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硝煙,在歲月的流逝中逐漸遠去。但經歷過血與火洗禮的那些紅色土地,從未被人忘記。
海南是全國18個著名紅色革命老區之一,全省18個市縣都有革命老區,人口占全省農村人口的51%。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20年以來,在各級政府和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老區人民艱苦奮鬥、不懈努力,使老區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改變觀念
落後村告別茅草房
陵水黎族自治縣群英鄉黎族村莊芬坡村10年間的變遷,用翻天覆地四個字來形容並不為過。
陵水黎族自治縣民政局副局長王朝英,曾于2002開始在群英鄉擔任了5年的鄉黨委書記。他告訴記者,過去由於觀念落後,村民只種水稻,對橡膠、檳榔等經濟作物持排斥心理。連水稻種子也一直沿用老種子,而不願接受優質新品種。
變化源自於扶貧工作隊的大力引導。從1997年開始,群英鄉被列為省政府的重點扶貧點,省工商、扶貧、交通、水務、教育、農業、民宗等部門聯合派出工作隊駐村開展扶貧工作。扶貧單位在支持該鄉修建水利、公路,改造中小學危房的同時,派技術人員進村培訓農民,購買橡膠、菠蘿、芒果等種苗和瓜菜種子發給農民,指導種植和科學管理。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紛紛建起瓦房。至今年春節前,芬坡村村民全部告別了茅草房。
村民黃德芬告訴記者,過去用舊稻穀種子,畝産只有200公斤,而如今每畝能收穫稻穀400公斤。黃德芬還種植了1200株橡膠,400株檳榔,還種木薯、養豬。靠著多种經營,一家6口人過著殷實的日子。
打好基礎
閉塞村走出新天地
“三塊石頭一個灶,全家家當一根挑(扁擔)。”這是過去五指山毛陽鎮老區村民生活的寫照。
毛陽鎮毛貴、毛棧村背靠大山,前面流淌著毛陽河。毛陽河阻隔了毛貴、毛棧、毛路、毛興、空聯5個行政村8000多村民的交通,大人小孩靠竹排才能過河。因為路不通,當地百姓種植的作物很難運出去,村民靠農業生産只能基本維持家庭的生活。
1996年,省政府組織交通、水利、教育、衛生、財政、民政等10個部門共同幫扶這5個行政村。修建大橋,改造田洋,修築水利,改造民房……省直各部門共投入2000多萬元,為這些老區村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000年,橫跨毛陽河的毛貴大橋正式通車,此後,相繼又有空聯橋、毛興橋等通道建成。如今,5個行政村的村民已有5座橋可通行。今年初,硬化水泥路修到了每個自然村。
路通財通,此後毛貴、毛棧等5個村村民的生活發生巨大的變化。村民紛紛種植橡膠、芒果、荔枝、龍眼、冬季瓜菜等經濟作物,農業持續增産,農民年年增收。村民王進軍告訴記者,2000年前,他一家5口人年收入僅有2000元,而如今可達到2萬元。
自力更生
先進村莊“紅旗不倒”
走進瓊海市陽江鎮上科村,看到村中佔地52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不由得對這個村莊刮目相看。
上科村是海南著名的“老蘇區”村莊。
62歲的村支書龐啟機告訴記者,“瓊崖革命23年紅旗不倒,我們村的集體經濟也一直紅旗不倒,在風風雨雨中堅持了50年。”去年12月建起來的文化廣場投資150萬,但資金絕大部分靠村集體經濟解決。
據了解,上科村集體經濟現擁有二場一廠,即種植有6.5萬株橡膠的橡膠場,種植有11.5萬株檳榔的南藥場,和一個橡膠加工廠。
目前,該村集體經濟固定資産已達1200多萬元,年收入超過100萬元。
因為有集體經濟的支撐,近年來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達540萬元。該村還制定了自己的福利補貼制度,孤老殘疾、五保戶、60歲以上的黨員等,都能定期享受到補貼。
3個村莊的變遷,只是海南革命老區發展的縮影。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歷屆省委、省政府對革命老區的建設都十分重視,採取各種辦法增加老區建設資金。至2007年,累積投入9800萬元。從2002年開始,中央財政分配海南老區建設專項轉移支付資金1200萬元,並逐年增加,至2007年增加到3600萬元,累計達1.9億元。
至2007年底,海南革命老區人均年純收入已從建省時的600多元增加到3100元。全省老區已建成文明生態村2740多個,佔全省老區村莊的30%。(黃曉華 羅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