派出工作組赴日調查"輸日水餃中毒事件"
· 國防科工委公安部採取措施構建良好奧運社會環境
· 公安部07年圍繞四條戰線開展禁賭工作 成效明顯
· 公安部:二代身份證換發穩步推進 一代證不停用
· 公安部5年辦理政協提案819件 辦理質量有新提高
· 公安部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2008年公安信訪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