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3日舉行的首批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授牌儀式上,科技部副部長杜佔元稱:“76家示範機構在探索促進技術轉移有效機制和方式方面負有責任,希望大家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加快發展,不僅要是技術轉移的實施者,更要是推動者。”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教育部部長助理楊周復出席了儀式。
我國自1985年開放技術市場以來,技術市場體系得到了極大發展。1984年,全國技術成交總額為7億元,23年後的2007年,這一數據翻了300多倍,達到2226億元。杜佔元認為在這一過程中技術轉移機構功不可沒,“技術市場的發展與繁榮在支撐我國産業結構調整、企業技術進步、促進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走自主創新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宏偉戰略貢獻了力量”。
因為起步較晚,我國技術轉移體系仍然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較為薄弱的環節之一。杜佔元指出,我國技術轉移體系在體制、結構、機制、效率等方面還不盡人意,主要表現在日益增長的公共科技財政投入所形成的大量成果還沒有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形成有效的支撐,全國技術轉移體系的平臺建設、隊伍建設還不健全,技術轉移在國家科技體系中的職能、地位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提高等方面。
為此,科技部、教育部和中科院于去年年底共同推出了國家技術轉移促進行動,對建立新型技術轉移體系、加速知識流動和技術轉移等工作進行了新的部署。在全國範圍內優選確定首批國家技術轉移機構示範機構就是其中一項重點工作。
杜佔元稱,通過示範機構的帶動,推動我國技術市場和技術轉移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更加有效地促進我國科技資源的流動和優化配置,從而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