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就救災捐贈相關問題接受採訪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19日   來源:民政部網站

    5月19日上午,民政部救災救濟司副司長龐陳敏、民間組織管理局副局長楊岳接受新華社等十家媒體記者集體採訪,就公眾關心的救災捐贈有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民政部新聞發言人俞建良主持採訪。

    記者:目前各種網絡為地震災區募捐活動已形成一定規模。但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募捐進行詐騙活動,請問民政部是如何規範和管理的?

    答:第一,作為國家主管救災捐贈的職能部門,我們對廣大網民踴躍向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捐款捐物、奉獻愛心的行為是充分肯定的,也是值得表揚的。

    第二,民政部在應對汶川地震中就有關救災捐贈問題有明確的政策,也向全社會公佈了接收捐贈的正規渠道,民政部網站和所有的媒體、中央電視臺都有公告。

    第三,我在這裡真誠地呼籲所有願意奉獻愛心的廣大網民,通過民政部在全國組織的、規定的渠道來捐贈善款。

    第四,如有一些網站已接受募捐的,應立即將募得的善款通過我們公告的正常渠道及時轉交災區。

    第五,我們也要求,接收到救災捐贈善款的其他組織也儘快通過我們向社會公佈的接收捐贈渠道儘快轉交災區。

    第六,我們將密切關注網絡開展的救災募捐情況,及時將有關情況通報公安、網絡信息管理部門,對涉及詐騙的我們將配合有關部門依法堅決予以查處。

    第七,我們也歡迎廣大媒體及全社會的人跟我們一起來監督救災捐贈活動。

    記者:目前社會捐贈熱情非常高,但是有些人還不知道捐贈渠道,有哪些單位可以接收救災捐款?

    答:為了及時把大家愛心傳遞到災區,也為了規範救災捐贈活動,我們在地震發生的第二天,已經向全國發出通知,分成三個主渠道:第一個方面,從全國、中央層面,明確了三個主要渠道:一是民政部,二是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第三,中華慈善總會;第二個方面,從地方層面,是各級民政部門組織開展的救災捐贈活動,公佈的救災捐贈渠道;第三個接收渠道,就是汶川地震的重災區,四川省、甘肅省、陜西省,他們都成立了專門的接收機構,公佈了接收捐款帳號和聯絡電話,可以從民政部網站和有關網站上看到。

    我在這裡想特別説明一下,我們鼓勵大家捐款,也希望我們為大家服務好。這裡説兩個問題:一是,可以通過當地民政部門公佈的渠道捐物,對於捐助物資的,最好通過當地民政部門組織的接收機構來轉運發送災區,不一定全部集中到北京,不一定通過中央層面通知的三個渠道來捐助。二是,捐款既可以捐到中央公佈的三個主渠道,也可以通過各省、各地民政部門組織的渠道,也可以直接捐給四川省、甘肅省、陜西省。

    記者:這次地震救災捐款數量很大,目前已有接近90億,現在大家最關心的這些捐款怎麼用的,用於哪些方面?怎麼保證這些救災捐款能夠發放到災民手中?

    答:首先大家都知道,5月12日發生的汶川大地震,昨天地震局修正了,是芮氏8.0級,最強的烈度達到了11度,是新中國建立以來發生的破壞性最大的一次地震,所以災害發生以來全國人民心繫災區,情係災民,捐贈熱情非常高,都願意為災區盡一點自己的力量,與災區同呼吸,共命運,我們非常感動,作為服務部門也好,作為接收部門也好,我們這幾天也感受到了來自全社會的愛心的涌動。捐款的數量可能會過百億。

    首先,我在這裡説明一下,目前公佈的捐贈總數是承諾的數據,實際到帳的可能還沒有那麼多,有的已經在匯款,還在途中,承諾的數據是肯定要履行的,是在接收機構簽訂承諾書的。

