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宮熱電廠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熱電廠之一,負責為奧運村地區供電供暖。這個日用水量近1萬立方米的高耗水企業,卻沒有一條供水管線連通自來水廠。
水源來自哪?走進這家熱電廠仔細參觀後才發現其中的奧秘:供水管線全部通往14公里外的酒仙橋污水處理廠,凈化後的再生水源源不斷進入廠區,提供電廠運轉的全部用水。
熱電廠用量最大的循環冷卻水使用的是再生水:方格狀的冷卻水塔中,2萬立方米水不斷循環流動,水塔中根據再生水氮含量偏高的特點添加了堵垢劑和緩蝕劑,完全達到了循環冷卻水的要求。
對水質要求極高的鍋爐補給水用的也是再生水:全自動控制的水處理車間裏,一套三級超濾和反滲透膜處理設備日夜不停地運轉,每小時將100立方米再生水去除雜質變成純凈水,提供作為鍋爐補給水。就連所有的綠地灌溉也全部使用再生水。而廠區內除了冷卻塔蒸發消耗的水資源外,所有的廢水又通過污水管線回到了酒仙橋污水處理廠,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這樣一座年發電量34億千瓦時、供熱面積1000萬平方米的熱電廠,每年需要用水300萬立方米,如果使用自來水,以每立方米水6.2元計算,需要水費1860萬元,而使用1立方米1元的再生水,水費僅需300萬元,僅此一項,每年就可節約1560萬元。
這僅僅是筆經濟賬,再生水創造的節水效益對水資源緊缺的北京來説更是不可低估。
北京城大,每年的污水排放量達到近9億立方米。同時,北京又嚴重缺水,人均佔有水資源量僅為400立方米,是全國的1/8,世界的1/32。
如果能夠把污水變成新的水源,將是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北京市自2000年開始嘗試將污水資源化再利用,目前市區已建成9座污水處理廠,城區92%的污水經過處理成為再生水,其中52.8%的再生水不再白白流掉,而是成為可利用的新水源。
工業因其用水量大,用量穩定,成為最適合使用再生水的産業。目前市區所有的熱電廠冷卻水全部使用再生水,2007年全市工業利用再生水達到1.17億立方米。
農業用水、景觀用水、市政雜用也越來越多地使用再生水。2007年,小紅門污水處理廠再生水通過涼鳳灌渠灌溉了大興區20萬畝農田,利用再生水2.26億立方米。清河、涼水河、馬草河、亮馬河、南護城河等河道利用再生水恢復了碧波盪漾的景觀,還有1800萬立方米再生水用於城市道路衝灑、綠化澆灌、洗車、衝廁等方面。
據統計,2007年全市共用水34.8億立方米,其中4.9億立方米是再生水,佔總用水量的14%,再生水已經成為地表水、地下水之後的北京市第三大水源。
無論什麼行業,使用再生水一律執行1元/立方米的水價,負責市區再生水供給的北京京城中水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共“賣”出再生水4.95億立方米,卻虧損了3000余萬元。公司負責人説,再生水處理成本每噸需要1.5—2元,而出售僅1元/噸,這其中的差額完全由市財政補貼,市政府正是通過優惠的價格來推廣再生水的使用。
2008年,北京市計劃將再生水引入亦莊開發區,新建再生水灌區10萬畝,擴大環境用再生水,使全年利用再生水量達到6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