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重慶市人口增長勢頭減緩,人口素質全面提升,城鎮化進程快速發展,人口形勢不斷向好,為構建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了良好的人口環境。
經過30年的艱苦努力,重慶市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取得兩大歷史性功績。一是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過快增長。重慶市一直執行較嚴的生育政策,在城鎮和一小時經濟圈絕大多數農村是一孩政策,渝東北地區農村多為一孩半政策,渝東南地區農村為二孩政策。直轄前,人口快速增長勢頭迅速得到遏制,人口出生率從70年代初期的38.03‰下降到1996年的13.70‰,人口自然增長率從28.96‰下降到1996年的6.52‰。直轄後,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工作水平整體得到提升,人口出生率從1996年的13.70‰下降到2007年的10.10‰,人口自然增長率從6.52‰降到2007年的3.8‰。從實行計劃生育以來,全市累計少生1800多萬人口,直轄以來少生150萬人,有效地控制了人口過快增長。二是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從經濟效益看,到2007年,全市因實行計劃生育而節省的孩子撫養總費用為4700億元,相當於2007年全市GDP的1.1倍。從資源環境效益看,推行計劃生育極大地減輕了人口對耕地、糧食、森林、水資源的壓力,同時對保護大氣質量、減少自然災害也産生了一定作用。從社會效益看,計劃生育轉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提高了人口文化素質,緩解了就業壓力,改善了人民生活,促進了婦女解放。據專家綜合以上各種效益測算,計劃生育的投入産出比為1:80。
重慶市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把計劃生育村自治工作從村級自治、聯戶自治推向了誠信自治的新階段,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南川、墊江、大足、銅梁“四種模式”,自治方式和內容都實現了創新,形成了公示式、公約式和公益式等三種計劃生育村民自治的方式,使計劃生育村務公開基本走上規範化軌道,重慶市的“誠信計生”村民自治經驗在全國推廣。同時,該市全面落實利益導向政策。2004年,在開展全國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試點中,率先對農村獨生女家庭的父母每人每月增加20元獎勵扶助金,得到了國務院充分肯定。
進入21世紀以來,重慶市低生育水平趨於穩定,年均出生人數穩定在30萬左右,出生率穩定在10‰左右,計劃生育率穩定在80%以上。在“十五”期末重慶實現了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西部領先”,進入了西部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