    第二,救災捐贈管理是我們民政部門的職責。民政部在4月28日向全國發了第35號部長令,公佈實施《救災捐贈管理辦法》,對救災捐贈如何開展,資金如何使用、如何監管做出明確要求。我再重申一下有關主要的政策。一是堅持專款專用原則,所有接收到的善款、捐贈物資必須用於這次抗震救災,接收機構,包括一些基金會,不得利用救災捐贈作為原始基金的積累。二是明確使用範圍,要全部用到重災區,即四川、甘肅、陜西。三是具體的資金使用意向。一要完全尊重捐贈者意願,按照他們的意向用於抗震救災;對於沒有明確意願的,在應急搶險階段主要用於應急搶險、救治生命和災民生活安排,即解決災民吃、穿、住、飲水、醫療等生活問題。我們規定的這些主渠道都在按照這個要求使用這些善款,包括採購帳篷、物資、藥品等。下一階段由應急搶險轉入全面恢復階段後,這些資金將全部用於災區重建,主要用於災民倒房重建。

    第三,關於捐物的使用。目前捐贈的主要是三類:搶險工具、搶險器械,醫療器械、藥品和食品、水等生活必需品。我們按照物資的使用功能全部發到災區,有的還在途中,有的還在接收捐贈,各地隨接隨運。我也在這裡呼籲一下,現在災區非常缺乏臨時住所,帳篷,搭建臨時住所的彩條布,有愛心的企業可以捐贈旅遊帳篷,過兩天可能下雨,災民晚上睡覺的地方可能都很困難。第二個災區困難的,是食品保障,希望全社會跟政府共同努力,對方便食品、飲用水等給予支持。

    大家也非常關心這麼多善款如何用好,保證這種愛心能夠全部用到災區。第一,我們要求接收機構能夠把善款用於剛才説的幾個方面;第二,我們也要協調四川省各地把善款用好,因為最後大部分的資金會集中到四川,所以我們要求四川省有關方面在使用這些愛心善款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捐贈者的意願和剛才説的大家希望這些善款使用的地方把這些善款用好。我們會及時邀請審計監督部門進行跟蹤審計,同時也歡迎全社會來監督我們把這筆善款用好,如果發現問題,我們會及時糾正,如果涉及違法的,我們會堅決依法嚴格查處。

    記者:請問,目前國際社會對我國地震災區援助情況,中國政府是如何使用國際救災援助款物的?

    答:我們在第一時間明確了接收境外捐助的政策,即,在這次大地震以後,我們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對於國際上凡是願意向我們提供援助的,我們都表示誠摯的感謝和歡迎。具體的政策是,外交部負責統一對外接收的政策銜接,對內接收統一由民政部歸口,由民政部負責統一協調。用於災民生活保障的,將按照捐贈提供的物資和功能,通過有關部門分送至災區。如搶險工具,我們就及時通知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基礎設施部門,通過他們及時用到災區,發到救援隊伍中去;醫療器械的,及時通報給衛生部,讓他們提供給救援醫院、醫療隊;如果是食品,我們就直接用於災民生活保障。

    目前,表達了明確的捐贈意向的超過了70多個,具體數據外交部發佈的更準確一點。已經到了,或者跟我們聯絡需要我們提供海關、航線、空中通道的,已經有俄羅斯、韓國、巴基斯坦、日本、印度、美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沙特、伊朗等國家,總價值超過了1.2億人民幣,有提供搶險工具的,如俄羅斯,有提供醫療器械的,如日本提供的50台血液透析機。為了提高救災的效率,目前已經進入國內的物資,直接飛抵成都雙流機場,不停留,不轉運。我們要求四川接收機構按照這些物資的功能和需要立即送到災區。

    記者:社會組織在這次抗震救災中發揮了哪些積極作用?

