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紅盾護農”行動是工商機關立足職能推動農村平安建設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全國工商機關進一步規範農資經營主體,監管農資經營行為,強化農資商品質量監測,嚴查違法經營行為,農資市場秩序明顯好轉,農民對農資質量和市場監管的滿意率顯著提高。
在“紅盾護農”行動中,各地工商機關突出源頭治理,強化農資市場主體和農資質量監管;突出重點農時,認真開展“打假護農保春耕”、“紅盾護農保夏播”、“打假冒保秋種”三次專項行動;突出工作重點,強化流通領域農資商品質量定向監測,嚴厲查處坑農害農違法案件,嚴厲打擊製作、發佈虛假農資廣告行為,認真落實責任追究制;突出創新機制,積極推行農資商品經營臺賬和質量承諾制度、種子留樣備查制度、農資市場主體準入制度、農資經營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制度,大力支持推進農資放心店建設,確保農民群眾用上放心農資。
據統計,2007年全國工商機關共檢查各類農資市場1.8萬家(次),檢查農資經營戶32萬戶(次),取締無照經營戶0.9萬戶,查處農資違法案件2.3萬起,受理農資投訴1.3萬件,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3.9億元。
黑龍江、吉林、河北、湖南、天津等地工商部門結合2007年年檢工作,依法對農資經營主體進行全面清理,建立農資經營者檔案及市場巡查監管動態資料庫。山東省工商局實行“一戶一卡一檔”制度,將農資經營納入經濟戶口管理。四川省工商局針對無證無照遊商遊販在偏遠地區走鄉串村銷售假劣農資的情況,開展了專項執法行動,取締無照經營2000余起,收繳假冒偽劣種子3500余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商局在農資市場檢查中做到“三查三看一完善”,即查資質、查貨源、查票據,看車間、看庫房、看店面,完善有關臺賬,及時掌握市場動態,提高了監管效能。
按照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各地工商機關加大執法力度,重點查辦了廣西興業偽劣化肥案、四川特大假冒“岡優527”水稻種子案、黑龍江佳木斯偽劣豆種案、山東壽光假西紅柿種子案等一批大要案件,端掉了一批制假售假窩點。
各地工商機關採取多種形式,向農資商品經營者及農民群眾講解農資經營資格、農資識假辨假等知識。福建省工商局開展形式多樣的送法下鄉活動,做到監管關口前移。
為及時解決由農資消費引發的投訴,各地工商機關充分發揮12315申訴舉報網絡的作用,為農民群眾維護合法權益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寧夏、江蘇、大連、寧波等地工商部門建立了12315涉農維權站和維權聯絡點,積極宣傳相關法律法規,為農民群眾維護合法權益提供法律諮詢、援助。廣東省工商局充分發揮紅盾服務維權進社區(農村)工作站的作用,有效延伸監管觸角,方便農村群眾投訴,切實解決投訴難、處理難的問題。目前,廣東省已有紅盾服務維權進社區(農村)工作站4394個,發展聯絡員、義務監督員7456人,接受群眾諮詢、投訴33396件,發放宣傳資料100多萬份。
按照打假冒、保名牌、促發展的總體思路,各地工商機關積極引導和鼓勵信譽好、規模大的農資企業到鄉村開展連鎖經營,實行統一採購、統一配送、統一價格、統一標誌、統一服務規範的“五統一”經營模式,推廣銷售與技術指導相結合的農資連鎖店和放心店,方便農民群眾購買放心農資。安徽、湖北、青島等地工商部門大力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扶持知名農資企業建立村級直銷點,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農資價格,保證了農資質量,方便了農民群眾。
今年年初,我國西北地區東部和南方大部分地區出現持續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給這些地區農業生産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各地工商機關及時啟動緊急預案,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穩定,向全國人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據統計,全國工商機關在開展“紅盾護農”行動、積極支持抗災減災和保春耕工作中,共檢查各類農資市場1.2萬家(次),檢查農資經營戶11萬戶(次),取締無照經營戶6100戶,查處農資違法案件7620起,受理農資投訴6908件,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1.6億元。
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周伯華反復強調,要立足職能,以人為本,全力以赴保民生,特別指出要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行為,確保災區人民用上放心農資,確保春耕生産順利進行,全心全意為農民兄弟服務。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劉凡近日也指出,各級工商機關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做到思想上想著農民兄弟、感情上貼近農民兄弟、行動上深入農民兄弟。認真貫徹總局領導的指示,工商機關推動農村平安和諧建設必將大有可為。(中國工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