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6月4日從國家測繪局了解到,截至5月31日,測繪部門已經累計向黨中央、國務院、各級抗震救災指揮部門、災區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軍隊有關部門、對口支援省(區、市)等近60個部門和單位提供各類地圖48471張,其中新加工製作28336張,累計提供遙感影像等基礎地理信息數據3388GB,核對坐標累計1057點,滿足了災情分析、現場救援、空投空降、重建規劃等多方面的急需。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國家測繪局充分發揮測繪技術優勢,及時為抗震救災提供各種地圖和測繪技術服務。
一是開通基礎測繪成果提供綠色通道。根據抗震救災的急需,24小時不間斷為黨中央、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災區政府提供地形圖、1:5萬及1:25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等已有基礎測繪成果。四川測繪局還將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搬到了省抗震救災指揮部,直接為搶險救災提供現場服務。
二是以最快速度獲取處理災區地震前後的遙感影像。派出技術專家組深入一線指導航空攝影工作;調集了包括無人機、直升機在內的9架飛機,對災區實施航空攝影;協調國內外多顆高分辨率遙感衛星不斷獲取災區震後衛星遙感影像;製作出了國內首張災區震後高分辨率雷達衛星遙感影像圖以及四川、甘肅、陜西等受災省份的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圖。
三是緊急組織加工抗震救災專用地圖和地理信息系統。利用地震前後的基礎測繪成果,整合災情信息、經濟社會信息等,緊急加工製作了一大批抗震救災專題地圖,建成了災區三維地理信息應急服務系統等。
四是協助做好災情監測和分析評估。與國土資源、水利、地震等部門加強合作,充分利用災區地震前後的測繪成果資料,為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災害監測預防以及災情監測評估等提供測繪技術支持等。
五是全力服務抗震救災對口支援工作。截至5月31日,已經為14個對口支援省(區、市)提供了大量測繪成果和技術服務,黑龍江、山東、廣西、內蒙古等地的省級測繪部門已經派出測繪技術人員赴災區開展工作。
六是積極開展中國大陸地形變化整體監測。派出約30個技術專家組,赴龍門山斷裂帶區域、陜甘川交界區域、珠峰地區開展實地測量,組織收集和處理全國範圍內一定數量的GPS連續運行站監測數據,分析地震對我國大陸造成的影響。
七是積極為社會公眾提供測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