    答:社會組織具有公益性、非營利性、志願性、組織性等特徵。強烈地震發生後,許多社會組織秉承公益宗旨,迅速行動起來,積極參與抗震救災工作,成為抗震救災中一支重要的救助力量。一是緊急向社會發出抗震救災的倡儀,開展多種形式的救助行動。5月13日,中國社會組織促進會等10家影響較大的社會組織,向全國38萬多家社會組織發出抗震救災倡議書。南都公益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等57家社會組織發表抗震救災行動聯合聲明。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等社會組織主動與地方政府及會員取得聯絡,詢問災情,了解需求,及時組織會員企業為災區提供幫助。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向全國廣大企業、企業家發出緊急投入抗震救災倡議。中國包裝聯合會向全體會員發出全國包裝行業抗震救災倡議書;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發出向地震災區捐贈食品緊急倡議。中國羽絨工業協會號召並組織會員提供羽絨被、睡袋、帳篷等參與抗震救災。二是積極組織向災區的捐贈活動。中華慈善總會、中國紅十字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社會工作者協會等慈善和公益組織,率先通過電視、網絡、報刊、廣播等媒體向全社會發出倡議,動員社會力量籌集救災物資及資金。中國證券業協會會員單位向四川災區捐款捐物合計金額已超過1億元。李嘉誠基金會捐款3000萬元支持災區。唐山僑界捐獻款物逾2000萬元。至5月16日不完全統計,上海各社會組織已向地震災區捐款捐物共計2億元人民幣。三是社會組織積極組織志願者積極參與抗震救災。社會組織聯絡著大量的志願者,志願服務成為這次抗震救災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志願者組織動員和組織廣大志願者以及社會公眾以志願服務形式投身抗震救災工作,迅速開展自救互救、醫療衛生、後勤保障等志願服務。山西、湖南、貴州省等青年志願者協會紛紛開展抗震減災"黃絲帶行動",面向社會公開招募獻血、醫護、救援志願者,參與抗震減災。5月14日下午,四川宜賓市中山廣場出現萬名志願者排隊為地震災區預約獻血的場景。目前全國各地誌願者協會、志願者正在著手組織醫療、救災志願者,成立各種形式的抗震救災援助服務隊,提供多種技術支持和人力幫助,協助政府部門做好搶險救災的互助自救工作。四是積極籌備災區災後重建自救。目前,各地社會組織正在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和資源,開發抗災救災技術,增強抗災自救能力。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建材工業協會等廣大社會組織正積極宣傳發動會員組織生産,加緊救災物資供應;眾多的基金會、公益性社會團體,也正及時調整工作重點,結合自身業務,開展向災區、災民捐贈資助活動。社會組織將積極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圍繞切實安排好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開展扶貧濟困、科技服務、醫療救助、心理安撫等各種形式的支援活動。社會組織將發揮特有的人才、資源、信息優勢,不斷拓寬救助渠道,為受災群眾開展抗災技術技能指導,組織生産自救,因地制宜地幫助更多災民更好地恢復生産生活。

    記者:在此次地震災害中,哪些組織可以開展救災募捐,接受救災捐贈?

    答:社會組織應當依法開展救災募捐、接受救災捐贈。

    《中國紅十字會法》規定,“紅十字會為開展救助工作,可以進行募捐活動”。民政部《救災捐贈管理辦法》規定:在發生自然災害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的具有救災宗旨的公募基金會”是救災募捐主體,可以開展救災募捐活動。(各級慈善會屬於具有救災宗旨的公募基金會。)基金會分為面向社會公共募捐的公募基金會和不面向社會公共募捐的非公募基金會。基金會組織募捐,接受捐贈,應當符合章程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範圍。

    除此以外,根據《救災捐贈管理辦法》,還有其他組織、機構可以作為救災捐贈的受贈人,包括:(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及其委託的社會捐助接收機構;(二)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認定的具有救災宗旨的公益性民間組織;(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組織。

    記者:如何確保社會組織規範地開展募捐、接受救災捐贈?

    答:為保護災區人民、捐贈人和廣大公眾的利益,社會組織開展募捐和接受捐贈必須及時、妥善地使用捐贈款物;必須公開透明,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民政部門將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加強對社會組織募捐和接受救災捐贈的監管:

    一是著手對基金會開展的募捐活動進行備案,要求基金會對接受捐贈的款物建立專賬專戶,進行嚴格備案管理。

    二是監督和幫助基金會每天將上一日捐贈款物的接受、使用和結余情況,在公開媒體上公佈。國家民間組織管理局主辦的中國社會組織網將敞開為基金會提供信息公佈的平臺。其他類社會組織收到的捐款應及時轉交相關單位。

    三是在救災活動結束後,將對所有基金會開展募捐的情況進行匯總,並統一向社會公佈。並將適時組織審計、檢查。

 
 
 相關鏈結
· 民政部公佈接受社會救災捐贈賬號及捐贈聯絡方式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