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將實行嚴格的目標責任制,把新型城市化工作績效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任期目標的重要內容。
湖南這幾年在城市化建設中取得長足的進步,2007年,湖南省城市化水平為40.45%。但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4.45個百分點,在中部六省中位居第三。為推進新型城市化,湖南省今天出臺了《關於大力推進新型城市化的意見(徵求意見稿)》。這個文件規定,到2010年,全省城市化水平達到45%,2015年超過50%,其中長株潭達到70%以上,城市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為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化進程,湖南省將建立新型城市化統計指標體系及考核評價體。目前,湖南省已組織專家,從經濟高效、功能完善、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城鄉統籌、社會和諧六個方面,研究制定了6大類、43個具體指標體系。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説,這套指標體系較好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該省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發展潛力,按照科學性、全面性、可考核、促發展的原則,突出了增強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基礎實力、競爭能力以及公共服務和管理水平。
這些指標中,一是重點從産業結構優化、增長方式轉變、經濟實力增強、循環經濟發展、區域經濟合作以及經濟外向度等方面,考核和促進城市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二是從城市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條件、社區人均公共面積等方面,突出考核增強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三是從自然保護、城市綠化、環境質量、污穢物處理等方面,建立以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和有利於保護環境為主要內容的指標,突出促進城市"兩型社會"建設;四是從城市人口結構、城鄉居民收入、社會保障水平、人均住房、健康醫療、教育文化等方面,突出促進城市的和諧社會建設。
湖南省的這個《意見》還規定,每年對各地的城市化發展水平進行科學評估,將評估結果作為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任期績效評估的重要內容,並嚴格落實獎懲辦法。要進一步加強法律監督、民主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建立重大事項公示和聽證制度。
湖南省城市化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超全國平均增速
湖南城市化率從2002年的32%,提高到2007年的40.45%,年均增長1.69個百分點,超過全國平均增速。從城市化發展軌跡看,湖南已經進入城市化加速發展時期。2007年,湖南城市化率增長了1.75個百分點,比全國快0.75個百分點。
根據普遍規律和以往經驗,城市化率在30%至70%階段屬於加速發展期。從近5年城市化水平看,湖南省正處於這個階段;而在加速發展階段,城市化與工業化存在明顯的互動關係。當前湖南省人均GDP已超過1萬元,進入工業化中期。正是在這個時期,城市化開始加速,對工業化的促進作用也更為顯著,包括省會長沙在內的13個地級市,城市建成區面積不到全省土地總面積的5%,去年卻創造了全省37%%的工業總産值,創造了全省近四成的國內生産總值、近四成的地方財政收入。
歷經近幾年的加速發展,湖南以中心城市為依託的城鎮體系正逐步形成。省建設廳提供的數據表明,全省共有29個設市城市,包括省會長沙特大城市1個,衡陽、株洲、湘潭、岳陽、常德等大城市5個,以及中等城市7個、小城市16個,還有72個縣城和1026個縣以下建制鎮。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拉動了投資和消費的有效增長。去年全省城鎮以上固定資産投資3749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的87.3%;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1943億元,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57.9%。
湖南構築新型城市化密集區目標鎖定
從湖南省新型城市化工作會議上獲悉,到2020年左右,長株潭的經濟總量將佔到全省的一半,城市化率達到82%;“3+5”城市群經濟總量要佔全省的80%以上,城市化水平達到70%,將“3+5”城市群建成中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人口聚集區。
根據頂層設計,湖南加快推進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建設,將堅持“省統籌、市為主、市場化”原則,加快由規劃階段轉入實施階段,儘快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確保通過5至10年的改革建設,將長株潭建成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的示範區,全省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農業現代化的引領區,湖南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具有國際品質的現代化的生態型宜居城市。到2010年,長株潭經濟總量力爭突破4500億元,城市化率達到63%;到2020年左右,長株潭的經濟總量力爭佔到全省的一半,城市化率達到82%。長沙市更要率先發展,到2012年,建成城區面積300平方公里,城區人口300萬人的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
湖南第九次黨代會提出,要“加快以長株潭為中心,以一個半小時通勤為半徑,包括岳陽、常德、益陽、婁底、衡陽在內的‘3+5’城市群建設”。這是拓展長株潭發展空間,在更大範圍內優化資源配置,進一步發揮城市群輻射作用、帶動全省新型城市化的需要。“3+5”城市群將在未來10至15年,緊緊圍繞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建設,主動對接、主動服務、主動配套,以實質性舉措啟動“3+5”城市群發展。“3+5”城市群將重點構建區域統籌規劃、區域産業統籌佈局、區域設施統籌建設、區域市場共建等四個體系。打破行政區劃界限,立足各市比較優勢和現有基礎,突出城市群産業分工,形成區域性的産業團隊,打造産業高地。如岳陽將樹立門戶城市觀念,建設城市群通江達海的物流中心和石化基地,婁底將努力打造城市群的能源原材料供給基地,益陽則將全力建設新能源和新材料基地等。各大城市將努力放大城市群市場“同城”的效應,共同做大“3+5”城市群經濟總量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